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edcac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37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

百度百科:科普小品是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内容多以科技知识普及、宣传、远景规划、发展前景、应用开拓等为主。通过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或者生动、形象的媒体介绍,达到推广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何谓科学小品,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程民认为:“科学小品作为科普说明文与散文小品的后代,从内容、形式、语言直至作品的思想蕴意、审美情趣等,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追求。” 科学小品可以是说明文,也可以是议论文(例如通过科学知识向人们传达一种观点),或者是记叙文(如通过一段对话说明科学知识)。科学小品是科学文艺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因此,文学艺术的一些创作规律大部分都适用于科学小品的创作。科普小品经常会用描写(形象化)、说明、抒情、议论等其他表达方式。

根据文体的特点,《在牛肚子里旅行》通过生动的动物拟人化写作手法和有趣的情节,使学生懂得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应抓住其科普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取信息,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又能抓住小品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生动的情节,体会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把科学知识告诉读者的方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积累。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

3.初步了解科普童话这类题材的基本特点;学习根据提示概括段的主要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题材。 1.板书:旅行(“旅”的右下部分比较容易写错,跟【设计意图:谈话的我一起写一写——撇、竖提、撇、捺。) 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 2.完整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课件出示1)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预设:在牛肚子里旅行感觉怎样呢? 3.了解文章题材:(课件出示2) 形式引入课题,了解本课题材,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有的文章借助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像这【先入为主,告知学生科普童话的知识,样的文章,我们把它称为——科普童话。 再逐步体会其文体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科普童话,讲的是一文本特点。】 次——旅行。 4.课文讲述的是谁的旅行?(红头) 红头是一只——蟋蟀。 蟋蟀是一种昆虫,所以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它们 都是形声字,左表——意,右表——音。 5.红头旅行的地方可不一般,是在——牛肚子里。牛 肚中有些什么奥妙?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课文,长长知识。 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课件出示3)初读提示,学生自学。 (1)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2)读了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3)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2.全班交流,检查初读。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4)文中生字。 lǚ zán lián jiù mìng pīn sǎo wèi guǎn ɡānɡ liú lèi 【学生阅读并提取信息,教师从科普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牛胃的特点】 旅 咱 怜 救 命 拼 扫 胃 管 刚 流 泪 tōu dā yìng juǎn gū chǐ jiáo tūn bēi yàn jī mī su àn 偷 答 应 卷 骨 齿 嚼 吞 悲 咽 几 眯 算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咱、扫、算”是平舌音, “怜、拼、吞”为前鼻音;“命、刚”是后鼻音,“旅、 怜、流、泪”都是边音。 另外,“答”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dā”,组词为“答 应”;还有一个读音是“ dá”,组词为“回答”。“应” 是多音字,本文读“yìng”,组词为“答应”;还有一个 读音是“yīng”,组词为“应该”。“骨”是多音字,本 文读“gū”,组词为“骨朵”;还有一个读音是“gǔ ”, 组词为“骨头”。“几”是多音字,本文读“jī”,组词为“几乎”;还有一个读音是“jǐ ”,组词为“几个”。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多音字我能分。 (课件出示5)辨析多音字“答、应、骨、几”的 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入正确的读音。 应:应该( ) 答应( ) 答:问答( ) 答应( ) 骨:骨头( ) 一骨碌( ) 几:几个( ) 茶几( ) (3)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6) 理解词语的方法: 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 用在什么场合? 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①指储藏物品。( ) ②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 ) ③慢慢地吃东西。引申为慢慢去体味。( ) 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设计意图:从整体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 2.开小火车轮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是怎样的? (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里) (2)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7、8)多媒体演示,学生学做讲解员,向大家介绍。 (1)牛的前三个胃都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用来消化食物的。【牛肚子的构造】 (2)牛在刚吃草的时候,它不会细嚼慢咽,而是直接把草吞进肚子里。【牛的吃食方式】 入手,把握文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3)牛在休息的时候,会把吃下去的草再送回嘴里, 然后细嚼慢咽。【牛的吃食方式】 四、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9生字田字格课件) 旅 咱 怜 救 命 拼 扫 胃 管 刚 流 泪 算 1.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怜 刚 拼 救 管。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