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7b6c1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da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 (3) 认识乳浊液,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 (2)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三、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多媒体动画、分析讲解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1

【引入】展示五瓶试剂:红色(品红溶液),蓝色(硫酸铜溶液),黄色(氯化铁溶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无色(氯化钾溶液)。 这些颜色各异的液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那么什么是溶液?溶液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题1.溶液的形成 【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 【探究活动一】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观察、思考 展示不同颜色的溶液,以激起学生探究欲,及掌握更多知识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全面观察实验能力。 培养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说明物质在溶液中是以分子或者离子的形式存在。 药品:蔗糖、硫酸铜晶体、水、粉笔灰。 仪器:玻璃棒、100 mL小烧杯(4)、药 匙。 蔗硫酸铜 糖 晶体 现 象 结 论 【提问】 1、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2、为什么这几种物质最终会消失在水中?(观察蔗糖溶解的微观示意动画。) 硫酸铜晶体和蔗糖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将粉笔灰 现象记录下来。 讨论,观看动画 听讲 2

【小结】构成蔗糖的微粒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扩散到水分子中去,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实验获得了三种溶液,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思考,这几种溶液有什么共同特征? 1.它们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硫酸铜溶液各部分颜色深浅是否一样?如果从小烧杯取出部分蔗糖溶液,学生根据实验探究一所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概得溶液,边讨念,学生更论,边总结出容易理解。 溶液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对比,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

与原来的溶液相比,它们的甜度、浓度、 密度是否一样? 3.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 种液体析出了固体? 【概念】像这样,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小结】 P27划概念 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 2.稳定性 3. 混合物 (解释均一性、稳定性) 【投影】 判断: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溶液。 思考回答

3、溶液一定是液体。 4、把实验溶液倒掉一半后,原溶液变稀回答:由蔗糖 从实验中总了。 和水两部分结出概念,【提问】蔗糖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组成,其中蔗便于理解 的?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了? 糖被水溶解【概念】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板书】 了。 P27划概念 2、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记录 溶剂……能溶解其物质 的物质 m(溶液)= m(溶剂)+ m(溶质) V(溶液)≠ V(溶剂)+ V(溶质) 【练习】判断实验探究一中三种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发现有什么共同特征? 【过渡】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因此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那么其它物质能不能作为溶剂呢?下面请大家完成探究活动二。 【探究活动二】 序号 ① ② 溶剂 水 水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现象 注意观察实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欲望。 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思考回答: 溶质都是固体,溶剂都是水。 验现象,将现会,不仅激象记录下来,发了旺盛的思考学案中求知欲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