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总结版(33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总结版(33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1ba07c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46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我国的水资源分配体系及其有效分析

答:我国水资源的分配体系: 1、通过对取水许可的管理来实施

2、目前尚无明确的分配标准,主要是根据取水户提出的取水计划及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用水计划来核定、审批。

3、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分配其取水许可量时按“优先顺序”分配, 即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用水和航运需求,并维持生态环境用水。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取水户的实际取水量征收水资源费,实行有偿使用。 我国水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分析:

1、分配标准不明确,不能保证水量分配的公平性,也不能有效控制节约用水。 2、水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不能保证用水的公平与效率。 3、有偿使用制度执行不彻底。

三、现有用水价价格体系及其比较

答:(一)无效率的根源 现行体制是无效率的,其主要根源是对水的让渡的现值,它阻止水向具有更高价值的方向流动,其他一些原因,如收取无效率的低价格,也应承担一定责任。

1、 对水转让的限制

为达到水的有效配置,必须使所有水的使用(包括非消耗性内流使用)的边际净收益相等。有了一个结构良好的水的财产权系统,有效率就能成为转让权的直接结果。

A、 在当前配置中,那些边际净收益比较低的使用者会把他们的权利转让给那些净

收益跟高的使用者

B、 双方境况都能改善。

2、 水的定价

现行配置体系中,禁止转让并不是导致无效率的唯一根源。水的供给结构收取的价格同样也没有提高其使用效率。价格水平和费率结构两者都是错误的。

A、 大体上,价格水平偏低 B、 费率未充分反映向不同类型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成本。 公共供水公司收取价格如此低廉,部分原因可能是水认为是一种必需品。对地表水而言,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原因使其费用低廉: A、 由历史平均成本决定其费用 B、 边际稀缺性租金极少包括进去

有效定价要求使用边际成本而不是平均成本。为充分保持使用中的节约,消费者必须支付供给最后一单位水所带来的边际成本。

3、 公共产权问题

地下水的分配必须面对一个额外的难题。

1、 当许多使用者从同一个含水层抽水时,该含水层就成为了公共产权资源。 2、 而是用公共产权资源会很快让其消耗殆尽,使用者失去节约使用的激励。 3、 边际稀缺性租金将被忽略 (在一个有效率市场中,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动机来自两个方面:防止地下水抽取成本急剧上升的期望及期望在未来能获得合理预期的高价格。而对于公共产权资源,这两种期望都不会纳入保护的考虑之中。原因是由某一参与者节约下的水会被其他人使用,节约

25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者没有拥有对节约下的水的排它的权利,为获取更高价而由某一使用者节约下的水,在它能获取其高价之前,能被其他使用者很容易地抽取使用) 针对公共产权资源,经济理论指出了其几项直接后果: 1、 抽取成本会急骤上升 2、 初始价格定得太低 3、 早期用户消费过量

四、可能的补救方法

答:第一项改革就是减少对水转让的限制:允许使用者将节省下来的水出售以获取其价值,将鼓励水的节约并使其流向有更高使用价值用途。

改革的另一项收益就是使价格合理:边际成本定价系统应该用来对水进行定价 第三项是政府干预

第十三章 可再生的共有资源:鱼类和其他生物

一、 最大可持续产量概念是否有效

答:最大可持续产量是指能够产生最大鱼量增长量的鱼类数量,其数值等于最大鱼量增长量,是能够反映长时期获得的最大捕捞量。(一个生物模型揭示了鱼量增长量与鱼类数量之间的一种普通的关系。

C A 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鱼类数量多少不会变,所以A点被认为是自然均衡点。(这是因为由于死亡和外游而引起的数量减少将从新长大的及游入的鱼所带来的产量增加中得到弥补,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以保证总数量不变)

B点,最小存活数量点,表示在这个数量水平一下,鱼量增长量为负(死亡和外游而引起的数量超过新长大的和游入的玉树)。

C点被认为是最大可持续产出量所对应的鱼量。最大可持续产出量等于最大的鱼量增长量,并且它也表示能够长期获得的最大捕捞量。 从静态有效分析方法来看:

26

B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当取得了最大可持续产出量,并不意味着同样实现了效率。

1、 答案是否定的

2、 当从所使用的资源中得到了最大的净收益,效率就实现了。 3、 如果我们要给有熊的捕捞量下一个定义,那么我们就必须把捕捞时所花费

的作业成本计算在内,同时也要计算收益。)

