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12新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12新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1c72424f111f18583d05a94

练习巩固 小结 完成书上练习 交流讨论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略) 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 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课题:练习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体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

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学会与人交流。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

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 型: 练习课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25+3 30+60 46+20 1、学生试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指导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一。

1、完成课本第1题。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课本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课本第4题。 请学生做售货员,介绍玩具

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两种玩具?需要多少元? 说一说50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

5、完成课本第5题。先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完成课本第6题。 出示主题图。学生认真审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9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7、完成课本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

请你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巩固练习。

50+40 80-30 90-40 20+50 25+5 68-5 86-3 87+2 63+20 50+36 99-50 66-30 总结:同学们这节你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掌握得怎样?

课题:做个减法表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间的练系,初步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整理的过程。

2、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在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有顺序的思考的方法,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难点: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体验有顺序的思考的方法。 课前准备: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 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练习 二、整理退位减法的卡片

1、小组内同学把减法卡片分类整理。教师强调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别排列。 2 、指名汇报自己的小组怎样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1)可以找的数相同的。 (2)可以找被减数相同的。 (3)可以找减数相同的。 3、做个减法表。

(1)认真观察减法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交流。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减法表。

2、把下面的减法表填写完整。 四、总结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一”3题。 板书设计:

10

二 观察物体

课题:看一看(一)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老虎

2.(老师)PPT ,实物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小霞看到了小兔头上有漂亮的小花 小宇看到了小兔的一只耳朵 思考 小女孩坐在小兔的正面 小男孩坐在小兔的侧面 思考 交流 讨论 小霞坐在小兔后面,看到的是小兔的背面,选第二幅图 同桌面对面观察老虎 交换位置 教师活动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都是同样的小兔,他们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呢? 肯定评价 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PPT出示18页例题 提问: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鼓励评价 11

设计意图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课前调整(手写) 巩固新知 小结 说自己看到的形状 做练一练 小组讨论 拿出玩具老虎,同桌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做书上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课题:看一看(二)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车

2.(老师)PPT ,实物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小明看到了车的警灯 小华在车的侧面 小亮在车的后面 思考 分别从车的上面,侧面,后面观察 生1:我从上面看到了警灯和车顶盖 生2:我从侧面看到了教师活动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出示20页例题 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 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观察车的三个方向 抽学生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 刚才,我们在不同的12

设计意图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方法 课前调整(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