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 - 片段阅读题目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言语理解 - 片段阅读题目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f27b8fc580216fc710afd68

宗安教育——和华图不一样的公考培训

的技术创新而言的,而对以科技进步为源头的科技创新来说,还应明确以国家目标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技术有自主的选择,市场也会通过资源配置来推动创新,但不排斥政府积极介入其自主的研发过程。自主创新的各个阶段与市场的距离大致可确定政府和市场结合作用的界线。离市场越近的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越大;离市场越远的阶段,政府的作用越大。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地需要政府介入,包括政府提供引导性投资和支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根据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实践,政府介入创新不是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更不是挤出企业的创新投资,而是做更为公共的事情。

【宗32】 【宗33】

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时,不能节省的是( )。

A. 物质资源 B. 环境资源 C. 资金投入 D. 人员投入

作者认为,政府在创新型经济中的角色不包括( )。

A. 在市场失效后进行干预 B. 制定法规保护专利

C. 通过公共财政进行投入 D. 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

【宗34】

关于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国家为创新源头 B. 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C. 由国家支付创新成本 D. 创新成果全民共享

【宗35】

在哪个阶段最应发挥政府的作用?( )

A. 自主研发阶段 B. 产品成型阶段 C. 知识创新阶段 D. 市场销售阶段

【宗36】

本文的主旨是( )。

A. 国家应积极介入创新型经济

B. 创新型经济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C. 创新型经济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 D. 应建立对创新型经济投入的激励机制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328——332题

古代书画以纸或绢为载体,因而也被称为“纸绢画”。不同时代的纸绢会自然而然带有该时代造纸或丝织工艺的特点。

绢是一种平纹组织的丝织物,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最初用生丝织造,质地比较粗疏;通过捶压等整理工序,生绢可以变成密度较大、坚韧挺括、平整均匀的熟绢,这种工艺大概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于丝织业发达的山东一带。从实物和文献记载看,初唐以前书画都用生绢,经纬间并不十分精密,很难画得精细入微。这种生绢直至晚唐仍在使用,韩愈《桃源图》“生绡数幅垂中堂”中的“生绡”就是生绢。盛唐时期,画家开始使用洁白如银、质地平滑的熟绢,材料加工的进步,为丹青与水墨画风的细密精丽提供了保障。不过以生绢作画仍很流行,张僧繇、阎立本等人的画作都用生绢。

五代绘画用绢极粗,质地如布。宋人绘画用绢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上普通画家所用的质地稀薄的绢,一种是为满足宫廷书画需要而特别制作的“细密如纸”的院绢。宋徽宗《听琴图》用的应该就是院绢,质地细密,灰尘不易沾污,加之

公考想上岸

9

山西找宗安

宗安教育——和华图不一样的公考培训

保存较好,千年后仍洁白如新。 绢有一定幅宽,这是丝织工艺和政治制度双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从工艺角度而言,古代的绢都是人工织成的,绢的幅宽和织布人的肩宽有密切关系,幅面太宽,投梭织纬就会十分困难。从政治角度而言,绢在古代是一种特殊商品,曾长期作为实物货币使用,西汉之后的历代官府都实行“钱帛兼行”的政策,绢帛不仅可以输纳捐税,还可用以偿付债务、俸禄等,因而要求统一规格和质量。西周时期规定绢帛幅宽为2.2尺,约合现在的43.8厘米,这个标准一直沿用到隋朝,但是由于尺寸变迁,绢的实际幅宽总体上呈逐代增长趋势,最宽时约合65.93厘米。唐、五代基本以1.8尺为官方标准,约合55厘米;宋代以2尺(61.44厘米)为幅宽标准。因为绢的幅面是个常数,作画人可在单幅绢面上绘制小型画;若要创作大型画面,通常采用将两幅或三幅绢面拼接起来的方法获得足够的宽度,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郭熙的《早春图》,都画在两幅拼接起来的绢面上;范宽的《雪景寒林》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则是用三幅绢面拼合而成的。

【宗37】

下列哪项信息在第2段中没有体现? ( )

A. 绢的发展历史 B. 熟绢的织造工艺

C. 唐代书画载体的演变过程 D. 战国、秦汉时期书画艺术概况

【宗38】

作者引用韩愈诗歌,意在( )。

A. 说明晚唐画家所使用的绘画材料 B. 赞美唐画家精湛的绘画艺术水平 C. 介绍唐人以书画装饰厅堂的习俗 D. 展示绢质改进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宗39】

作者提到《听琴图》,主要是因为这幅画( )。

A. 知名度很高 B. 所用载体质地精良

C. 存世历史很悠久 D. 艺术水平很高

【宗40】

关于绘画用绢,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 唐代水墨画多画在熟绢上 B. 宋人绘画兼用生绢和熟绢 C. 熟绢上的绘画不可能早于初唐 D. 绢质随时代发展而趋于细密

【宗41】 【宗42】

根据上文,《溪山行旅图》和《雪景寒林》的不同之处在于( )。

A. 作者 B. 时代 C. 创作背景 D. 绢面特征

铁路新线路的开辟与否往往必须在建路花费尽可能少的要求与

新建路线的贸易运输量尽可能多的要求之间取得妥协。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新建铁路的线路()。

A.应该是一条造价最低的线路 B.其选择决定了新兴贸易中心的位置 C.决定于是否与终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D.不会总是具有最低建造成本的路线

