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银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网银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14d33367ec102de2bd894a

码进行检验,全部通过后才能确认该用户的身份。用户的惟一身份标识就是银行签发的“数字证书”。用户的登录密码以密文的方式进行传输,确保了身份认证的安全可靠性。数字证书的引入,同时实现了用户对银行交易网站的身份认证,以保证访问的是真实的银行网站,另外还确保了客户提交的交易指令的不可否认性。由于数字证书的惟一性和重要性,各家银行为开展网上业务都成立了CA认证机构,专门负责签发和管理数字证书,并进行网上身份审核。2000年6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正式挂牌运营。这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银行安全支付的新阶段。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作为一个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为今后实现跨行交易提供了身份认证基础。

5.加强客户的安全意识和网络通讯的安全性

银行卡持有人的安全意识是影响网上银行安全性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些银行规定:客户必须持合法证件到银行柜台签约才能使用“网上银行”进行转账支付,以此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另一种情况是,客户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银行,可能会使数字证书等机密资料落入他人之手,从而直接使网上身份识别系统被攻破,网上账户被盗用。

安全性作为网络银行赖以生存和得以发展的核心及基础,从一开始就受到各家银行的极大重视,都采取了有效的技术和业务手段来确保网上银行安全。但安全性和方便性又是互相矛盾的,越安全就意味着申请手续越烦琐,使用操作越复杂,影响了方便性,使客户使用起来感到困难。因此,必须在安全性和方便性上进行权衡。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客户在网上传输的敏感信息在通讯过程中存在被截获、被破译、被篡改的可能。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发生,网上银行系统一般都采用加密传输交易信息的措施,使用最广泛的是SSL数据加密协议。

五、网上银行发展建议

(一)明确网银的发展模式,转变网银经营思想。根据目前我国尚且是传统型网上银行模式来设计合理的网银模式:第一,在现阶段,我们应当坚持以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网上银行服务为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主要模式,这是由我国银行业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基础水平现状,网络金融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决定的。选择纯网上银行经营模式,无疑会对金融秩序的稳定带来冲击;第二,网上银行可以考虑采取灵活的模式,比如以企业银行、家庭银行等安全性较高的封闭型网络银行模式面向一般客户,提供安全性有保证的普通咨询或金融服务;第三,应当努力探索建立纯网上银行的模式。总而言之,在纯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选择一种平衡与其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即混合型网银方式,也是未来网上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营思想上,首先应树立网络银行以“顾客”为核心的思想,随时应顾客需求的变化调整经营方式、经营产品;其次在衡量银行优劣的标准上,改变以资产规模大小、机构网点数量、地理位置优劣论的传统银行经营思想,转向以获取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为客户提供及时、便利、优质的金融服务作为依据;最后在传统管理模式上,侧重互联网的网络管理,避免人为的单向操作。

(二)提高网银的技术水平,强化网银立法监管。网上银行的技术水平与网银的安全防护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快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网络技术,才能维护我国银行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技术:防火墙等;建立服务平台技术:指纹鉴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可擦写的智能钱夹等先进设备;安全保密技术:网络安全系统、语音鉴别系统、智能卡识别系统、“RSA公钥密码体制”的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等。因此,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网络技术引进和研发的投资力度,尽快抢占新经济、新技术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适应网上银行发展需要的有金融知识的科技高素质人才,为增强我国网络银行的竞争积蓄力量。 在网银的立法监管方面,一是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安全认证机关,以确保网络金融业务的安全发展;二是以已有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电子支付法;三是要提高网银监管和网络安全意识。在银行内部员工的管理上需设立不同的级别和密码,建立不同级别密码相互制约的手段,以减少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强化客户的安全意识,提醒客户避免使用自己生日等易猜测的数字,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等;严厉惩罚网银犯罪,在法律上震慑犯罪分子。

(三)强化网银竞争优势,加快网络产品创新。差异型竞争优势是强化传统业务领域的优势,甚至将传统业务领域的产品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拓展纯网上型业务,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和客户需求,在产品开发中保持其竞争优势、领先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孙强.互联网商务应用[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关翔.中国电子商务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吴百福.国际贸易结算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 [4]周平.网上银行[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转贴于

六、附件:大学生网上银行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山东农业大学金融系的学生,为了完成课程作业,我们现在就大学

生网上银行使用情况展开调查,希望您配合完成以下问卷。你的信息我们将为你保密,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是否拥有银行卡(信用卡或储蓄卡)? A、是 B、否

3.您目前使用网上银行业务吗? A、没有 B、有

4.您是否会继续使用(未来你是否会使用)网上银行?

A、肯定会 B、可能会 C、说不定 D、估计不会 E、肯定不会 5.您不使用网上银行的原因(多选) 如果上面第3题答A(没有),下面只做第5问;若答B(有)则完成第6问及以下的问题。

A、对网上银行服务不了解 B、担心安全问题 C、不知道怎么使用 D、附近有银行没必要使用 E、上网不方便 F、其他 6.您常用的网上银行服务是哪家银行?(多选)

A、工商银行 B、建设银行 C、中国银行 D、农业银行 E、交通银行 F、其他

7.您使用网上银行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A、方便快捷 B、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 C、强制使用 D、附近没有银行 8.您是在如下哪些媒体中看到或听说网上银行业务的?(多选)

A、互联网 B、电视 C、报纸 D、广播 E、杂志 F、银行网点 9.您选择使用该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是因为(多选) A、界面设计简洁 B、语言描述规范 C、完全保障满意 D、功能满足需要 E、服务好 F、已有该行的银行卡

10.您经常使用的网上银行业务是(多选)

A、账户查询 B、转账汇款 C、信用卡还账 D、网上购物支付 E、自助缴费 F、投资理财 G、积分管理 H、其他 11.您对您所使用的网上银行业务了解吗?

A 十分了解各项明细 B 大致了解各项业务 C 稍微了解,不影响使用 12.在使用网上银行时,您最看重哪些因素(多选)

A 交易安全性 B 功能全面多样 C 手续费便宜 D 操作简单 E 银行品牌影响力 F 其他

13.以下哪些安全性问题是您使用网上银行中最担忧的?

A账号及密码泄漏 B缺少交易凭证纪录 C电脑病毒 D假网站 14.您认为现有的网银安全验证方式还需要何种改进?(多选)

A更容易安装 B适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 C操作步骤简单化 D验证方式生动形象化 E各银行采用统一、规范的用户安全验证操作流程 F 其它 15.您的网上银行业务办理的登陆验证方式是?

A文件型数字证书 B 移动数字证书(USB key、优盾、优KEY等) C 动态口令 D直接网上注册用户与密码 E其它 16.您使用因特网已有多长时间?

A不到1年 B 1年以上到2年 C 2年以上到4年 D 4年以上 17.您每周大约上网多少时间?

A 0-4小时 B 4-10小时 C 10-30小时 D 30小时以上

18.就您最常使用的网上银行来说,您的使用频率是怎样的?

A每月使用不到1次 B每月使用1-3次 C每月使用4-6次 D每月使用7-9次 E更多

19.您过去通过网上银行办理的业务中交易金额最大的一次大概为多少? A 50元及以下 B 50—150元 C 150—300元 D 300—500元 E 500元以上 20.您的每月生活费有

A 400元以下 B 400—600元 C 600—800元 D 800元以上

再次感谢您的真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