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注释分析考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石鼓文注释分析考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f07d84114791711cc791769

左驂□□,右驂 =。□□□□,母(毋)不□□,四(翰)=(),□□□□。公謂大□:金(今)及如□□,害(曷)不余(友)?

此章先述在田獵前的環境、約定日期和出發地點,再講參獵兩方組織隊伍人馬。這與 《詩·小雅·車攻》:“之子于苗,選徒囂囂。建旐設旄,搏獸于敖”之“選徒”相類。

“日隹(唯)丙申,昱=(翌日)薪=”,此是說田獵的日期為丙申的翌日,即丁酉。“(吾)其(期)周道,□馬既(陳)”,在這一天相約于大道之上,車馬已經排列好了。

“敖□康康,駕(六)□。左驂□□,右驂

”。“敖”字,徐寶貴

先生指出中權本所存字形較爲完整,其右下有“又”旁,左下所從不清晰。今按:該字上半部分可與秦封宗邑瓦書“大田佐敖童曰未”之“敖”字寫法相比較:

《吾水》秦封宗邑瓦書

可見該字似從“敖”聲,但其寫法與《鑾車》之 “驁”的“敖”旁不同。似可讀“”,《說文》“,健也。從力、敖聲。讀若豪。”

“駕

□”之“”與《鑾車》篇之 “趍趍馬”之“”字寫法相接近:

《吾水》《鑾車》

《吾水》該字殘勒較甚,但整體形態與《鑾車》 “”字相類,筆勢有小變,郭沫若摹本中間之小圈應為石花。《說文》“,兩手盛也。從、聲”,從“(圥)”為聲,而“圥”從“ 六”為基本聲符,故“”字可以讀為“六”。《鑾車》篇“六轡”之“六”作一般寫法,與此“”字不同,其猶“敖”字、“余”字皆有兩類寫法。

“駕六”或“六馬”是指六馬駕車。《毛詩正義 ·干旄》引許慎《五經異義》:

天子駕數,《易》孟、京、《春秋公羊》說天子駕六。《毛詩》說天子至大夫同駕四,士駕二。《詩》云四牡彭彭,武王所乘,龍旗承祀;六轡耳耳,魯僖所乘;四牡摠摠,周道倭遲,大夫所乘。謹案,《禮》《王度記》曰:天子駕六,諸侯與卿同駕四,大夫駕三,士駕二,庶人駕一。說與《易》、《春秋》同。

此說天子駕六,諸侯駕四。先秦馬車多為四馬,在曾侯乙墓遣策中,有一車駕駟馬與駕六馬兩種情況。東周時代禮制僭越情况嚴重,駕六已幷非是周天子的專利。但在石鼓文中,由於本篇及《而師》出現“天子”、“嗣王”與“公”這兩類稱謂,我認爲駕四、駕六所反映的禮制適可成立,石鼓文是記載秦公與周天子同獵之事,所以出現天子之“駕六”,以指代周天子。駕“四(翰)”的則是秦公。

此篇未出現任何開始田獵的詞句,應是講兩方正在組織田獵隊伍,挑選、邀請各自的人員的情况。“公謂大□,金(今)及如□□,害(曷)不余”之。“”讀“友”,“害(曷)不余友”即秦公向周天子的臣屬“大□”發出邀請:何不作我的友僚?

“余”二字均據徐寶貴先生所釋。此種寫法的“余”尚見於如下兩器:

《吾水》 《集成》02766 《集成》01502

其中《集成》02766鼎銘“余”字形有三種寫法 ,適可與石鼓“余”也有兩種寫法相比 ,説明“余”字筆勢之多變。

七、 《田車》

田車孔安,鋚勒=,四(駟)介既簡。左驂旛旛,右驂騝騝,以(躋)于邍(原)。

(吾)

