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诗词中考必考8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八上诗词中考必考8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1eb74da376baf1ffd4fad0f

《己亥杂诗》习题

1.《己亥杂诗》的作者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代思想家、文学家。 2.诗中的“离愁”具体指什么?

3.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4.有人说诗的前两句表达的“舍”与“不舍”情感是矛盾的,你的看法如何?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凤凰台上凤凰游”中的“凤凰”象征什么?“凤去台空”说明了什么?

6.你怎样理解“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一句的含义?

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深意?

《观刈麦》检测题

1.《观刈麦》这是一首 诗。带有强烈的 色彩。题目的意思是 ,本文作者 ,字 晚年号 ,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歌描写了一家农民 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 ,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 的繁重,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 。

2.妇姑荷箪食 3. ,丁壮在南冈。

4.右手秉遗穗, 5.今我何功德, 6.点出了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的句子是: 7.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8.写出了农民在烈日下的田间劳作的艰辛的句子是:

9.写出了一派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 。

10.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用法与本文的哪句相同:

11.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不劳而获,生活舒适,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是:

12。作者写自己内心无比愧疚的感受句子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

1、选出对此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是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带给人民的总是痛苦和灾难。张养浩在诗中写到的“ , ;

, ”就是这种历史的真实写照。 3、解释“表里”、“踌躇”的意思。 ; 4、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该如何理解其含义?

5、全曲起笔概述潼关的雄伟、险要,其中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 ”、“ ”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则概括了 。 7、诗词往往着一字而尽得风流。请说说你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的理解

8、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聚”和“怒”运用 的修辞,写出了潼关地区山

峰 、黄河 的地理形势。点名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下文议论铺垫。

10、“踌躇”和“伤心”写了作者的心情,作者“踌躇”的是 。 1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点出了此曲的主旨,请你具体谈谈你的理解 12、 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13、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 兴” ,百姓也苦呢?结合内容谈谈看法。《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

1、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5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6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7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共5分)

(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3分) (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

1.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 , ”(《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2008年辽宁大连市中考试题)

2.人生自古谁无

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010年湖南岳阳

3.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2003年河南)

4. 儒家思想中对“生死义利”的阐述,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就说过

“ ”;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

《赤壁》练习题

3、诗中小中见大,评论东吴命运(借咏叹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抑郁不得志,怀才不遇)的句子是: 。

4、 朝诗人 借《赤壁》这首诗抒发了自己 的感慨。 5、杜牧的《赤壁》诗中所咏的赤壁,并非“赤壁之战”的发生地。诗中关注的也不是“赤 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的历史意义,由此可见,传统的咏史诗的特点

是: 。

6、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歌,“东风”指的是 。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典或主旨句)千古传诵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

8、诗中作者是有感于 而写的,借 下笔的。

、诗中作者借“ , ”两句委婉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发挥想像,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

10、这首诗按体裁划分属于 ;押韵的字有 。 11、“戟”读音是 ,意思是 。

12、这首诗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由眼前景物而联想到的,所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