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学科四、五年级评价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品德与社会学科四、五年级评价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1760f7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9

岭子镇第一小学四、五年级 品德与社会评价方案

为对小学四、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有一个基本规范和正确的导向,真正促进学生生动地发展,特将本课程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意见拟定如下。

一、评价原则: 1.评价过程性

强调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学生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性

(1)主体多样化: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2)角度多样化:分析学生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学生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3)尺度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评价灵动性

改变以往的“一元单向评价”的评价局面,通过设计“自己评、伙伴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主体、多元化评价,将评价活动变成自我、伙伴、老师、家长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交互共建的、充溢民主关爱的互动过程,促进学生正视自我、勇于反省、交流协商、不断改进、日益内化。

4.评价情趣性

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有利的原则,对学生的态度习惯、交往合作、实践活动等进行全面综合的测评,收集和建立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较为全面客观的档案资料,真实地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态势,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体验到“参与就是进步、努力一定成功”,最终实现持续发展。

5.评价操作性

在倡导多元综合评价的同时,注重提高主体评价的效度。评价过程中,注重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起步、差异以及动态发展的进度上: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给予肯定而鼓励;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只要他们迸出创新的火花,就给予热情的肯定。

二、评价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

1.学习态度。 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 , 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 ,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 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1)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3)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4)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5)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6)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