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继续教育习题和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4年继续教育习题和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54306ae87101f69e31957a

C. 虫媒传染病

D. 动物源性传染病 6) 伤寒和副伤寒杆菌属于: A. 沙门菌属 B. 分枝杆菌属 C. 奈瑟菌属 D. 鲍特菌属

十二、艾滋病

单选类型试题:B、A、D、D、B、D

1) 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A. 消化系统 B. 免疫系统 C. 循环系统 D. 骨骼系统

2)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哪几期: A. 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

B. 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慢性感染期

C. 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艾滋病期

D. 无症状携带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期

3) 男性,37岁,采购员,曾去泰国旅游,回国后感乏力,低热约3个月,近日干咳,查体发现颌下及腋下淋巴结肿大。流行病学史无明确记录。患者曾患淋病现已治愈。为除外HIV感染应作哪些检查以确诊: A. ELISA法查两次抗-HIV B. HCVRNA-PCR C. WB法查抗-HIV D. A+C

4) 关于艾滋病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 B. 艾滋病病毒具有嗜淋巴细胞性,大量吞噬、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 C. 广泛存在于感染者及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

D. 艾滋病病毒在紫外照射下可以杀灭 5) 患者,男性,37岁,有吸毒史,食欲不振,盗汗,消瘦,反复咳嗽咳痰半年。查体:T37.5℃,P78次/分,R18次/分,BP107/72mmHg。神清,颌下淋巴结肿大1cm×1.2cm左右,质软,无压痛,无粘连,可活动,左肺可闻及湿啰音。化验:WBC3.8×10\\super 9\\nosupersub /L,淋巴细胞总数1200/ml。尿蛋白++。胸部X线显示间质性肺炎。如该病人被确诊为艾滋病,导致感染艾滋病的最可能途径为: A. 不良性行为 B. 针刺吸毒 C. 母婴传播

D. 输注受染血制品 6) 艾滋病传播途径: A. 性传播 B. 母婴传播 C. 血液传播 D. 以上都是

十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单选类型试题:D、D、C、D、C、A

1) 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后,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A. 对病人实施床边隔离,避免蚊虫叮咬

B. 病家周围50米半径范围内灭蚊 C. 对疫情发生地1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D. 以上都正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发热39.7℃,头痛,呕吐,昏迷,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巴氏征阳性。血象:WBC 20×10\\super 9\\nosupersub /L,N 0.85。诊断为: A. 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型 B. 流行性乙型脑炎极重型 C. 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 D. 流行性乙型脑炎普通型

3) 以下那种消毒方法杀灭乙型脑炎病毒最有效:

A. 0℃ 30分钟 B. 干燥

C. 100℃ 2分钟 D. 50℃ 10分钟

4)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接触传播

D. 蚊虫传播 5) 5岁,患儿。高热、头痛、昏迷、抽搐3天于8月1日入院,查体:体温40.5℃,脉搏100次/分,深昏迷,呼吸浅表,节律不齐,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颈硬,巴氏征弱阳性,下列处理哪项是不妥当的: A. 快速滴注20%甘露醇 B. 静滴氢化可的松 C. 静滴低渗盐水 D. 腰穿以明确诊断 6) 流行性乙型脑炎潜伏期是: A. 4-21天 B. 15-30天 C. 1-3天 D. 3-7天

十四、霍乱

目前我国发生的霍乱主要属于什么型?A A、 埃尔托生物型 B、 O139型

单选类型试题:C、B、C、D、B、A 1) 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A. 剧烈腹痛和腹泻 B. 腹泻伴里急后重 C. 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 发热伴腹泻

2) 关于霍乱,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 B. 霍乱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C.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 D. 霍乱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3) 对与霍乱患者密切接触者应采取下列哪种处理措施:

A. 严密隔离 B. 注射疫苗

C. 严密检疫5天,留便培养,服药预防

D. 严密检疫10天并做便培养 4) 典型霍乱呕吐的临床特点为: A. 痉挛性腹痛伴呕吐 B. 恶心伴呕吐 C. 头痛伴呕吐

D. 无恶心的喷射性呕吐 5) 抗生素治疗霍乱的主要作用是: A. 减轻毒血症

B. 减少排菌量,缩短排菌期和病程 C. 预防并发症 D. 控制血压

6) 霍乱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A. 通过水 B. 通过食物 C. 通过日常接触 D. 通过苍蝇媒介

十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下列哪种发热病人可以排除SARS?B A: 急性发热且无明确原因者

B: 长期发热,且与其接触人员无发病者

单选类型试题:A、D、D、A、D、D

1) 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支原体主要是:

