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导学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雷雨》导学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34fcc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9

语文④ 第一单元导学案 ??编制人: ? 使用时间:3月

2 《雷雨(节选)》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2.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潜台词),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习难点】剧中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 【学法指导】解读、鉴赏、分析

学习流程

【自主预习】

【知识链接】

1.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冲突,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

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5)戏剧鉴赏方法::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揣摩戏剧语言 2.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3.《雷雨》的创作背景:

《雷雨》创作与1933年,两年前,刚刚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918事变,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热潮,曹禺也积极参与抗日宣传。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

1

语文④ 第一单元导学案 ??编制人: ? 使用时间:3月

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 剧本所反映的年代,大约是1894年到1924年这段时间。这个年代,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中国社会加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地主兼官僚资产阶级代表着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人民革命的浪潮前赴后继,无产阶级日益发展壮大,最终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当时无产阶级还处在年幼时期,广大劳动人民依然在豪绅的统治下呻吟,暂时处在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之中。这个时代的“低气压”虽然是郁闷的,但却呼唤着、预示着大雷雨的到来。 4.《雷雨》简介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弟的阔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周朴园又娶了繁漪。并生了个儿子周冲。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

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母异父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

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繁漪疯了,侍萍呆痴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5.《雷雨》人物

周家:周朴园 繁漪 周 萍 周冲 鲁家:侍 萍 鲁贵 鲁大海 四凤 6.观看相关视频。

【基础演练】

1. 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

伺候( cì ) 虐待( nuè) 怜悯( mǐn ) 仆人( pú ) 谛听( dì ) .....惊愕 ( è ) 雪茄 ( jiā ) 汗涔涔( cén ) 暂时(zàn ) 半晌(shǎng ) .....离间(jiàn ) 本分(fèn ) 江堤(dī ) 勾当(gòu ) 缜密(zhěn ) .....2. 解释词义。

汗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3. 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鲁贵、周萍、周冲、鲁四凤、繁漪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1)周朴园——鲁侍萍、繁漪:夫妻 (2)周朴园——周萍、鲁大海、周冲:父子 (3)鲁大海——周萍:兄弟 (4)周萍——鲁四凤:同母异父的兄妹、情侣 (5)繁漪——周萍:继母子、情侣 (6)周朴园、繁漪——鲁贵、四凤:主仆

2

语文④ 第一单元导学案 ??编制人: ? 使用时间:3月

(7)周冲——鲁四凤:情侣 (8)繁漪——周冲:母子 (9)梅/鲁侍萍——鲁贵:夫妻 (10)鲁贵——鲁大海:继父子 4. 整体感知:梳理出文章结构。

本文节选自第二幕,把这幕话剧分成两场,了解戏剧情节。

(1)第一场:写三十年后 周朴园 和 鲁侍萍 再次相见的情景。 (2)第二场:写 周朴园 和 鲁大海的父子会面; 鲁侍萍 和 周萍的母子会面。

【合作探究】

一、赏析文章内容(把握戏剧冲突) (一)赏析第一场。( 周朴园 )和( 鲁侍萍 )的冲突。(填人名)

第一场以鲁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相遇)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第二层(相认)写他们现在的矛盾,写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态度的变化和鲁侍萍的表现。

(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第一层)

1、曹禺先生很善于利用恰当的舞台提示来表现人物性格,布置环境,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 ★试分析其他舞台说明的作用。(至少一处)

答: (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场的第二层)

2. 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态度上的变化如何?(原文或概括) 认出 侍萍 之前 心理 平静 猜疑 紧张 不知所措 认出 侍萍 之后 手段 责问 稳住 哄骗 平息/打发 言行 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 取出支票 言行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3、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分呢? 明确: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 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

3

语文④ 第一单元导学案 ??编制人: ? 使用时间:3月

人知道,可待萍的突然出现 ,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

虚伪的表现。

4、周朴园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周朴园有良心的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

明确:说明周朴园没忘旧情,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着她。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实曾对温柔美丽的鲁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鲁侍萍的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是有损门第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也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鲁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解脱。其实,他的怀念是廉价的,是十分自私的。因此,当他知道鲁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就立即声色俱变,以至于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鲁家来。”他对鲁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小结:第一场是从生活场景揭露周朴园的罪恶。(家庭矛盾)

(二)赏析第二场 ( 周朴园 )和( 鲁大海 )的冲突。(填人名)

(分角色朗读戏剧的第二场)

1、课文第二场中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可看出什么问题?

明确:(1)周朴园面对自己的儿子,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他明知故问鲁大海\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继而教训他\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嘲笑他是\傻小子\,讽刺他\没有 经验只凭胡喊是不行的\,最后恶狠狠地向鲁大海宣布:\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傲慢的态度) (2)可看出: 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冲突,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 2.你认为这两场戏所展示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

阶级冲突 3.冲突背后隐含着怎样的社会意义?

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只是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更是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的敌对是彻底的,是剧烈的。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他们已经有勇气、有决心与资本家作斗争,我们可以看到,一场暴风骤雨式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这正应了“雷雨”这一标题。

教师总结: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阶级冲突)阶级的对立——矛盾冲突的根源

阶级冲突使: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兄弟相见不相识却相仇;

二、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明确:周朴园自私、虚伪、卑劣、残忍、冷酷、奸诈、心狠手辣、老谋深算,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与侍萍相逢,更多地表现他的自私与虚伪。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 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与大海的冲突则深刻揭露他强硬、老谋深算、残忍、奸诈。保留家具也好,记住生日也罢,在没有触及周的现实利益时,是真情的流露。一旦触及他的利益,便成了掩盖虚情假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