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合集】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3份试卷合集】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998b4b5d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4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运动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KClO3是氧化剂 B.P2O5是氧化产物

C.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6 mol e﹣转移 D.每有6 mol P被还原,生成5 mol KCl 【答案】D 【解析】 【分析】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的是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得到的是还原产物。 【详解】

A.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KClO3中的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KCl中-1价,KClO3是氧化剂,故A正确;

B. P发生氧化反应生成P2O5,P2O5是氧化产物,故B正确;

C. 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KClO3中的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KCl中-1价,所以反应6=6mol,故C正确; 中消耗1 mol KClO3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D. 每有6 mol P被氧化,生成5 mol KCl,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与计算,关键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被氧化、被还原。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 A.CO(g)+1/2O2(g)=CO2(g) △H=-258kJ/mol B.CH4(g)+2O2(g)=CO2(g)+2H2O(g) △H=-802.3kJ/mol C.2H2(g)+O2(g)=2H2O(l) △H=-571.6kJ/mol D.H2(g)+Cl2(g)=2HCl(g) △H=-184.6kJ/mo1 【答案】A

【解析】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1molCO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CO2,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故A正确;B、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水应为液态,故B错误;C、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方程式中H2为

2mol,不是燃烧热,故C错误。D、HCl不是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燃烧热的理解,解题关键:紧扣燃烧热的概念,易错点:D、HCl不是氧化物,B、氢稳定的氧化物是液态水。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大,则该物质反应就快

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正确;

B、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故浓度变化大则该物质反应就快,正确; C. 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而不是物质的质量,C不正确;

D. 化学反应速率是浓度除以时间,所以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正确。故答案选C。 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分离乙醇和乙酸 B.制取乙酸乙酯

C.石油的蒸馏 D.甲烷与氯气反

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乙酸与乙醇互溶,不能分液,应该是蒸馏,A错误;

B、吸收乙酸乙酯时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否则会引起倒吸,B错误; C、蒸馏时冷却水应该是下口进上口出,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实验装置正确,D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发生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已烷 C.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变无色;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乙烯 D.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详解】

A. 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发生光照反应是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 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属于加成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已烷也是加成反应,B错误;

C.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变无色,发生萃取;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乙烯发生加聚反应,C错误; D. 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发生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 B.乙烯通入酸性髙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C.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气体颜色变浅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静置后溴水层褪色,是由于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不是加成反应,故A错误;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原因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褪色,故B错误;

C.乙烯通入溴水使之褪色,乙烯中碳碳双键中的1个碳碳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

2-二溴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

D.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后, 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主创团队用石墨烯制作发热服饰,说明石墨烯是导热金属材料 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C.“一带一路”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丝绸属于合成纤维,主要含C、H、O、N元素 D.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都是食品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石墨烯是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PVC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但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化学与材料、健康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B.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C.H2O、D2O、T2O互为同位素 D.CH3OH和 HOCH2CH2OH互为同系物 【答案】A

【解析】A. 石墨和金刚石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B.

与是同一种物质,B错误;C. H2O、D2O、T2O均表示水分

子,不能互为同位素,C错误;D. CH3OH和 HOCH2CH2OH的结构不相似,不能互为同系物,D错误,答案选A。

点睛:运用“四同”概念进行物质判断时,常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因此要注意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