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四单元 话题:人物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优质课教案_9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四单元 话题:人物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优质课教案_9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6dcdc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e1

总而言之,妃嫔、弄臣、百姓,这些小说中的扁平人物,可以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里庸众、看客的缩影,他们集中体现了国民性中“麻木、冷漠、奴性”的黑暗面,是鲁迅着力批判的。暴力权威的国王虽然死去,而供奉起这种封建强权的温床病毒——国民性中的恶劣面,却依然轻松地存活在这个世上,这是多么可悲!作者通过塑造这些扁平人物,以一种黑色幽默、戏谑、讽刺的方式,倾注了他深刻的思想,赋予了小说以浓重的悲剧性。

三、总结

《铸剑》属于言曲旨远、两极折射、悲喜剧因素相融合的一类。优秀的喜剧大师往往不是自己先笑的, 而是不动声色地揭示生活中的喜剧性矛盾, 使人笑得前俯后仰;优秀的悲剧大师也一样, 他从不首先涕泪滂沱, 而是去拨响生活最深处的琴弦, 使人灵魂颤栗, 忧愤不已。

课后作业

一、自主探究 :“三王搏杀”的场景描写

二、对比阅读: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哈姆莱特》选择一篇,尝试比较复仇主人

公林教头或哈姆莱特与《铸剑》中眉间尺的人物形象塑造。 三、自主阅读 :《故事新编》的《采薇》、《补天》等小说

板书设计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少年)眉间尺 (中年) 宴之敖

优柔寡断 侠客 善良 单纯 冷静 缜密 原初自我 社会自我

成长叙事 附录

【课堂探究】小说欣赏: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以鲁迅《铸剑》为例

探究情境一: 宴之敖与眉间尺对话(下为节选,具体见原文材料)

“你么? 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

“唉,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好。但你怎么给我报仇呢?” “只要你给我两件东西。”两粒磷火下的声音说。“那两件么? 你听着: 一是你的剑,二是你的头!”

眉间尺虽然觉得奇怪,有些狐疑,却并不吃惊。他一时开不得口。

“你不要疑心我将骗取你的性命和宝贝。” 暗中的声音又严冷地说。“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

“但你为什么给我去报仇的呢? 你认识我的父亲么?” “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探究问题:

1.宴之敖为眉间尺报仇的理由是什么?

2. 眉间尺为何几乎没有犹豫地就无条件信任宴之敖?

3.通过以上文字,请你分析概括宴之敖的人物形象?作家塑造宴之敖的形象,对表现小说主题思想有何作用?

探究二:第四篇章——《铸剑》的结尾

他们泪眼模胡地四顾,只见武士们满脸油汗,还在打捞。此后捞出来的是一团糟的白头发和黑头发;还有几勺很短的东西,似乎是白胡须和黑胡须。此后又是一个头骨。此后是三枝簪。

直到鼎里面只剩下清汤,才始住手;将捞出的物件分盛了三金盘: 一盘头骨,一盘须发,一盘簪。 “咱们大王只有一个头。那一个是咱们大王的呢?”第九个妃子焦急地问。“是呵……。”老臣们都面面相觑。

“如果皮肉没有煮烂,那就容易辨别了。”一个侏儒跪着说。

当夜便开了一个王公大臣会议,想决定那一个是王的头,但结果还同白天一样。并且连须发也发生了问题。白的自然是王的,然而因为花白,所以黑的也很难处置。讨论了小半夜,只将几根红色的胡子选出;接着因为第九个王妃抗议,说她确曾看见王有几根通黄的胡子,现在怎么能知道决没有一根红的呢。于是也只好重行归并,作为疑案了。

到后半夜,还是毫无结果。大家却居然一面打呵欠,一面继续讨论,直到第二次鸡鸣,这才决定了一个最慎重妥善的办法,是:只能将三个头骨都和王的身体放在金棺里落葬。

……

百姓都跪下去,祭桌便一列一列地在人丛中出现。几个义民很忠愤,咽着泪,怕那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然而也无法可施。

此后是王后和许多王妃的车。百姓看她们,她们也看百姓,但哭着。此后是大臣,大监,侏儒等辈,都装着哀戚的颜色。只是百姓已经不看他们,连行列也挤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

了。

探究问题:

小说主要的“复仇”故事情节在第三篇章基本完成。为何要单独用一个篇章描写“妃嫔弄臣为分辨大王头颅争执”的细节过程和百姓围观“三王合葬”的过程? 问题分解

Q1: 妃嫔、弄臣对国王的死是什么态度?百姓们又是什么态度?

Q2: 国王被杀死,眉间尺的复仇结果实现了,复仇之路似乎终结了,那复仇的终极意义也实现了吗?眉间尺所在的社会面貌因为国王的去世发生改变吗?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自主探究 :“三王搏杀”的场景描写

黑色人也仿佛有些惊慌,但是面不改色。他从从容容地伸开那捏着看不见的青剑的臂膊,如一段枯枝;伸长颈子,如在细看鼎底。臂膊忽然一弯,青剑便蓦地从他后面劈下,剑到头落,坠入鼎中,淜的一声,雪白的水花向着空中同时四射。

他的头一入水,即刻直奔王头,一口咬住了王的鼻子,几乎要咬下来。王忍不住叫一声“阿唷”,将嘴一张,眉间尺的头就乘机挣脱了,一转脸倒将王的下巴下死劲咬住。他们不但都不放,还用全力上下一撕,撕得王头再也合不上嘴。于是他们就如饿鸡啄米一般,一顿乱咬,咬得王头眼歪鼻塌,满脸鳞伤。先前还会在鼎里面四处乱滚,后来只能躺着呻吟,到底是一声不响,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头也慢慢地住了嘴,离开王头,沿鼎壁游了一匝,看他可是装死还是真死。待到知道了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里去了。

探究问题:

1.请仔细阅读文本,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通过哪些描写方法来完成精彩的““三王”搏杀”的场景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