[高考领航]2016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10单元 第4讲 生态工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考领航]2016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10单元 第4讲 生态工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e9c32ce33687e21ae45a958

第4讲 生态工程

1.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要注意到以下两个问题:①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②树种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原理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

解析:选B。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选择的树种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属于协调与平衡原理;要增加物种的多样性,使生态系统更稳定,属于物种多样性原理。

2.(2015·广东省广州一中高三调研)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与平衡原理 B.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恢复 C.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依据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解析:选C。湿地的恢复,要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同时还应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故湿地的恢复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的。

3.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①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②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③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

- 1 -

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④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该生态工程中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充分地利用了废弃物,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增加了经济效益;能量只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可多级利用但不能循环利用;该生态工程是在人的参与下建立的,因此该生态工程离不开人的管理。

4.“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 D.上述农业生态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了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 解析:选B。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故A正确;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因地制宜,图中的生态工程模式是以水田为主,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故C正确;此农业生态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故D正确。该生态系统通过调整食物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提高的是能量利用率,而没有改变能量的传递效率,故B错误。

5.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

- 2 -

模式1 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 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的饲料喂猪,猪粪喂鱼。

模式2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 、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________现象。

(2)下图表示某池塘中鲢鱼数量变化情况。

由曲线可知,鲢鱼数量的增长呈________型曲线,根据图示结果,最佳捕捞时间是在投放后的________个月左右。

(3)模式2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成分)。

(4)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当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某一生态系统的环境容纳量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竞争加剧,甚至导致死亡,从而引起种群数量下降,因此投放的鱼数量不应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容纳量;不同的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中的生物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2)由图可知,鲢鱼数量的增长呈现“S”型曲线。最佳捕捞时间应在既能获得较大的捕获量又能保持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时间(K/2附近),故应在投放后4个月左右时捕捞。(3)模式2的生

- 3 -

产者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因此光能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4)该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1)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纳量) 分层 (2)“S” 4 (3)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分解者 (4)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原理

6.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实质是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植物收获后进行妥善处理,就可将重金属移出土壤。目前科学家尝试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符合植物修复技术要求的转基因植物。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重金属可通过________逐级富集,从而可能危及人类的健康。 (2)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3)获得目的基因后可采用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大部分物种的基因能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是__________结构。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

(4)将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必须经过________过程才能形成胚状体或丛芽。

解析:(1)在生物体中重金属等是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受害的。(2)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遵循了协调与平衡原理。(3)扩增目的基因常用方法是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植物细胞需用DNA分子杂交技术。(4)把植物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1)食物链 (2)协调与平衡 (3)PCR(多聚酶链式反应) 双螺旋 DNA分子杂交技术 (4)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和再分化 7.下图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