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采区巷道布置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f1a6148fe4733687e21aa08

2 采区地质

根据勘探资料西一采区内的地层有中生界白垩系下统梅勒图组的酸性熔岩和碎屑岩,大磨拐河组的凝灰碎屑岩、泥岩、砂岩、煤层;新生界第四系的松散沉积物。该采区内无伊敏组地层。

现将地层由下至上叙述如下: (1)、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K1d)

根据其岩性特征、岩石组合及含煤情况,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本段地层主要由中粗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层和含砾泥岩组成。含砾泥岩位于本段最下部,砾石成份主要由凝灰岩块、粉砂岩块及玄武岩块组成,砾径0.5-2.0 m,为雁南矿井田重要的对比标志层。

本段地层含煤程度好,共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4层,其编号自下而上分别为:

- 3 -

304、303、302、301、282、281、272、271、25、22、19、18、17、16。地层厚度变化于106.0~469.0m,平均厚度305.0m。

(2)、白垩系下统伊敏组(K1ym)

本组地层主要由泥岩、粉砂岩、细—粗砂岩、煤层和碳质泥岩组成,含煤程度较差,共含不可采煤层6层,其编号自下而上分别为15、14、13、12、11、10号煤层,煤层薄而不稳定。地层厚度变化于0~538m之间,平均299.81m。

(3)、第四系海拉尔组(Qh)

本组地层主要由砾石、亚粘土、风成砂及腐植土等组成的松散沉积物,地层最小厚度10.6m,最大厚度59.00m,平均厚度21.11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2.1 采区地质构造

西一采区的构造以断裂为主,其北部和中部有F20和F3断层为较大断层,F10断层

赋存于雁南矿井田中部13-31勘探线间,分布长度6000.0m,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13°-53°,落差最大150.0-250.0m,平均210.0m,断层面是呈上陡下缓的波状。

本区地质构造有如下特点:

(1)、本区煤层为近东西走向的狭长块段,煤层倾向变化于238°-248°之间; (2)、在F12断层和F10断层附近可能伴生或派生小型断层或褶曲; (3)、本区构造以断裂为主,褶曲构造简单; (4)、本区断层有逢断必正的规律;

(5)、本区内无岩浆岩侵入体、无古河床冲刷等情况; 2.1.1 煤层及顶底板

- 4 -

本采区内煤层及围岩层均属于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上部含煤岩段,煤种牌号为褐煤(HM)。采区内17、18号煤层为全区发育较稳定的可采煤层; 17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

现将各煤层情况分述如下:

17号煤层在井田内全区发育,为大部可采煤层,在23勘探线以西的浅部与18号煤层合并,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变化于0.72~5.34m之间,含有0-3层夹矸。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细砂岩次之,泥岩少见;煤层底板为泥岩。

18号煤层在井田内全区发育,为局部不可采煤层,在23勘探线以西的浅部与17号煤层合并,厚度剧增,煤层厚度及结构变化较大,含有0-3层夹矸,煤厚变化于0.30~8.49米之间,煤层顶板为薄层泥岩,往上为17煤层,煤层底板以粉砂岩为主,细砂岩次之,泥岩少见。

2.1.2采区的沼气、煤尘情况

三矿井田煤层瓦斯为低沼气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和自燃现象。具体叙述如下: (1)、瓦斯含量:根据通风队2003年对三矿一井的瓦斯含量实际测定,平均日产一吨煤的沼气涌出量最大为1.02m3,最小为0.42m3,属于低沼气矿井,但参考一、二矿个别煤层有超限现象。

(2)、煤尘:目前三矿未进行煤尘爆炸指数的测定工作。

(3)、煤的自燃:三矿井田煤样的燃点试验结果为原样燃点为253°、还原样燃点为265°、氧化样燃点256°,说明煤的燃点比较低。三矿井田煤种为褐煤,煤化程度低、燃点比较低,极易风化成粉末和碎块,煤层含水分又较高,煤炭采出后堆积在一起,因湿度较大,煤堆很容易发热,当温度达到临界值时,就会发生煤的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

- 5 -

一般为3-6个月。

四、地温:三矿井田未进行过专门的地温测试,但目前井下温度一般在15-25℃之间,对采掘生产无影响。

2.1.3采区涌水量预计

西一采区无水文资料,也未做过水文地质工作,但本区对应地表附近西南部属沟谷地形,因受西北角布洛莫也沟影响成为东西两侧积水汇集之地,对地下水将形成一定的补给。F10断层和F12断层及其附近可能伴生或派生小型断层,均可能含、导水。另外,根据本区内的小井实际开采揭露(开采17、18号煤层),水量相对较大。

预计本区涌水量为200-280m3/h。 2.2 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2.2.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西一采区对2个煤层进行了资源储量的估算(即:17、18号煤层),其范围:该采区东起+350水平20勘探线以西280米及+350水平以下23勘探线,西至第27勘探线;南起18号煤层+550水平等高线以下,北至18煤层+350水平等高线。该采区平均走向长3.70km,平均倾向宽1.20km,面积4.44km2。 (1)、界线的确定

可采界线(1.50m线):根据可采煤点和相邻不可采煤点或推定零点的煤层采用厚度值用内插法确定。

零点界线:由相邻见煤点和未见煤点间距用中点法确定。

断层煤柱:在储量估算中对落差较大的断层两侧各留设30m保安煤柱。 大巷煤柱:根据《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主要巷道两侧各留设20m围护带,按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