A. 肺炎支原体 B. 解脲脲原体 C. 人型支原体 D. 生殖道支原体

2) 男性,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如果该患者经病毒检测确诊SARS,该患者经治疗后,解除隔离,可以出院的标准: A. 未用退热药,体温正常7天以上 B. 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C. 胸部影像学明显改善 D. 同时具备三条才可出院

3) 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有:

A. ELISA检测抗体

B. 免疫荧光(IFA)检测病毒抗体 C. PCR检测病毒基因序列 D. 以上均是

4) 男性,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

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可排除的诊断是:

A. 慢性支气管炎 B. 大叶性肺炎 C. 非典型肺炎 D. 支气管肺炎

5) 针对SARS的隔离措施包括:

A. 一线工作人员、病人及有可能被感染者均要戴口罩

B. 落实防护措施,如消毒空气及污染的环境

C. 对SARS病人及可能被感染者严格隔离并观察2周 D. 以上均是

6) 对SARS患者采用激素治疗的指征不包括:

A. 有严重中毒症状

B. 48小时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 C. 有急性肺损伤 D. 高热1日不退

十六、共性知识

下列哪个特征是传染病学的精髓?B A、 传染性 B、 病原体

传染病治疗中哪种治疗是最主要的?A A、病原学治疗 B、合并症的治疗

单选类型试题:A、A、C、B、D、B 1) 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 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B. 易感人口的迁入 C. 免疫人口死亡 D. 新生儿增加

2) 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是:

A.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B. 病毒、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C. 传染源、蚊虫传播和易感者

D. 细菌、传播途径和免疫力低下者 3) 某单位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了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为: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传播媒介 D. 带菌者

4) 判断某病是否为某类传染病的金标准是:

A. 疾病发作的季节性 B. 发现和确定致病原 C. 疾病的地区分布情况 D. 疾病的临床表现 5) 隐性感染增加时: A. 病原携带者增加 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 显性感染增加 D. 免疫人群过大

6) 下列传染病的病原体属于病毒的是: A. 霍乱 B. 麻疹 C. 鼠疫 D. 结核

十七、细菌性痢疾

痢疾三联征包括下列哪些?A

A、 黏液脓血便、痉挛性腹痛和里急后重感B、发热、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 最为凶险的菌痢类型为?B A: 急性菌痢 B: 中毒性菌痢

单选类型试题:C、A、D、B、B、C

1) 一患者,半年前患急性菌痢口服黄连素后好转,近三个月来反复出现腹痛、腹泻,时好时坏,口服抗菌素效果不佳,予以药物灌肠治疗时除用抗生素外,还应加用: A. 酮康唑 B. 甲硝咪 C. 强的松 D. 利福平

2)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

A. 福氏痢疾杆菌 B. 宋内氏痢疾杆菌 C. 鲍氏痢疾杆菌

D. 志贺氏痢疾杆菌

3) 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其原因是:

A. 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

B. 菌型繁多,菌型间无交叉免疫 C. 带菌者耐药菌株增加 D. 以上均是

4) 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查体:体温40℃,血压40/2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 10\\super 9\\nosupersub /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粪检大量红、白细胞,脑脊液透明,压力正常。该患儿诊断首先考虑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C. 腮腺炎脑膜炎 D. 脑型疟疾

5) 所致菌痢恢复期排菌时间长,易变成慢性的菌群是:

A. 志贺痢疾杆菌 B. 福氏痢疾杆菌 C. 宋内氏痢疾杆菌 D. 鲍氏痢疾杆菌

6) 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查体:体温40℃,血压40/2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10\\super 9\\nosupersub /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粪检大量红、白细胞,脑脊液透明,压力正常。为提高细菌性痢疾病人大便培养的阳性率,采集大便标本时应注意:

A. 取新鲜粪便 B. 取粘液脓血便

C. 用抗生素之前取粘液脓血便 D. 取任何时候的大便

十八、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

三版)上

单选类型试题:C、B、A、D、B、D 1) 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平均为: A. 7天 B. 1天 C. 2~3天 D. 5~6天

2) 以下有关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B. 感染的动物为重要传染源 C. 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D. 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3) 以下有关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白细胞总数一般偏高

B. 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 C. 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

D.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4) 以下有关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说法错误的是:

A.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B. 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C.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

D. 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5) 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对其进行多长时间的医学观察: A. 3天 B. 7天 C. 14天 D. 5天

6) 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不包括哪项:

A. 妊娠期妇女

B. 患者原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C. 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 D. 年龄大于5岁的儿童

十九、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

三版)下

奥司他韦15kg以下儿童用量为30 mg b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