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3342b3fd0a79563c1e72fc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乏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质量水平不高,产品的附加值低。

2、缺乏现代营销理念

许多中小企业思考的经营出发点那是自己的产品、产品所适应的消费者、产品需要的促销手段以及营销组合等:这种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指导思想,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3、资本结构单一

大部分企业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很少有负债经营,基水上是利用企业自身利润实现滚动发展。融资难也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结构的单一,限制了中小企业的成长。

4、管理水平低

企业主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普遍严重,企业主总管一切,出于能力、精力有限,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个人独断式的决策往往导致企业严重失误。

5、技术创新能力差

与融资困难相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更为严重。大多数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我国中小企业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约占全国研究经费的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 2.2.3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现状简析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这二十多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但其发展的过程也反映出中小企业是一个缺乏个性的群体。中小企业开办、关停犹如走马灯,当然,由于大势所趋,总体发展势头尚好,此亦是经济势头良好的一大根源。

2、从中小企业发展的曲折过程剖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大部分经营者均认为是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一是国家在政策、资金上偏重于大型企业,地方政府为解决城乡大量富余劳动力,则偏重于发展投资更少、见效更快、就业更广的个体工商业;二是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制约;三是市场疲软,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竞争白热化,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

但是倘若我们作进一步考察将会发现,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只是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真正瓶颈还是在于企业内部,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竞争发展战略的普遍趋同。两个常见表现是:产品开发不够主动,亦步亦趋钻进市场成熟产品的围城得过且过,与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市场不相适应;营销策略不够灵活,抱住拉关系找客户搞回扣的老皇历不放,与现代企业营销信息化网络化步伐不够合拍。这与我国中小经营者素质多半较低密切相关,该问题且不做论。

中小企业的战略趋同造成中小企业这个群体内部行业布局、产品结构严重失衡,产品重合度奇高,造成了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的态势。经营者众口一词的市

5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场疲软、生意难做的真正原因就在此。 2.2.4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由其自身存在的劣势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存在如下劣势:

1、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企业制度

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多元化及竞争的日趋激烈,家族决策就很难保证在所有决策上都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事实说明,决策质量与决策者的素质能力紧密相关。企业家的才能可以归纳为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营能力维持企业稳健地运营,而创新能力则提供了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两者兼备才有利于企业长期持续地发展。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家只偏重于前者。中小企业家在才能上的问题,往往使决策产生失误。这种做法的直接结果就是过分相信了企业家的能力,限制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件的发挥。

2、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同大企业抗衡,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在刚开始缺少资本,后台服务强度不够,导致在大型企业中很难立脚,受到很大的排斥。

3、中小企业由于资信较差,不易获得银行贷款,而且融资渠道少、成本高、难度大。

我国现行的金融远行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各专业银行重点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中小企业仍主要属于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但发展迅速的中小企业资金用求量远远超过了信用社发放贷款的能力。—些中小企业只好转而寻求民间借贷等途径融资,从而使不少中小企业感到资金缺乏,影响发展。

4、人才缺乏

大部分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企业的经营仅、管理权、决策仅局度集中在投资者尤其是企业主手中,—些中小企业领导者文化层次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使分化的投资经营决策存在较大风险。此外,人才缺乏,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民营中小企业中员工学历以初中以及以下水平为主,其次是职高、中专、大专学历。大学本科毕业的寥寥无儿,高层管理人员中,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所占比例仅为40%。

5、中小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妨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上述劣势在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成为其成长性弱的内在原因。其中管理体系和能力不能随集团扩张而有效提升更成为制约各中小企业集团发展的“瓶颈”。

6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环境分析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环境分析

我国市中小家电企业必须根据其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了不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对自身的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谋划。

3.1对中小企业的SWOT分析

3.1.1优势分析S(strength)

1、产业配套优势

我国家电业具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从原材料生产、研发、开模、注塑、生产、销售、仓储、货运、展销、零售于一体的家电产业链以及较高的加工配套水平,在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加工能力,且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在主要加工产业区内30公里的范围内可以找到从设备、原料甚至到一颗螺丝钉都可以的找到,能解决生产上所有的问题,所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当中完成几乎任何数量、品种、品质的订单,这样的优势在别的区域是难以比拟的。

2、人力资源方面

我国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家电发展及依靠顺德的家电辐射,在长期的发展当中培养了较多的掌握熟练生产技能的工人和经营管理人员,另外,随着出口的增加,人员的国际化流动加剧,也有相当多的外国技术、经营管理人员进入我国家电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3.1.2劣势分析W(weakness)

1、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

2008年的金融海啸,银行的惜贷现象极为普遍,广大家电企业贷款难和融资难问题依旧突出,银行现在对抵押物,担保等要求比金融危机前更为严格,金融机构对新增贷款余额中家电企业所占比重小。

2、创新能力不强。

在我国中小家电企业生产较多的为中低档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家电产业的贡献率只有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20%,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企业的创新。

3、出口品牌实力弱,营利能力低

我国中小家电企业主要是OEM/ODM的形式进行加工出口,是以“跑量”+“求生

7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环境分析

存”的形式进行,利润空间很小。 3.1.3外部机会O(opportunity)

据有关研究报告测算:中国到完成加入WTO的各项承诺之后的2005年,其GDP和社会福利收入将分别提高1955亿元和1595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1.5%和1.2%。本地经济比较优势的重新配置资源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将进一步增强当地经济实力。而且入世将推动外资的引进和内需的拉动。 3.1.4外部威胁T(threat)

钢材是家电企业重要的原材料,钢材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家电的价格变化。因为在家电企业当中降低容易,升价难,一旦价格降下来,如果原材料一升,原本的价格不是容易恢复。2010年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在8月份达到116.32点以后,又一次下滑至10月中旬的100.06点,之后才出现缓慢回调,12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升至106.40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3.10点。

根据分析结果,为了扭转我国中小家电企业在市场战略方面的被动局面,应该考虑采取如下措施:坚定长远的战略目标;制订营销战略;增加营销人员和销售点;增加创新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开展送货上门和售后服务;开发研制新产品;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发挥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通过研究开发提高竞争能力。

3.2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根据市场环境采取相应行动的行为,包括企业目标、战略和各种竞争行为。

3.2.1专注于专业化生产,适时进行多元化经营

我国家电企业在发展初期常以一两种产品为基础,坚持规模取胜的理念,通过价廉物美的形象打开市场并占领市场,再利用资源优势拓展其它产品市场。例如我国市樱雪电器公司,十年以来一直专注于中高端厨卫产品中的热水器,坚持用好料做好产品,专注于终端专场的销售模式,在达到一定销售规模和品牌优势之后,便利用其技术和市场资源,进入烟机炉灶产品和小家电产品,现以形成以烟机炉灶热水器为拳头产品,小家电为辅的多元化生产格局,在规模、品牌、成本竞争优势等因素方面找到动态平衡点,形成多元化市场竞争优势来源。

3.2.2企业联合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趋势

面对一些大企业的对低端产品的一个价格壁垒与限制,限制中小企业的利润提升。例如美的公司豆浆机系列对中低端产品的限制,在中小企业OEM低端产品,在推出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