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1c5d68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2

部编版9年级历史下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性;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和影响。

一、新课导入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

1 / 63

部编版9年级历史下册

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原因: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活动的概况,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300年间,拉丁美洲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按血统划分阶层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印第安人和黑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殖民者役使的主要对象。

2.思考:殖民者到拉丁美洲后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什么?(生:掠夺财富并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

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学生阅读第3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玻利瓦尔。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讲授南美独立战争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南美独立战争的突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美国家联合作战等)。指导学生概括玻利瓦尔在南美独立战争中的主要贡献。

4.师简单介绍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①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目标导学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知识拓展部分,了解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个殖民据点。要求学生读资料要迅速,并善于归纳,读图要注意从细节中捕获有效信息。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下: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印度进行了更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奴役,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人民和英国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是印度民

2 / 63

部编版9年级历史下册

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土兵是起义的骨干力量。教师在这里要注意点出这时期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以更好理解当时国际背景。

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过程及结果:学生阅读第4页章西女王“相关史事”,师讲述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英国殖民者的英雄事迹。教师指导学生读《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并指导学生归纳起义失败的原因。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我们知道殖民掠夺和压迫是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三位民族英雄: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都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表现出反抗民族压迫的决心和勇气。

在讲授这一课时,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如:为什么在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会出现波澜壮阔的独立运动?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如:为什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成功了,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了?再回到本课的知识结构上,加强理解与记忆。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3 / 63

部编版9年级历史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式下,改革开放是各国富强的必经之路。

【教学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一、新课导入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

1.师介绍背景: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它盛行农奴制。农奴制下的农奴

4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