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ebd7903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3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

1. 阅读课文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_____(jìn jìng)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_____(quān juàn juān)。也许是怕被人_____(发现、发觉)吧,它驼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_____(崇敬、钦佩):聪明的小东西,份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或词语。

(2)找出短文中表示刺猬动作的词______。从中你看到一只______、______的刺猬。

(3)结合课文内容把刺猬偷枣的过程填写完整。 缓慢爬树→______→______→______→驮枣快跑

(4)请你用“先……接着…….再……最后……”的句式,以刺猬的口吻把偷枣的经过写完整。(提示:可用上你画出的动词)

说起这偷枣啊,可惊险啦!我先缓慢地往树上爬,______。

2. 阅读训练。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

(2)从文中的“______”和“______”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

(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3. 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_______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 准)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mú mó)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我_______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 附)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 级)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和拼音。 木______(雕 准) 一模______(mú mó)一样 (付 附)______钱 感动______(极 级)了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

精细 精美 沉重 沉甸甸 高兴 兴奋 激动 感动 少年将一件______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我______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3)“我”为什么事而感动? (4)读了短文我懂得了( )

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学弈》

(1)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话。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______ ②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______

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鸿鹄:______ ④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______ ⑤其一人专心致志 其:______ ⑥弗若之矣 弗:______ (2)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你从《学弈》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5. 读文段,完成练习。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1)填量词

一______草坪 一______野花 一______天空 (2)连一连 蓝 绿 红

______草坪 ______野花 ______天空 (3)仿照文段写一写 大朵的野花,红了; ______,______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镜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

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句话说明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2)从“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句话中的“终于”一词,体会到小女孩当时______的处境。

(3)找出写具体事物的语句和写由具体事物引出的想象的语句。

(4)这段话中,作者花了较多的笔墨写小女孩划着火柴取暖时的幻想,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

7.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看图认词语,照样子标上序号。 ①米糕 ②包装 ③送货 ④销售

① ______ ______ ______ (2)“经过”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①通过。 ②过程。

(3)这两段文字主要是写______(填序号) ①米糕很好吃。 ②米糕得来不易。

(4)为什么这平平常常的米糕要叫“千人糕”?

8. 重点段落品析。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它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他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亲密——______ 干净——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心句,总领全段。 B过渡句,承上启下。

(3)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牛郎是个______的人。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融小时候,家里常常买梨子,梨子又香又甜,大家都争着去拿大的吃。可是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回答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好了。”父亲听了,赞扬他上小年纪懂得礼让。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常——______ 表扬——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对错 ①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大的梨来吃。 ②孔融认为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③孔融是一个懂得礼让的好孩子。

10. 《颐和园》片段,完成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颐和园长廊的的特点是______。

(2)为了说明长廊的特点,作者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

(3)《颐和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式,在本段中能体现这一方法的词语是

______和______。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空旅游

太空可以说是人类尚未征服的最神秘的地方了,到太空去旅游,可以给人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最新奇和最为刺激的是旅客们可以尽情感受失重的滋味,同时还能尽情欣赏太空那雄浑壮美的风光。

要体验太空旅行,对游客的要求并不高。游客要做的,仅仅是听从宇航员命令,不要给担任“导游”的宇航员们制造麻烦,因此他并不需要经过严格而系统的训练。

虽然对太空游客的技术要求不高,但有一个条件是必需的,那就是健康的身体。

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有一项“月球旅游”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游客将首先前往国际空间站,在站内停留一周之后再乘坐“联盟”飞船前往月球,在离月球160公里的轨道上空近距离地欣赏“月景”,感受这颗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的神秘与美丽。

(1)这篇文章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自然段介绍了“月球旅游”计划。

(2)给文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