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设备施工、调试及验收技术条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水处理设备施工、调试及验收技术条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ad7a11227916888486d779

4.2.5 自动控制钠离子交换器的调试按照GB/T18300的标准规定执行。 4.2.6 流动床钠离子交换水处理设备的调试按照HG/T3134的标准规定执行 4.2.7 除二氧化碳器

a) 通过除二氧化碳器的调试,对其运行流量、风量和风压等进行调整和测定。 b) 通过除二氧化碳器的调试,出水品质及设备出力应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 4.2.8 膜处理设备

4.2.8.1 电渗析装置(ED)

a) 在原水预处理设备基本运行稳定,出水水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进行电渗析装置的启动和调试

b) 检查核实膜堆、管架、金属管、电气柜的接地是否良好。查明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检查电缆与极板螺栓的连接是否牢固。

c) 电渗析装置启动前必须先彻底冲洗进口管道,冲洗膜堆,然后再加直流电压。停运时必须先停电,待膜堆冲洗完后再停水。 d) 应定期或连续测定电渗析装置出入口水质。

e) 应根据水质和工艺操作条件,确定倒换电极的时间间隔。

f) 脱盐率下降5%以后应停机进行酸洗,无效时应解体清洗。膜堆清洗的水质和药品杂质含量以不污染离子交换膜为原则。

g) 电渗析装置停运时,应保持膜堆处于湿润状态,防止干燥变形。

h) 调整试验项目:膜堆电压的检测;极限电流对应的电压值和出水水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极限电流对应电压值和出水水质;脱盐率;回收率。 4.2.8.2 反渗透装置(RO)的调试按照GB/T19249的标准规定执行。 4.2.8.3 电除盐装置(EDI)

17

4.2.8.3.1 准备工作及一般要求

a) 系统起动之前请先检查以下各项:检查模块的尺寸和螺栓张力;关闭所有阀门;所有泵处于“关闭”位置;整流器处于“关闭”位置。

b) 向浓水环路灌水。用RO产水(或其它的高品质的水)来填充浓水回路。 c) 系统的进水必须满足附录E的要求。

d) 浓水循环电导率应该保证在150~500μs/cm,否则要在浓水环路中加入浓盐来进行调整。

e) 首先对系统进行再生处理,这时的产水要排掉。

f) 系统起动时要先在手动状态下进行,所有流量和压力设定完毕后再在自动状态下起动。

4.2.8.3.2 EDI装置的调试

a) 用高品质的原水填充系统,进水水质必须满足附录E的要求。 b) 设定淡水室流量和淡水室进、出口压力。 c) 起动浓水循环泵并建立浓水室流量。 d) 设定浓水排放流量。 e) 设定浓水进口压力。 f) 设定浓水出口压力。 g) 设定极水排放流量。 h) 使整流器上电。

i) 计算系统的回收率,系统出水水质应满足附录E的要求。 5 凝结水处理

5.1 凝结水处理设备的施工及验收

18

凝结水处理设备的施工及验收按照DL/T5190.4的有关要求进行。 5.2 凝结水处理设备的调试 5.2.1 凝结水前置处理设备 5.2.1.1 覆盖过滤器

a) 覆盖过滤器所用纸粉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b) 新机组启动试运行初期;被深度污染的凝结水应予排放。一般含铁量小于1000μg/L时,方可进入覆盖过滤器。

c) 在覆盖过滤器投入的同时,应进行除铁效率试验。

d) 通过对覆盖过滤器的调整,应修正铺膜和去膜的操作方式以及失效压差。调试完毕,覆盖过滤器应能正常投入运行。 5.2.1.2 电磁除铁过滤器

a) 启动后应进行除铁效率及出力试验。

b) 新机组运行初期,应将污染严重的凝结水充分排放,并通过调试确定入口水含铁量的允许值。 5.2.2 离子交换设备

5.2.2.1 本标准4.2.4的条款均适用于本节。

5.2.2.2 凝结水处理设备在装载离子交换树脂前应检查水帽的完好程度,并逐级清理、冲洗干净。

5.2.2.3 各交换器内离子交换树脂再投入使用前应进行离子交换树脂往返输送试验。

5.2.2.4 新机组试运初期,应将污染严重的凝结水充分排放。凝结水是否进入凝结水处理设备应视除盐水补充能力及凝结水水质情况来确定,一般含铁量不大于

19

400μg/L。

5.2.2.5 交换器内离子交换树脂运行失效后压实严重,应用压缩空气松动后再行输送。

5.2.2.6 凝结水处理设备经调试后,出水质量及出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6 取样及加药装置

6.1 取样及加药装置的施工及验收 6.1.1 通用技术条件

6.1.1.1 取样点、加药点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低压给水在加药前的采样点如果设计无规定,可选在低于除氧器下水口约1m为宜。加药点的入口管应低于该采样点0.5m。

6.1.1.2 取样管、加药管的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导管内部应清洁畅通,管子弯曲后期外表面应保证无裂纹、无凹坑、无过烧现象。同径管子的对口偏差应无错口,焊口应符合DL/T5007的有关规定。管路施工结束后应对管道做畅通和严密性试验。

6.1.2 汽水分析取样装置的施工及验收

a) 取样装置的位置、阀门、连接管路的材质及排放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 b) 二次阀门安装应牢固,便于操作和维护,进入汽水分析取样装置的被测介质的压力、温度、流量应符合制造厂家的规定;

c) 取样点的开孔直径与取样管径偏差允许范围为+0.5~+1.0mm,开孔边缘应光滑无毛刺,焊口应符合DL/T5007的有关规定。取样管插入深度应为其取样管径的1/2,取样口应背向介质流向;

d) 敷设管缆时应选取合理的最近距离,做到横平竖直。加工管件时避免机械损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