公考想上岸

10

山西找宗安

宗安教育——和华图不一样的公考培训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334—338题 关于“起床”,有人总结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让四肢苏醒。这个过程被称为“切换启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潜意识接收到“醒来”的指令后,它会先检查一下周遭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潜意识就满意地准备下班了。于是,意识会接替潜意识逐渐控制大脑,切断梦境。然后,所有休息中的神经系统开始启动。当你的大脑逐渐清醒,它会下命令给四肢: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地。这整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安全的环境来启动大脑。 我们很多人,担心叫不醒别人,常会用“锲而不舍”的大噪音来叫别人起床。比如一直对着对方喊“起床了,起床了??”直到他坐起下地才罢休;或者一直摇晃对方的身体,摇到对方起来为止。很不幸,这都属于“杀伤性叫醒”,即用惊醒的方式切断启动过程,让人立即恢复意识。这种粗暴的方式会带给人极糟的影响。

睡眠是由潜意识负责的,睡着时它非常活跃,会接收大量的外界信号,并保留下来,制作成梦境,如果在此时被“粗暴”地惊醒,潜意识就会戛然而止,它还没来得及叫意识来接班,就仓皇逃离,这个时候“惊吓”的记忆和感受,会很容易在潜意识中沉淀下去,形成深层的惊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小则令人起床后迷迷糊糊,把鞋油当牙膏;大则一天浑浑噩噩,头脑不清。长期以来都被“杀伤性叫醒”,会带来一系列神经或心理的问题,比如被坏情绪控制、冲动易怒、心境低落、反应迟缓、注意力涣散等等。

再有,人在睡眠时,对环境的安全感要求非常高,“杀伤性的叫醒”往往会剥夺这种安全感。潜意识在检查环境时,觉得不安全,于是人在极度不安、恐慌、焦虑的环境中醒来,就会出现一些防御行为,比如攻击叫醒人,冷漠麻木,或者情绪崩溃等。

如果希望你的亲朋好友安全地醒来,一定要避免使用“杀伤性叫醒”。叫醒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温柔与耐心,让一个人感到足够的安全。你可以用一些舒缓的乐曲叫人醒来。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小溪潺潺声等也不错。

【宗43】

下列选项中,不一定属于“切换启动过程”的是()。

A.潜意识切换 B.开始接受外界信号

C.进行环境安全检查 D.启动神经系统

【宗44】

关于“杀伤性叫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持续地叫人起床

B.是破坏潜意识的叫醒方式 C.用惊醒让人立即恢复意识 D.是影响人的正常睡眠的叫醒方式

【宗45】

关于人的睡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睡眠时人的梦境由潜意识来形成

B.人在睡眠时应减少接收外界信号

C.睡着时人的神经系统依然很活跃

公考想上岸

11

山西找宗安

宗安教育——和华图不一样的公考培训

D.睡眠由意识和潜意识来共同管理

【宗46】 【宗47】

“杀伤性叫醒”可能会使人因失去安全感而()。

A. 冲动易怒 B.情绪崩溃 C.反应迟缓 D.心境低落

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A. 潜意识和意识 B.睡眠中的心理学效应

C.起床时大脑工作原理 D.不能小看的“杀伤性叫醒”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339—343题

生物柴油一直被誉为是减少我们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可能的解决办法。目前大部分采用生物柴油的车辆使用的都是经过再加工的食用油,这种生物柴油的原材料非常昂贵,而且也很稀缺,因此很难进行大规模商业生产。如果生物柴油想对现实生活产生不可磨灭的真正影响,它就必须直接来源于植物。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生产价格低廉的植物生物柴油的化学过程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最近通过大肠杆菌进行的试验表明,这种细菌可能是把植物成功转变成生物柴油的关键。利用植物切实可行地生产生物柴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迄今为止还没有用植物大规模生产这种燃料的可行方法。大肠杆菌能把植物糖分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一种与肥皂类似的化学物质,是一种行得通的燃料的好前体。但是科学家还不确定这种细菌是否具有可供大规模生产的足够的化学“能力”。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想看一看大肠杆菌在把糖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方面是否存在理论上的“限制”,例如这种细菌是否有能力将常规植物转变为“燃料”。相关研究报告称, 这个问题 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研究人员表示:“好消息是大肠杆菌制造脂肪酸衍生物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超强能力,它能以极高的速度把糖转变成燃料。 ”

但是这一过程受到细菌的严密控制,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大肠杆菌。科研小组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并在实验室环境下隔离了产生脂肪酸衍生物的分子机制。他们说:“ 我们想弄明白是什么限制了大肠杆菌处理糖的能力。我们正在询问的这个问题就像是什么限制汽车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50英里的问题 。”

我们发现,大肠杆菌限制脂肪酸洐生物产生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阻止这种物质对它造成伤害。它采取的“防御措施”非常有效,但是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能让这种细菌产生更多脂肪酸衍生物。如果研究取得成功,生物柴油将会突然从一个传奇转变成切实可行的商用燃料。

【宗48】

目前以食用油为原材料的生物柴油很难大规模生产,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的认可度不高 B.生产技术尚不成熟 C.原材料昂贵而稀缺 D.无法用于现有车型

【宗49】 【宗50】

根据本文,下列最可能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材料的是()。

A. 植物 B.细菌 C.脂肪酸衍生物 D.石油

本文第2段中画线部分“这个问题”指的是()。

A.大肠杆菌是否具有制造脂肪酸衍生物的超强能力

公考想上岸

12

山西找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