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实训指导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诊断学》实训指导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f16fd2f7e21af45b307a89c

实训一 健康史采集

【实训目的】

1、掌握健康史采集方法、技巧、注意事项及内容; 2、能熟练采集健康史;

3、培养尊重被检查者、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与合作精神。 【实训方法及时间】 2学时

1、教师讲解并示范健康史采集:25分钟。

2、学生十人为一大组,再分成两小组进行检查或被检查者的角色扮演,互相采集病史:35分钟。

3、随堂抽查:15分钟 4、教师小结:5分钟。 【实训物品准备及要求】

1、物品: 教师提供相关病历资料、检查床、桌椅。 2、要求:检查者仪表端庄、态度认真、修剪指甲。 【实训内容】

一、教师讲解健康史采集的方法与技巧并示范;

二、教师讲解健康史采集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与生育史、家庭史。 三、展示病例并示教:

患者,男,50岁。患者3年前反复出现纳差、乏力、腹胀、腹泻,劳累时加重。经常有鼻、齿龈出血。近半个月腹部逐渐肿大,尿量减少,每日约为500ml,在家卧床休息。因腹部肿脹难受,3天前开始间断自服“呋噻咪和氢氯噻嗪(量不详)”后,尿量增至每日3500~5000ml,腹胀明显减轻,但出现四肢无力、烦躁不安。昨日起患者出现行为失常,治疗不配合,张口骂人,随地便溺,今日认人不清而入院。7年前患乙型肝炎。2年前肝CT提示肝硬化。

(1) 据病例教师先示范并进行角色扮演提炼出精华部分 (2) 根据采集结果提出医疗诊断并制定治疗措施;

四、学生分组根据上述病例进行健康史采集的练习并填写实验报告。 五、教师抽查练习结果

六、教师小结:评价该实训课学生对健康史采集的优缺点并给予指正。 【实训流程】

教师示教 学生分组练习 1

教师评价 实训二 一般检查

【实训目的】

1、掌握一般检查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一般状态检查的方法及指标; 3、掌握全身浅表淋巴结的检查。 【实训方法及时间】 2学时

1、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检查方法:25分钟; 2、学生两人为一组,互相练习:35分钟; 3、随堂抽查:15分钟; 4、教师小结:5分钟。 【实训物品准备及要求】 1、物品:听诊器、软尺、棉签。

2、要求:仪表端庄、态度认真、修剪指甲。 【实训内容】 一、基本检查法

(一)视诊 :是运用视觉观察被检查者全身或局部状态的检查方法。 (二)触诊 1、注意事项

(1)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曲,避免腹肌紧张; (2)嘱患者做缓慢腹式呼吸,腹部肌肉松弛; (3)检查者的手必须温暖、轻柔;

(4)必要时,可一边与被检查者交谈,一边检查,以分散被检查者的注意力,从而减轻被检查者自主性的腹肌紧张;

(5)检查顺序:由浅入深,由下至上,按逆时针方向,由健侧到患侧; (6)手脑并用,边检查,边思考。 2、触诊方法 (1)浅部触诊法。

将右手(亦可双手重叠)轻放腹壁上,利用掌指关节及腕关节的弹力,柔和地依次进行滑动触摸。适用于体表浅在的病变(关节、软组织、浅表动脉、静脉、神经、阴囊、精索等)

2

的检查和检查。浅部触诊一般不引起痛苦或痛苦较轻,因此有利于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搏动、包块和某些脏器肿大等异常。 (2) 深部触诊法。

① 深部滑行触诊法 嘱被检查者张口平静呼吸,检查者以并拢的示、中、环指末端逐渐压向腹后壁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块上做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如为肠管或索条状包块,则应做与长轴相垂直方向的滑动触诊。此法有利于检查腹腔深部脏器和胃肠病变。 ② 深压触诊法 以一个或两、三个手指,逐渐按压以明确压痛的部位,如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等。

③ 双手触诊法 用两手进行触诊,右手按滑行触诊法进行,左手将被检查的部位或脏器后方托起推向右手,以便能清楚地触及检查脏器,必要时可嘱被检查者侧卧。此法常用于肾脏、脾脏、肝脏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④ 冲击触诊法 用右手,以示、中、环指并拢,取70—90°角,放于腹壁上相应的部位,做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在冲击时即会触及腹腔内脏器或肿块在指端沉浮。注意此法应避免用力过猛,否则会使被检查者不适。仅适用于大量腹水,肝、脾及腹腔肿块难于触及时。 (三)叩诊 1、注意事项

(1)环境安静,温暖,适当暴露检查部位;

(2)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坐位时头稍向前倾,两手自然下垂或置于膝上,保持对称的体位,胸部肌肉放松,嘱被检查者做平静均匀的呼吸;

(3)检查者可在被检查者前面及后面叩诊,如被检查者取卧位,应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 (4)叩诊时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 (5)叩诊操作应规范,用力要均匀适当。 2、叩诊方法

(1)直接叩诊法 用右手中间三指的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的部位,借拍击振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

(2)间接叩诊法 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勿重压,其余四指稍微抬起,以免影响被叩组织震动。以右手中指为叩诊锤,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应与被叩击部位的表面垂直,用腕关节及掌指关节的运动进行叩击(避免肘或肩关节参加),要有节奏、灵活、短促且富于弹性,叩击后右手指应立即抬起,在同一部位只需连续均匀的叩击两、三下(必要时可重复),这样才能较准确判断叩诊音的性质及变化。

3

3、叩诊音

辨别各种叩诊音: 清音、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 (四)听诊 1、注意事项

(1)诊查室内必须安静、温暖,听诊器胸件在使用前应保持温暖,避免因寒冷引起肌肉震颤影响听诊。

(2)适当暴露检查部位,使其全身肌肉松弛,以便进行听诊。

(3)采取适宜方便的位置进行听诊,手持听诊器的体件,紧贴听诊部位,避免因摩擦而产生杂音,避免过度用力而使被检查者感到痛苦。

(4)集中注意力听取检查器官所发出的声音,辨别外来的杂音。 2、听诊法 (1)间接听诊法。

利用听诊器听诊。使用听诊器时,将弯曲金属管的凹面向前,将耳件放在两耳的外耳道,胸件置于听诊部位。胸件有钟型与膜型两种,钟型适于小区域检查及听取低调杂音,常用于心肺的检查;膜型适于听取深部病变及高调杂音的检查,常用于肺脏的检查。 (2)直接听诊法。 (五)嗅诊

检查者利用嗅觉发现来自被检查者的各种气味以判断其健康状况的方法。 二、一般检查: (一)一般状态检查

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2、一般状态

(1)发育和营养状态:

①发育:通常以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要具体描述)。判 断结果以“正常”、“不正常”(包括超前或迟缓)记录之。

②营养状态分为良好、中等、不良。良好者面色红润光泽,皮下脂肪丰满有弹性, 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平坦,肌肉结实丰满。不良者皮肤干燥无华,弹性减退,皮下 脂肪菲薄,肌肉松驰无力,双手向前平举时全部肋骨附着部均明显突出。中等介 于两者之间。

(2)体位:如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强迫侧卧位、强迫坐位、辗转体位、角弓反张等)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