首先,我在不考虑贴现的情况下给有效的可可续产出量下一个定义。当捕捞量能够长期保持

在一定的水平,并且在此水平下每年可获得最大的净收益,那么这种捕捞量水平就是静态有效的可持续产出量。 (三个假设的基础之上:

1、 鱼的价格保持不变并且与销量无关

2、 花费在每一单位捕鱼劳动量上的边际成本是固定的

3、 每单位劳动量所捕的鱼量与作业水域内鱼类数量成正比,也就是说该水域

内鱼类数量减少,每单位劳动量捕到的鱼量就越少)

点之所以表示有效率的劳动量,内在原因是在这一点上边际收益(在图中表示为总收益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成本(总成本曲线的固定斜率)。 最大可持续产量要具有效率,必须使此时增加单位劳动的边际成本为0,但是从图中看出,增大一单位劳动的边际成本不可能为0.这使得最大可持续产量下的捕捞努力大于有效捕捞努力水平,因此与静态有效的可持续产出量相对应的鱼类数量大于最大可持续产出量相对应的鱼类数量。 动态有效的可持续产出量 在考虑贴现率存在的情况下,当把贴现率加以分析是,达到效率时的拉动量要比静态有效的可持续产出量所需要的劳动量多,于是增加的劳动量使得鱼类数量变少了。 如果增长率比损失率小并且捕捞最后一单位的成本非常低,那么即使在实施一项有效管理计划的过程中,鱼群灭绝也有可能发生。

二、 不同产权安排对渔业资源有效配置影响

答:1、有三种不同的产权安排:私有产权、公开进入和共有产权

2、私有产权有责严格界定的产权安排,具有 很强的排他性、可转让性、并且强制执行,私

27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人会通过“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达到自身净收益最大化,捕捞努力水平为有效捕捞努力水平,此时收益的最大化为R()—C()。

3、公开进入产权制度中,每一个都可以无限制地进出同样的共有产权渔业低于,没有产权安排的结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有效水平将发生在其收益等于稀缺性租金,但是由于获利的刺激使得越来越多人进出该区域,甚至消除了该稀缺性租金达到捕捞努力水平,此时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

4、共有产权力产权不明晰,捕捞努力水平取决于共有产权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性,介于和之间

三、 共有产权是否会导致渔业资源灭绝?

答:免费捕鱼能偶带来生物灭绝的危险,渔业资源灭绝是否取决于鱼类自然属性及在最小存货量下捕捞得到的收益和成本关系,还有的是共有产权内部的管理制度

四、 渔业资源有效管理公共政策

答:1、水产养殖(),我们把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饲养并捕捞鱼类的活动成为水产养殖。这样一种转变的好处不只是它可以避免对鱼的过度捕捞,还可以鼓励所有者对资源加以投资,并且采取措施以增加渔业产量。 2、提高捕鱼的实际成本( ),减少了捕鱼量,却同样是没有效率的。效率的含义不仅包括是产量达到有效的水平,并且还要保证这一水平是在成本最低时取得的,而靠政府的政策却不能实现第二个条件。其原因就在于渔民为了获得满意的捕鱼量,采用了一些比原先成本高的方法,造成了净收益的损失。 3、税收()、

4、个人可转让配额( ),在此数量上的鱼是可以捕捞的, 5、200英里现值( 200 ),渔业管理在国际间所产生的影响。拥有海岸线的国家声明,他们对从海岸线延伸200英里内的海域具有绝对的所有权。 5、执行的经济分析( ),对于同一规定,如果它的遵守成本过高或执行不力,结果就会非常糟糕。

第十五章 污染控制经济学

一、污染物分类

答:(废弃物排放的数量决定了环境负荷的大小。而负荷引起的危害则取决于环境对废弃物的吸收能力。我们把环境的这一能力成为吸收能力)

1、根据环境的吸收能力大小,可以将污染进行如下分类: A、不可降解污染物( ),环境对其没有或只有很小吸收能力的污染物。当其进入环境时,累积性污染物随着时间不断积累。

B、可降解污染物( ),环境对其有一定吸收能力的污染物,只要这类污染物的排放速率不超过环境的吸收能力,污染物就不会累积。

2、根据影响区域对污染物进行分类,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进行界定: (1)水平维度关注的是遭受排放污染物危害的区域 A、本地污染物( ),引起的危害仅限于排放源附近。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