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景观生态学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13a6f60a5e9856a56126049

景观边界的功能:1.通道或廊道2.过滤与屏障3.源与汇4.生境 5.网络:景观中的许多线状地物,如道路等,可以相互联结成网络 网络的结构特征1.结点2.网络格局3.网眼大小 网络的功能:1.生境2.通道3.屏障

第四章

景观生态过程

1. 干扰:是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一种自然

现象或认为活动。 类型:

① 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② 按干扰的功能划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③ 按干扰产生的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 ④ 按干扰的传播特征划分: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常见干扰:火、放牧、践踏、外来物种入侵、土壤施肥、洪水泛滥等。 干扰性质:

1. 干扰具有多重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多方面的; 2. 干扰具有较大的相对性; 3. 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

4. 干扰又可看作是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1.干扰与景观异质性2.干扰与景观的破碎化3.干扰与生物多样性 2.物种运动方式:巢域内的运动、疏散运动和迁徙运动 3.文化与景观的关系以及文化在景观形成中的作用

1.人的景观感知、认识和准则影响景观,并受景观影响 2.文化习俗强烈的影响着居住景观和自然景观 3.自然界的文化概念不同于科学的生态功能概念 4.景观外貌反映文化准则

3.景观破嘴化过程:景观破碎化过程是指由于自然或人文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景观破碎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景观破碎化的生态意义

1.景观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2.景观破碎化与异质种群动态

4.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指标。

影响景观连接度的因素:1.组成景观的要素和空间分布格局2.生态过程3.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第五章 景观动态变化

1.稳定性: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即守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常见稳定性的概念:1.恒定性2.持久性3.惯性4.弹性5.恢复性6.抗性7.变异性8.变幅

对景观稳定性可从4个方面来分析和衡量:1.景观基本要素具有再生能力2.景观中的生物组分保持物质平衡3.景观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保持功能的稳定性4.人类活动的干扰影响未超出景观自然稳定性的承受能力。

景观随时间变化的趋势:1.变化的总趋势2.围绕总趋势的相对波动幅度3.波动的韵律 2.景观变化中的五种空间过程: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和消失

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常见的六种:边缘式、廊道式、单核心式、多核心式、散布式、随机式。

第六章

1. 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1. 景观分类首先必须明确景观单元的等级 2. 景观分类要反映控制景观形成过程的主要因子 3. 景观分类应体现出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4. 景观分类包括单元确定和类型归并

5. 景观分类体现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决定作用 2. Forman和Godron的景观分类

他们根据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把景观分为5类 1.自然景观2.管理景观3.城郊景观4.城市景观 3.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不应该建立在单个物种的存在、缺失或某一状态为基础的标准上 2.能反映人们对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相对变化的认识

3.评价的标准应该与在数量值上的变化相对应,发生的数量改变也不应该出现间断 4.考虑到最小数量的观察,系统健康的度量应该与观察的次数不具相关性

4.景观系统的文化和美学评价的方法有1.描述因子法2.调查问卷法3.审美评判测量法 第七章 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与景观生态规划 1.斑块的基本原理

斑块的的基本原理有斑块大小原理、斑块形状原理、斑块数目原理、斑块位置原理 2.廊道的基本原理

廊道数目原理、廊道构成原理、廊道宽度原理、廊道连续性原理 3.景观镶嵌体的基本原理

景观阻力原理、粒度大小原理、景观变化原理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估

4.整体格局原理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这一原理含七种主要生态属性1.大型自然植被斑块2.粒度3.风险扩撒4基因多样性5.交错带6.小型自然植被斑块7.廊道 2.必要格局原理

5.景观生态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景观生态规划原则:1.自然优先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持续性原则4.异质性与多样性原则5.综合性原则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取决于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的物种的灭绝。这两个过程的相互消长导致了岛屿上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当迁入率与绝灭率相等时, 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 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这种状态下物种的种类更新的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当时的迁入率或绝灭率,通常称为物种周转率或更替率。换言之,物种周转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原有种被新来种取代的数目。在理论上,平衡态时的物种周转率在数值上等于种迁入率或种绝灭率。就不同的岛屿而言,种迁入率随其与大陆种库(种迁入源)的距离而下降。这种由于不同种在传播能力方面的差异和岛屿隔离程度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现象称为“距离效应”。另一方面,岛屿面积越小,种群则越小,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物种绝灭率将会增加。该现象称为“面积效应”。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图1)。

