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物药剂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六章 生物药剂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fe1413afd0a79563c1e72a1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药学专业知识一

小分子药物吸收快,大分子药物吸收相对慢。分子量小于1000时,分子量对吸收速率的影响不明显。 肺部给药时,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大于10m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0mm的粒子可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mm的粒子可到达肺泡。粒径太小的粒子不能停留在呼吸道,容易通过呼气排出。

药物的吸湿性影响粉末吸入剂的吸收,吸湿性强的药物,在呼吸道运行时由于环境的湿度,使它易在上呼吸道截留。

(分子大小、粒子大小、吸湿性) 3.制剂因素

制剂的处方组成、吸入装置的结构影响药物雾粒或粒子大小和性质、粒子的喷出速度等,因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三、鼻腔给药

鼻黏膜给药的优点有:①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渗透性大有利于吸收;②可避开肝脏首过效应,消化道黏膜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③某些药物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④鼻腔内给药方便易行。 (一)鼻腔的结构与生理 (二)影响鼻黏膜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

鼻黏膜吸收存在经细胞的脂质通道和细胞间的水性孔道两种吸收途径。其中以脂质途径为主,但许多亲水性药物或离子型药物可从水性孔道吸收。 2.剂型因素

鼻腔气雾剂、喷雾剂和吸入剂在鼻腔中的弥散度和分布面较广泛,疗效一般优于其他剂型。 凝胶剂和生物黏附性微球因黏性较大,能降低鼻腔纤毛的清除作用,延长与鼻黏膜接触时间,改善药物的吸收。

四、口腔黏膜给药

(一)口腔黏膜的结构与生理

口腔黏膜给药可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口腔黏膜吸收能够避免胃肠道中的酶解和酸解作用,也可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

(二)影响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

口腔黏膜作为全身用药途径主要指颊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舌下给药的主要缺点是易受唾液冲洗作用影响,保留时间短。颊黏膜表面积较大,但药物渗透能力比舌下黏膜差, 一般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如舌下黏膜。颊黏膜受口腔中唾液冲洗作用影响小,能够在黏膜上保持相当长时间,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吸收,有利于控释制剂的释放。

唾液中酶活性较低,其pH为5.8~7.4,缓冲能力较差,药物制剂本身可能改变口腔局部环境的pH。

五、眼部给药

(―)眼部药物吸收途径 1.角膜渗透 发挥局部作用。 2.结膜渗透 发挥全身作用。

(二)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 1.角膜的通透性

角膜组织类似脂质-水-脂质结构。药物分子需具有适宜的亲水亲油性才容易透过角膜。

第9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药学专业知识一 2.制剂角膜前流失

降低药物流失方法有增加制剂黏度,减少给药体积和应用软膏、膜剂等剂型。应用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等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增加水溶液黏度,可以延长保留时间,减少流失。

眼膏和膜剂与角膜接触时间都比水溶液长,作用也延长。眼膏可能的缺点是吸收慢于水溶液及水混悬液。

眼用膜剂在结膜囊内被泪液缓慢溶解,形成黏稠溶液,不容易流失,且可黏附在角膜上延长接触时间,维持较长的药效。 3.药物理化性质

脂溶性药物容易经角膜渗透吸收,亲水性药物及多肽蛋白质类药物不易通过角膜,因而主要通过结膜途径吸收。亲水性药物的渗透系数与其分子量相关,分子量增大,渗透系数降低。 4.制剂的pH和渗透压

滴眼液pH在中性时刺激性小,泪液分泌少,所以不论解离型或分子型药物,在pH中性附近吸收都增加。

高渗溶液容易导致泪液分泌增加,从而使药物损失的比例提高,影响其生物利用度。等渗和低渗溶液对流泪无明显影响,但低渗溶液易引发角膜组织膨胀而引起疼痛。 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 1.角膜的通透性 2.制剂角膜前流失 3.药物理化性质 4.制剂的pH和渗透压

六、皮肤给药 (一)皮肤结构与生理 1.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真皮的上部存在毛细血管系统,药物渗透到达真皮会很快地被吸收。

2.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

药物渗透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角质层和活性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即表皮途径。药物可以穿过角质层细胞到达活性表皮,也可以通过角质层细胞间隙到达活性表皮。由于角质层细胞扩散阻力大,药物分子主要由细胞间隙扩散通过角质层。

