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材料典型题目及解析汇报,推荐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材料典型题目及解析汇报,推荐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faac2c7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1

实用标准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加速度

(一)打点计时器分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分别为10伏以下、220伏,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是计时仪器。 1、实验目的: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木板,纸带,导线。 3、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把纸带装好,接好电源。

(2)接通电源,然后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会打出一系列点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3)取下纸带,分析

4、用纸带计算平均速度: v=Δx/Δt 点迹密集 速度小 点迹稀疏 速度大

5、用纸带测瞬时速度:用打过点的纸带,如图C点的瞬时速度。

6、用图象表示速度

质点运动的速度可以用图象来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用横轴表示时间,将各个时刻的速度在坐标平面上表示出来。这就是速度一时间图象或v-t图象

7、可以利用公式?x?aT检验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是可求加速度。

典型题目

(1)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 B. 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

C. 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D. 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2)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 )

A. 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 片压在纸带的上面

B.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 C.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 D.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将打点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

(3)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 )

A. 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 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 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 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4)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x2=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v1= 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2= 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 。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实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文档

2实用标准

3.自由落体加速度:g=9.8m/s 方向竖直向下 4.运动规律: 位移公式:h?2

12gt, 2 速度公式:v=gt

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1:3:5-------,

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1:(2?1):(3?2)?? 典型题目

(1)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 m B.3.6 m C.6.0 m D.10.8 m

2.,建筑工人安装塔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0.2s,试求铁杆下落时

2

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g=10m/s,不计楼层面的厚度)

第三章

第一节 力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单位,牛顿 简称牛 N

3.力是矢量性,有大小、方向。

4.提到力必然涉及到两个物体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5.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7.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用带有标度的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用箭头指向表示方向,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2)力的示意图:不需画出力的标度,只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8.力的分类

(1)性质力:由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 (2)效果力:由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 9.重力的定义: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

2

10.重力的大小:G=mg 。g为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9.8m/s, 11.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2.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13.定义: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效果上,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4.影响重心分布的因素: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5.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16.产生条件:物体间直接接触;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有挤压。 17.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具体情况如下: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

18.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19.胡克定律:F=kx,

x为形变量,即弹簧伸缩后的长度L与原长Lo的差:x=|L-L0|,不能将x当作弹簧的长度L ΔF=kΔx ΔF为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x为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或弹簧长度的 k为劲度系数,单位;牛每米N/m,大小由本身的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决定,

文档

实用标准

20.摩擦力定义:连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摩擦力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 .

2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弹力;(2)接触面不光滑;(3)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

2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3.摩擦力的大小:

(1)只要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间没有产生相对于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前者所受的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与这个力保持大小相等。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个限度,最大值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

(2)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μFn,μ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Fn指接触面的弹力。

典型题目

(1)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存在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2)一物体按如图三种不同的方法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若地面和物体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素相同,则(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 甲 > f乙 > f丙 甲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 甲 < f乙 < f丙 丙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乙 > f 甲 > f丙

乙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 甲 = f乙 = f丙.

3,一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一由零逐渐增大的水平力去拉它,则摩擦力的大小将( ) A.逐渐增大 B.保持不变

C.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增大 D.先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

第 四 五 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

1.合力和分力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

2.共点力:物体同时受几个力作用,如果这些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二:力的合成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即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

三:三角形定则:求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从F1的起点指向F2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如图b。

四: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几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先在此直线上选定正方向,与其同向的力取正值,反之取负值,然后进行代数运算求其合力。这时“+”或“-”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

五:力的分解

1.力的正交分解: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利用力的正交分解法可以求几个已知共点力的合力,它能使不同方向的矢量运算简化为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

2.力的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知边角关系求

文档

实用标准

解的几何问题。

六:实验: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1.实验目的

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2.验证原理

如果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F。作用于橡皮筋的结点上,与只用一个力F’作用于橡皮筋的结点上,所产生的效果相同(橡皮条在相同方向上伸长相同的长度),那么,F’就是F1和F2的合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两共点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应与F’的图示等大同向。

3.实验器材

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秤(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细芯铅笔。

4.实验步骤

①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②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固定点A在纸面外)

③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1~133所示)。(位置0须处于纸面以内)

④用铅笔描下结点0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⑤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两条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和F: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的图示。

⑥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

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用刻度尺从。点按同样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⑦比较力F’的图示与合力F的图示,看两者是否等长,同向。 ⑧改变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5.注意事项

①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再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

②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伸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秤读数有无变化。

③A点应选在靠近木板上边中点为宜,以使。点能确定在纸的上侧,结点O的定位要力求准确,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0必须保持不变。

④弹簧秤在使用前应将其水平放置,然后检查、校正零点。将两弹簧秤互相钩着水平拉伸,选择两只读数完全一致的弹簧秤使用。

⑤施加拉力时要沿弹簧秤轴线方向,并且使拉力平行于方木板。 ⑥使用弹簧秤测力时,拉力适当地大一些。

⑦画力的图示时应选择适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得大一些,要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

典型题目

o

(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0,物体重100N,拴住物体的绳子与斜面平行,物体保持静止。求: (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2)绳子拉力的大小;

(3)如果剪断绳子,物体将做什么运动?请用一句话来说明. 300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