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思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10b027aaea998fcc220ed4

目 录

引 言............................................................................................................................ 1 一、职务犯罪的概述.................................................................................................... 2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2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性............................................................................................ 2 1.职务犯罪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2.职务犯罪对政治稳定产生影响。............................................................................. 3 3.职务犯罪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不良影响。............................................................. 3 二、我国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3 (一)我国职务犯罪的严重性.................................................................................... 3 (二)我国职务犯罪的特点........................................................................................ 4 1、涉案范围广.............................................................................................................. 4 2、涉案呈现组织化趋势.............................................................................................. 4 3、涉案主体职位逐渐升高年龄逐渐降低.................................................................. 4 4、案件隐蔽性增强...................................................................................................... 5 三、职务犯罪的原因.................................................................................................... 5 (一)道德水平下降,法制观念薄弱........................................................................ 5 (二)监督机制运行存在缺陷.................................................................................... 5 (三)法律不够完善.................................................................................................... 6 (四)政府体制不完善................................................................................................ 6 四、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7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7 (二)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监督.................................................................................... 7 1、加强专门机构的监督.............................................................................................. 7 2、改善司法监督.......................................................................................................... 8 3、发起舆论监督.......................................................................................................... 8 (三)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法律制度................................................................ 8 (四)健全权力运行制度............................................................................................ 9 1、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9 2、政府工作公开透明化.............................................................................................. 9 3、适度分权.................................................................................................................. 9 结 语........................................................................................................................ 11 注 释..........................................................................................................................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贪污贿赂为代表的职务犯罪呈现出了滋生、蔓延的态势。职务犯罪不仅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如何有效遏制职务犯罪,使我国政治、经济、法治体制更加完善,以适应现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我们必需面对的课题。

对于职务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没有太多专门的关于这方面的著 述,很多著作是对职务犯罪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而对于职务犯罪的预防的研究不是很多。国外关于职务犯罪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于职务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则更多的侧重于立法的完善,这对我国职务犯罪预防的立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分析职务犯罪的概念和我国职务犯罪的情况、特点入手,寻找职务犯罪的诱发原因。进而对我国职务犯罪的预防进行思考,如何预防和控制职务犯罪,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职务犯罪的主体从不敢犯罪转变为不想犯罪不能犯罪。提出针对我国预防职务犯罪可供参考的相关措施,希望可以对我国预防职务犯罪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1

一、职务犯罪的概述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何为职务犯罪如何对职务犯罪进行科学的界定,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前提和基础。职务犯罪,从文意上直观理解,即与行为人自身的特定职务有关的犯罪。我国的刑事立法并没有关于罪名的规定,职务犯罪是学术界出于研究的需要和司法事务部门出于打击和惩治犯罪的需要而总结归纳的一类罪名。因此对于职务犯罪的认识,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有不同的解释。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于职务犯罪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放弃职责、玩忽职守而危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及其公正、廉洁、高效的信誉,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1〉

2、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询私舞弊,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

3、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组织章程等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或者滥用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要求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3〉

除了上述的三种观点学术界还有其他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对职务犯罪的界定争议主要存在于犯罪主体的确认上,第一种观点认为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国家工作人员”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笔者认为,在职务犯罪主体的界定上,不宜过宽,也不宜过窄,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职务犯罪的主体应当是“国家工作人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活动,滥用职权或不尽其职,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性

任何犯罪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相对于其他刑事犯罪,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这种严重性主要体现在:职务犯罪会导致人民对公权力信赖、 政府信赖及对法律的信仰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赖的降低。进而,随之产生一系 列危害到国家政治稳定、良性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和运行,乃至危险到整个社会 秩序的安稳。故此,正确认识和充分分析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利于我们打

2

击和预防职务犯罪。

1.职务犯罪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是职务犯罪最直接、最明显的危害。2000年的厦门特大走私案中,走私金额多达530亿元,相当于我国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千分之四(1999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84482 亿元),在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查处后1999年厦门关区的关税收入比上年增长138%。〈4〉2011年检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追缴赃款赃物计77.9亿元,2010年检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追缴赃款赃物计74亿元。

2.职务犯罪对政治稳定产生影响。

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行使权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整体形象,使人民逐渐丧失了对政府的信任。如果说在经济方面导致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一定程度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丧失,最终就有可能产生政治危机。

3.职务犯罪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不良影响。

职务犯罪行为的滋生蔓延会阻碍人们良好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职务犯罪行为的大量存在,会使人们的公平竞争意识逐渐丧失,投机取巧观念日益盛行另外,职务犯罪的存在及其蔓延,还会使正常的道德观念受到破坏,使社会公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奉降低,甚至发生从量到质的改变,直至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扭曲。

二、我国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职务犯罪的严重性

2011年全国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人数同比增加1%,其中贪污贿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 人(含厅局级198人、省部级7人)。严肃查办利用执法权、司法权谋取私利、贪赃枉法案件,立案侦查涉嫌职务犯罪的行政执法人员7366人、司法工作人员 2395人。对4217名行贿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比增加6.2%。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7355件10585人,人数同比增加3.5%; 其中重特大案件3667件,同比增加4.5%。〈5〉

2010年全国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909件44085人,同比分别增加1.4%和6.1%。其中,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224件,同比增加 0.2%;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23人(含厅局级188人、省部级6人),同比增加2%。加大查办行贿犯罪力度,立案侦查行贿犯罪嫌 疑人396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