图1 MacArchur 和Wilson (1963, 1967) 岛屿生物地理学动态模型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图示)

该模型表明物种迁入率随距离, 绝灭率随面积变化的规律。模型预测了岛屿上物种数目的变化。在迁入率与绝灭率相等时, 岛屿物种丰富度达到动态平衡, 此时物种周转率在数值上等于当时的迁入率或绝灭率。每一个岛屿面积与隔离程度的组合都将产生一个特定的的物种数量与物种周转率的组合。

岛屿上的物种数目由两个过程决定:物种迁入率和绝灭率;离大陆越远的岛屿上的物种

迁入率越小(距离效应);岛屿的面积越小其绝灭率越大(面积效应)。因此,面积较大而距离较近的岛屿比面积较小而距离较远的岛屿的平衡态物种数目要大。面积较小和距离较近的岛屿分别比大而遥远的岛屿的平衡态物种周转率要高。

复合种群理论

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亚种群出现在生境缀块中,而复合种群的生境则对应于景观缀块镶嵌体。“复合”这个词正是强调这种空间复合体特征。 2 复合种群的类型

A 经典型(或Levins复合种群)

由许多大小或生态特征相似的生境缀块组成。主要特点:每个亚种群具有同样的绝灭概率;整个系统的稳定必须来自缀块间的生物个体或繁殖体交流,并且随生境缀块的数量变大而增加。

B 大陆---岛屿型复合种群(或核心---卫星复合种群)

由少数很大的和许多很小的生境缀块所组成。大缀块起到“大陆库”的作用,基本上不经历局部绝灭现象,小缀块种群频繁消失,来自大缀块的个体或繁殖体不断再定居,使其得以持续。(简言之,小的要依赖于大的)。此外,由少数质量很好的和许多质量很差的生境缀块组成的复合体或虽然没有特大缀块,但缀块大小的变异程度很大的生境系统。

其动态特征:“源---汇”动态种群系统。这也提醒我们景观营造时要注意主次之分。生活中“先富带动后富”之理。 C 缀块性种群

指由许多相互之间有频繁个体或繁殖体交流的生境缀块组成的种群系统。这种的特点是:空间非连续,缀块间的生物个体或繁殖体交流发生在同一生命周期,功能于一体。 D 非平衡态复合种群

空间结构上非连续,与经典型或缀块性复合种群相似。但是,再定居过程不明显或全然没有,从而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该复合种群系统一般是不稳定的,即随着生境总量的减小而趋于绝灭。

E 中间型或混合型复合种群

不同空间范围内这些复合种群表现不同结构特征。

在这5种类型中,从生境斑块之间种群交流强度来看:非平衡态型最弱,斑块型最强;从生境斑块大小分布差异或亚种群稳定性差异来说,大陆---岛屿型高于其他类型。 3异质种群理论与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区别

异质种群理论:强调过程研究,从种群水平上研究物种的消亡规律,侧重遗传多样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更有意义;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注重格局研究,从群落水平上研究物种的变化规律,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更有意义。

渗透理论

渗透理论是研究临界阀现象的。其最突出的要点就是当媒介的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密度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媒介材料的一端到达另一端。

临界阀现象是指某一事件或过程(因变量)在影响因素或环境条件(自变量)达到一定程度(阀值)时突然地进入另一种状态的情形。也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等级理论

等级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形成的,关于复杂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理论。等级是一个由若干层次组成的有序系统,它由相互联系的亚系统组成,亚系统又由各自的亚系统组成,以次类推。属于同一亚系统中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强度或频率上要大于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等级理论认为,任何系统皆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1942年时,Egler(个人生平)就指出:生态系统具有等级结构(指对于任何等级和生物系统,它们都由低一等级水平上的组分组成。每一组分又是在该等级水平上的整体,同样由更低一等级水平的组分所组成)的性质。

景观是生态系统组成的空间镶嵌体,同样具有等级特征。等级理论是景观总体构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