(吾)戎止 (顛),宮車其寫(卸)。

秀(抽)弓寺(待)射,麋豕孔庶,麀鹿雉兔。其又(有) ,其□奔亦(舍)。□出各亞,□□□(初?),執而勿射。多庶君子(卣-攸-所)樂。

此石記圍獵之始。

承上《吾水》石所記選擇人馬,此篇先講選車(田車)及其裝備(鋚勒、四介)。“介”從徐寶貴先生說,指馬甲。但“四(駟)介既簡”之“簡”當讀為“揀”,是說駕車的四馬之甲既已簡(揀)擇。

(吾)以(躋)于邍(原)”。 原從“片”(析)聲,《說文》

=(躍躍),

“躋,登也。從足、齊聲。《商書》曰:予顚躋。”今本《微子》作“予顛隮。” 該字亦見逑盤銘:“雩朕皇考龏叔,穆穆趩趩,龢(和)詢(均)于政,明(濟)于德,享辟厲王。”“原”指關中常見的黃土臺地。

(吾)戎止(顛)”之“”字,應視爲從“阜”、“矢”聲(書母

脂部),是“山巔”之“巔”(定母真部)的異體,在此句用爲“巔頂”義。句意謂我乘田車登於高原,我的戎車止於獵場最高處。這都是爲了便於觀覽幷指揮控制全局。

《毛詩正義·駟驖》云“若君所乘者,則謂之田車。”又《周禮·春官·車僕》:“ 掌戎路之萃”,鄭玄注云:“此五者皆兵車,所設五戎也。戎路,王在軍所乘。”田車與戎幷見,乘車者似是兩種不同身份。“宮車其寫(卸)”之“寫”與前文“(吾)戎止(顛)”之“止”同義對文,可證明“寫(卸)”的詞義就是“止”。這句是說觀獵者所乘的宮車也停在此處。

“秀(抽)弓寺(待)射。”“秀(抽)”從馬敍倫說,“寺(待)”與下文“弓茲以寺(待)” 同讀,從吳廣霈說讀為“待”。

“其又(有),其□奔亦,□出各亞。”“其 又(有)”為“其”句式之變,徐寶貴先生言之已詳。“”讀為“擄”或“虜”,訓為“獲”, “

”讀“陳陳”,指所獲獵物相互枕籍陳列之貌。“其□奔亦 ”

“亦”讀爲“舍”,訓爲“止”,似說圍獵中尚未被射殺的動物或奔或止;“□出各亞”之“亞”應是指隨從之武官,即古文獻、古文字資料所見的掌管軍旅的武官名稱(參看《甲骨文詁林》2898頁“亞”字頭下)。句意謂捕獲獵物已經不少,而獵圍中的動物或奔或止,有的正在出逃,跑向周圍的武官。

“多庶

=”,郭沫若認爲是指從獵衆庶之欣欣然喜悅。觀上下文,似“

=”

可讀“躍躍”,指衆多被活捉的獵物關在牢中,踴躍掙扎的狀態,此爲君子所樂於看到之事,所以上文說 “執而勿射”,就爲了看這些動物的活蹦亂跳。

八、 《車工》

(吾)車既工 ,(吾)馬既同 ,(吾)車既好 ,(吾)馬既。君子員(云)邋(獵),員(云)邋(獵)員(云)斿(遊)。麀鹿速速,君子之求。=(觪觪)角弓,弓茲以寺(持)。(吾)毆其特,其來趩趩。

=(

)=(炱炱),即(蓹)即時(塒)。麀

=,射其(豣)蜀(獨)。

鹿 趀趀,其來亦次。 (吾)毆其樸,其來

這篇是講另一場圍獵,但被圍獵的動物衹是鹿群,不包括其它。

“君子員(云)邋(獵),員(云)邋(獵)員(云)斿(游)。”“云A云B”的句式,又見於1959年12月安徽淮南市八公山區蔡家崗趙家孤堆戰國墓出土工吳太子姑發劍銘文(M2.18.6,《集成》11718)“云用云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