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我国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对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扩大我国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f7d42a73b3567ec112d8a36

摘要:本文从居民的收入差距、居民的预期不确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服务业产业化程度低、消费环境亟需改善等方面分析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居民;服务性消费;需求;对策 一、我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潜力巨大 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偏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美、英等发达国家消费率在80%以上,印度、巴西等 发展 中国 家则接近80%。与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长期偏低15—20个百分点,属于典型的低消费国家。尽管这与我国现阶段 经济 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但消费率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在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中,从国内支出总额比例看,近几年,总消费一直在50%-60%之间,其中,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80%左右。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居民消费的总量也将不断增加,人均gdp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服务消费增长创造了条件。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gdp全年增速达11.4%,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随着货币支付能力大大增强,城乡居民消费由生存需要逐步扩展到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消费需求的内部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最为突出的是餐饮、 旅游 、文化娱乐和健身等服务型消费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居民货币支付能力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将进一步推动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快速增长。因此,我国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潜力巨大。 二、我国居民服务性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一)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确定和预期支出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方式、收入来源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前单一、稳定的收入来源被打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品生命周期的 规律 ,居民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变化较大,人们对长期收入的前景并不明了。另外,随着改革的推行,城镇居民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越来越大,如就业制度、 教育 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各项制度正处于改革和不断完善过程中,但总的趋势是在教育、住房和医疗方面的支出将更多的由居民个人负担,这增加了人们未来支出的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和预期支出的增加,使居民的风险意识增强,进而影响到居民即期消费的增加。 (二)服务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在服务业内部,与居民消费有关的服务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体现在:一是服务业各部门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传统服务业,如餐饮业、商贸业等产值比重偏高,而新兴服务业,如旅游业、信息咨询业、文化娱乐等行业的比重偏低。二是服务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快于内地,城市快于 农村 。三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平衡。高档服务供给过多,而需求不足,低档服务供给过少,又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要。 (三)服务业的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低。目前,服务领域中的许多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小、经营分散,无法形成产业化和社会化,既达不到规模经济效应,也影响服务手段的 现代 化,更限制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缺乏良好的消费环境。在居民消费性服务业中,坑骗消费者、服务缺乏诚信等现象时有发生。服务产品是一种无形的商品,由于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质量差,或售后服务不到位,很难达到令消费者满意的程度。一些服务行业(如银行、保险、电信、航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具有较为明显的行业垄断特征,存在进入壁垒和垄断现象,造成服务领域狭小、服务水平不高、竞争效率低下、服务产品价格过高。就政策性因素而言,信贷政策等相关政策偏重于鼓励投资而不是鼓励消费。以上诸多因素造成消费者缺乏消费意愿或有消费意愿却难以实现,进而影响居民服务性消费需求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