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卷A(2014)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卷A(2014)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1e39be3968011ca30091b9

总 分 阅卷教师 复核教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安 徽 建 筑 工 业 学 院 试 卷(试卷A) 共 5 页 第 1 页 (201 3 ——201 4 学年第 二 学期) 二.判断正误(只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按条件平差解算,法方程的个数等于必要观测数t。( ) 2.观测值L的权阵P的主对角线元素就是对应观测值Li的权。( ) 3.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一定能够唯一的确定。( ) 4.含有约束条件的间接平差方法中,U个参数中一定有s=u-t个独立。( ) 5.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4.5cm及660.894m±4.5cm,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相等。( ) 6.多边形的内角闭合差是真误差。( ) 7.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观测值的改正数v。( ) 8.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椭圆上,可以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 9.在一个平差问题中,必要观测数是确定的,不由观测者决定。( ) 10.在经典的平差方法中,条件平差一定可以转换为间接平差,反之也一样。( )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系统误差 2.中误差 3.点位误差椭圆 4.水准网 5.权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5?2?1.已知观测值向量L的权阵为PLL??。 ?,则观测值L2的权PL2为( )21?24??(A) 4 (B) 5 (C) 1 5(D) 16 5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

安 徽 建 筑 工 业 学 院 试 卷(试卷A) 共 5 页 第 2 页

考试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班级: 学号: 姓名:

2.在水准测量中,设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均为1cm,今要求从已知四.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5cm,则可以设的测站数N=( )。 1.在一水准网中,有3个已知高程点,12个待求水准点,则该水准网的必要观(A) 23 (B)24 (C) 25 (D) 26 测数t= 。 3.某平面网中一点P,协因数阵为: QXX2. 某平差问题有18个同精度观测值,必要观测数t = 9,现选取8个参数参与?2.75?0.25?,单位?????0.252.75?平差,其中函数不独立的参数有3个,则应列出 个一般条件方程。 2权方差?0 3.设有一系列不等精度观测值,它们的权分别为L1、L2和L3,对应的权分别?1.0mm,则P点误差椭圆极大值方向方位角为( )度。(A) 135 4. 设?(B) 120 (C)90 (D) 45 为P1、P2和P3,则函数X?P1L1的权Px= 。 (A) 31 (B)61 (C) 64 (D) 67 5.如下图所示的测角网,其图形条件个数为( )。 (A) 5 (B)6 (C) 7 (D)8 ?y1??2?1??x1??30?,,F?x2?y2,则水准路线观测值的权为 。 D??XX????????04??y2???13??x2?~~Y?YA25.非线性方程arctan~B。 ?F?( )~??AB?0(?AB为已知方位角,单位为弧度)XB?XA线性化后的结果为: 。 4.某段水准路线长为8km,若取C=10km的观测高差为单位权观测值,则该段五、问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在具体的平差问题中,只要参数个数等于必要观测数t,就可以采用间接平差方法进行平差。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

安 徽 建 筑 工 业 学 院 试 卷(试卷A) 共 5 页 第 3 页

2. 简述偶然误差的特性。 3.简述条件平差的计算步骤。 2. 已知独立观测值Li的权为Pi,试求加权平均值X??PLii?1nni的权PX(5分) i?Pi?1六.计算题(30分)(答题空间不足可写在背面) 1. 设有观测向量L??L1L2DLLTL3?,其协方差阵为 (4分) ?400?? ??030????002??分别求下列函数的的方差: (1)F1?L1?3L3 (2)F2?3L2L3 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

安 徽 建 筑 工 业 学 院 试 卷(试卷A) 共 5 页 第 4 页

考试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班级: 学号: 姓名:

3.设有观测值向量L??L112TL2?,已知?L1?2,?L2?3,(1)求DLL;(2)设?0?1,求权阵PLL。(5分) ?LL??2, 4.如图所示,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分别测出AB、BC及AC的距离,得出4个独立的观测值:L1=200.010m, L2=300.050m, L3=300.070m, L4=500.090m。令100m量距长度的权为单位权,请分别用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方法求AB、BC两段长度L1和L2的平差值及精度。(16分) T?1(注:QL?L??Q?QANaaAQ?1QX?X??NBB) L4 L1 A B L3 L2 C 安 徽 建 筑 工 业 学 院 试 卷(试卷A)

共 5 页 第 5 页

考试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班级: 学号: 姓名:

七.证明题(8分) 2. 间接平差(纯粹)中,已知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为Q,证明未知数改正数x的?11.水准测量中,假定测站高差观测独立同精度,测站中误差为?站,协因数阵Qxx?NBB。(5分) 试证明水准线路的高差中误差与测站数n的开方成正比。(3分) (相关公式:l?L?L0(L0为常数);V?Bx?l;BTPV?0;NBB?BT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