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准则考试题库[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条例准则考试题库[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f0963e190c69ec3d4bb759c

《准则》和《条例》廉政知识考试

1、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对( D )的具体化。

A.十八大精神 B.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C.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D.党章规定 2、( B )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A.宪法 B.党章 C.廉洁自律准则 D.纪律处分条例 3、《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分为两部分:一是党员廉洁自律规范;二是( D )。 A.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B.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范 C.领导廉洁从政规范 D.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等“( A )大纪律”。 A.六 B.五 C.四 D.三

5、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 A )编十一章一百三十三条。 A.三 B.五 C.七 D.九

6、党的纪律是党的( C )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A.各级组织 B.各级领导干部 C.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 D.全体党员 7、组织和党员必须自觉遵守( A ),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A.党章 B.国家法律法规 C.党内法规 D.纪律规定

8、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五项原则,以下( C )表述是不正确的。 A.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党纪面前一律平等 C.集体领导、分工负责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9、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体现的是党的纪律处分工作中的哪个原则( A )。 A.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实事求是

C.民主集中制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0、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体现的是党的纪律处分工作中的哪个原则( B )。 A.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党纪面前一律平等 C.民主集中制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1、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的行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准确认定违纪性质,区别不同情况,恰当予以处理,体现的是党的纪律处分工作中的哪个原则( B )。 A.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实事求是

C.民主集中制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2、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擅自决定和批准,上级党组织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处理决定,下级党组织必须执行,体现的是党的纪律处分工作中的哪个原则( C )。 A.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党纪面前一律平等 C.民主集中制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3、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体现的是党的纪律处分工作中的哪个原则( D )。 A.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党纪面前一律平等 C.民主集中制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 D )。 A.党组织 B.党员 C.领导干部 D.党组织和党员 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党纪处分( B ):

A.警告 B.记过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6、下列不属于对党员的党纪处分种类的是( B ): A.严重警告 B.免职 C.撤销党内职务 D.开除党籍

17、党员受到警告处分( B )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六个月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18、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 C )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六个月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19、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 D )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六个月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20、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 D )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六个月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21、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B )年。

A.1 B.2 C.3 D.4 22、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C )内不得重新入党。 A.一年 B.二年 C.五年 D.十年

23、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 D )以上处分(含该处分)的,党组织应当终止其代表资格。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24、对于严重违犯党纪、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领导机构,应当予以( A )。 A.改组 B.重组 C.合并 D.解散

25、对于全体或者多数党员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应当予以( D )。 A.改组 B.合并 C.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D.解散 26、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是( D ): A.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 B.主动退出违纪违法所得的

C.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或者法律追究的问题,经查证属实的 D.工作表现一贯较好的

27、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 A )处分。 A.从重 B.加重 C.累加 D.开除党籍28、党员违纪受到党纪处分后,又被发现其受处分前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 A )处分。

A.从重 B.加重 C.累加 D.开除党籍29、一人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两种以上(含两种)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应当合并处理,按( D )给予处分。 A.其数种违纪行为中应当受到的中间处分 B.其数种违纪行为中应当受到的最高处分

C.其数种违纪行为中应当受到的最高处分从重 D.其数种违纪行为中应当受到的最高处分加重一档

30、一个违纪行为同时触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个以上(含两个)条款的,依照处分( B )的条款定性处理。

A.较重的加重一档 B.较重 C.平均 D.较轻 31、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纪的,对为首者,( A )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其他成员,按照其在共同违纪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给予处分。

A.从重 B.加重 C.累加 D.开除党籍32、党组织领导机构集体作出违犯党纪的决定或者实施其他违犯党纪的行为,对过失违纪的

成员,应当如何处理( B )。

A.对该领导机构给予纪律处理措施,不再追究个人责任

B.对每个成员,按照各自在集体违纪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给予处分 C.对主要领导给予党纪处分,其余成员不再追究 D.因为是集体行为,所以只对主要领导提出批评意见

33、因过失犯罪被判处( D )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

A.一年以下 B.二年以下

C.三年以下 D.三年以下(含三年)

34、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是( A ): A.被依法逮捕的

B.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C.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D.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35、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除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外),下落不明时间超过( A )的,党组织应当按照党章规定对其予以除名。 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五年

36、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开除其党籍;对于应当给予( D )处分的,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A.警告以下(含警告) B.严重警告以下(含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以下(含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以下(含留党察看)

37、按照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 A )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

A.直接责任 B.主要领导责任 C.重要领导责任者 D.第一领导责任者 38、按照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 B )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A.直接责任 B.主要领导责任者 C.重要领导责任者 D.第一领导责任者 39、按照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 C )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A.直接责任者 B.主要领导责任者 C.重要领导责任者 D.第一领导责任者

40、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对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应当在( C )内办理职务、工资等相应变更手续。 A.六个月 B.三个月 C.一个月 D.15天

41、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 B )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A.九个月 B六个月 C.三个月 D.一个月

42、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情节较重的,给予( C )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B.撤销党内职务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D.开除党籍处分

43、私自携带、寄递《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所列内容之一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等入出境( B ),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

告处分。

A.情节较轻的 B.情节较重的 C.情节严重的 D.造成恶劣影响的

44、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或者敌视政府等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 D ),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参与者 B.领导者 C.教唆者 D.骨干分子

45、组织、利用宗族势力对抗党和政府,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的实施,或者破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 D )。 A.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B.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C.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D.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46、组织迷信活动的,给予( D )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47、拒不执行党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等决定的,给予( D )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48、不按要求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 D ),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A.个人财产 B.重大问题 C.重要事项 D.个人去向 49、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一般应当予以( A )。

A.除名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50、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 D )。 A.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处分 B.情节较重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C.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D.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51、驻外机构或者临时出国(境)团(组)中的党员,脱离组织出走时间不满( C )又自动回归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脱离组织出走时间超过( C )的,按照自行脱党处理,党内予以除名。

A.一个月,三个月 B.两个月,六个月 C.六个月,六个月 D.六个月,一年

52、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 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情节较重,对该党员应给予( A )处分。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C.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D.不追究其责任

53、相互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对方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搞权权交易的,给予( C )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D.撤销党内职务

54、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的,情节较重的,给予( B )处分。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C.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D.不追究其责任

55、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在操办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