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高考语文模拟】【解析版】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9届高三4月考前预测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K12高考语文模拟】【解析版】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9届高三4月考前预测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3fbfb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d

K12高考语文模拟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4月考前预测试卷

2019.04.22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在下列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的哲人,大智慧的人,在面对世界时是并不吃力的,相反的,倒是 得心应手。谁能像他那样用微笑来面对丑恶?而这微笑,只是轻微的一丝,不易察觉地掠过他的脸,便如炎阳照雪,那些丑陋悄然 ,而那些涂抹得完美厚实的凶恶,也就狼狈地 了。

A. 轻松自如 溶化 原形毕露 C. 轻松自如 融化 原形毕露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轻松自如:指做事或活动不感到有负担。轻车熟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材料中的“世界”对哲人来说不是“熟悉”的,故应选用“轻松自如”。溶化:固体在液体中化开。融化,指冰或者是雪由于温度或者是太阳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水。结合上文“炎阳照雪”,可知应选“融化”。原形毕露:本来面目完全暴露,指伪装被彻底揭开。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材料中说的是“涂抹得完美厚实的凶恶”露出本来面目,故应选“原形毕露”。答案为C项。

【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拔出萝卜带出泥 C. 各人自扫门前雪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时应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分别阅读选项,确定每一个选项使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再综合比对,得到答案。A项,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事情办得不圆满,引起别的麻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好了伤疤忘了痛:疤痕愈合以

如果没有你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B. 轻车熟路 融化 穷形尽相 D. 轻车熟路 溶化 穷形尽相

B. 好了伤疤忘了痛 D. 干打雷不下雨

K12高考语文模拟

后就忘记了伤病时的疼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不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各人自扫门前雪: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比喻不要多管闲事。另外,“门前雪”也可以实指自家门前的雪,用来代指所有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故“门前雪”还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D项,干打雷不下雨: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四个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还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故选C项。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随着传统实体店的式微,用互联网的思维做实体零售的新零售模式将异军突起。

B.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纵使赵士程待她千般好,但改嫁后的唐琬心里始终牵挂的还是表哥陆游。

C.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总是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中。

D.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如果我们都像最初相见时那么自然真诚该多好啊!也不至于落得今天形同路人的地步。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弄清楚诗句或名言的意思,然后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仔细判断。A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选项中说传统实体店式微,新零售模式将异军突起,诗句使用恰当。B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忆当初见面时全部的美好印象。但是两个人肯定回不到当初,所以那个初见只能留在回忆里。“何事秋风悲画扇”用了典故:这是指秋风一起,夏天用的扇子就被搁置一边,多指女人人老珠黄。所以才说:何事秋风悲画扇。过期的东西不合用,与过去美好记忆不重合的人也就不可爱了。选项中说改嫁后的唐琬心里始终牵挂的还是表哥陆游,此诗句使用不恰当。C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选项中说的是我们总是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而看不到自己的幸福,使用此诗句显然是不恰当的。D项,“曾经沧海难

如果没有你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高考语文模拟

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选项中强调的是最初相见时的美好,使用此诗句不恰当。故选A项。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梦游天姥吟留别》《烟花三月下扬州》《沈园钗头凤》《三百里阿房》 第二组:《苦昼之短》《只缘身在此山中》《知人者智》《我该如何看待你》 第三组:《在柏拉图的世界里》《对话吕奉先》《佩弦》《雨巷诗人》 A. 品咂诗词 我与哲学 遇见文人 B. 品咂诗词 思想原力 遇见文人 C. 寻踪经典 思想原力 朋古友今 D. 寻踪经典 我与哲学 朋古友今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所给材料,然后再分析所给选项,将选项内容与材料对比,得出答案。本题所给材料中,第一组根据文章的名字,可知《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关,《烟花三月下扬州》与李白的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关,《沈园钗头凤》与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有关,《三百里阿房》与杜牧的《阿房宫赋》有关,用“寻踪经典”更好。第二组的文章都与思想有关,但是《知人者智》与《我该如何看待你》如果用“哲学”来概括,明显不够准确,故应选“思想原力”。第三组中,由《对话吕奉先》可知文章涉及的人物不全是文人,故应选”朋古友今”。答案为C项。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张仆射书 韩愈

⑴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

如果没有你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高考语文模拟

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⑵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下之事上,不一其事;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强使为。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于下矣。孟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

⑶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旧矣。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寅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执事之好士也如此!执事之待士以礼如此!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执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又将曰: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也如此!韩愈之不谄屈于富贵之人如此!韩愈之贤能使其主待之以礼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⑷伏维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 节目:节气 ..B. 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 宽假:宽恕 ..C. 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 厚:厚实 .D. 哀其穷,收之而已耳 哀:哀伤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牒:本指古人用以书写的竹片木片等,文中指“文牒”,即官员私人书信的统称。

B. 执事:有“主持工作”“执掌事务的人”“供役使者”等多个义项,文章是对张仆射的敬称。 C. 申:地支名,文中用以计时,“申时”,介于“未时”与“酉时”之间。 D. 伏维:表示伏在地上想,是下对上陈述时的敬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 7.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 ⑵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 8. 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应当如何对待部下。

如果没有你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