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和汗腺是药物通过皮肤的另一条途径。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的速度比表皮途径快,但皮肤附属器在皮肤表面所占的面积约为0.1%,因此不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离子型药物

第10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药学专业知识一

及水溶性大分子药物难以通过富含类脂的角质层,则附属器途径显得重要。

(二)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 1.生理因素 2.剂型因素

脂溶性大的药物,即脂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容易分配进入角质层,因而透皮速率大;药物分子体积大,通过角质层的扩散系数小;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分子型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而离子型药物分配进入角质层困难,其透皮速率小。

第四节 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一、药物分布 (一)影响分布的因素 1.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药物分布是可逆的过程,当药物对某些组织有很强的亲和性时,药物从该组织中返回血液循环的速度比进入该组织的速度慢,连续应用时该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逐渐升高,这种现象称为蓄积。 2.血液循环系统

吸收的药物向体内各组织分布是通过血液循环进行的。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外,药物穿过毛细血管壁的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的速度,其次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液循环好、血流量大的器官与组织,药物转运速度快,转运量大,反之药物转运速度慢,转运量小。 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血浆药物浓度通常指血浆中的药物总浓度,即包括游离药物与结合药物,但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游离型浓度。药物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是药物在血浆中的一种贮存形式,能降低药物的分布与消除速度,使血浆中游离型药物保持一定的浓度和维持一定的时间。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可起到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应用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时,当给药剂量增大使蛋白结合出现饱和,剂量上再有小小的改变就会使游离药物浓度产生很大的变化,或者同时给予另一种蛋白结合能力更强的药物后,由于竞争作用将其中一个

第11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药学专业知识一

蛋白结合能力较弱的药物置换下来,使游离药物浓度增大,从而引起药理作用显著增强,对于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易发生用药安全性问题。 4.微粒给药系统

将药物制成脂质体、纳米粒、胶束、微乳等微粒给药系统,静脉注射后可明显改变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微粒的粒径大小影响它的体内分布,大于7μm的粒子被肺毛细血管滞留,小于7μm的粒子则大部分被肝和脾中的单核巨噬细胞摄取。微粒表面进行修饰,如表面以聚乙二醇修饰可减小调理素的作用,延长微粒在血液循环中的滞留时间,延长药物的作用。 影响分布的因素 1.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2.血液循环系统 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4.微粒给药系统 (二)淋巴系统转运

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效应;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依赖淋巴系统;传染病、炎症、癌转移等使淋巴系统成为靶组织时,药物需向淋巴系统转运。 (三)脑内分布

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存在屏障,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的作用在于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具有稳定的化学环境。 药物的亲脂性是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决定因素。

但当脑内感染(如脑膜炎)存在时,膜通透性变大,有利于药物的治疗作用。葡萄糖、氨基酸或特定的离子则通过主动转运机制进入脑内。 (四)胎儿内分布

在母体循环系统与胎儿循环系统之间存在着胎盘屏障。母体循环系统的药物能穿过胎盘和胎膜影响胎儿。受孕后的3~12周是胎儿器官形成期,对药物损害敏感,易影响器官形成,引致器官畸形,故孕妇用药应特别慎重。

二、药物代谢

(一)药物代谢与药理作用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的同时可能伴随着化学结构上的转变,这就是药物的代谢过程,药物代谢又称生物转化。

(二)药物代谢的部位与首过效应 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是在肝脏。 (三)药物代谢酶和代谢的类型 1.药物代谢酶系统

(1)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统:在肝中存在的细胞色素P450引起的氧化反应特异性不强,可催化体内多种反应。

(2)非微粒体酶:凡是结构类似于体内正常物质、脂溶性较小水溶性较大的药物都由这组酶系代谢。这类酶也存在于肝脏外,如血浆、胎盘、肾、肠黏膜及其他组织中。 2.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药物代谢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通常可分为两大类:第I相反应与第Ⅱ相反应。

第I相反应是引入官能团的反应,通常是脂溶性药物经氧化、还原、水解和异构化,引入羟基、氨基或羧基等极性基团。

第Ⅱ相反应是结合反应,含极性基团的原形药物或第I相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与机体内源性物质结合生成结合物,增加药物的极性和水溶性,有利于药物的排泄。

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