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种子的萌发》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426c1c0b4e767f5acfce1f

还中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第二章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探索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4、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重 点: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探索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难 点: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操作和分析。 二、导学过程:

(一)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1、种子种下去以后,需如何管理才能萌发?

2、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分组讨论)

3、探索性实验的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操作—验证假设

4、各组设计实施方案

5、教师巡视

6、分析其中较好的实验方案,并与学生讨论,进一步完善 7、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种 子萌发情况

8、一周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交流总结。

(二)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完整的有活力的胚、胚不初休眠期。 (三)种子的发芽率。 (四)试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能力提升:

1. 与种子萌发无关的条件是 ( )。

A. 充足的水分 B. 充足的阳光 C. 充足的氧气 D. 适宜的温度 2. 储存种子,什么样的条件有利于延长种子的寿命? ( ) A. 高温、潮湿 B. 高温、干燥 C. 低温、潮湿 D. 低温、干燥 3. 冬小麦播种太晚会很难萌发,原因主要是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 A. 空气 B. 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有生命力的胚

4. 下列种子萌发的条件中,属于自身条件的是 ( )。

A. 完整有生命力的胚 B. 足够的水分C. 充足的空气 D. 适宜的温度

5. 将煮熟的玉米种子种下去,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下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

A. 种子不完整B. 处在休眠期C. 胚已死D. 无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6. 下列最适于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 ( )。

A. 潮湿松软的壤B. 冰冻的土壤C. 干旱疏松的土壤D. 潮湿板结的土壤 7. 种子萌发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 )。

A. 水分 B. 空气 C. 种子本身贮藏的营养物质 D. 肥料

8. 水稻种子萌发时,把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输送给胚的结构是 ( )。 A. 胚根B. 子叶C. 胚芽D. 胚轴

1

还中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9. 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 A. 甲组种子先萌发B. 乙组种子先萌发

C. 甲、乙两组同时萌发 D. 乙组种子不萌发

10. 在种子萌发实验中,选种的方法是选择 ( )。

A. 粒大饱满的 B. 粒大干瘪的 C. 随机抽取 D. 取发芽率高的

11. 我们在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时,做了四次的数据不同,第一次90%、第二次96%、第三次95%、第四次91%,你认为该种子的发芽率应为多少? ( )

A. 96% B. 95% C. 90% D. 93%

12. 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原因是 ( )。 A. 保湿保温,有利萌发B. 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C. 防止鸟类取食种子D. 防止风沙

13. 播种后,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 )。 A. 种子不完整,胚已死B. 种子尚在休眠期

C. 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应D. 以上都有可能

14. 下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 粒),并提供相应环境条件。

(1)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什么? (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

(3)在上述五个实验装置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么?(4)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选择哪几个装置进行实验观察? (5)你能预测哪些烧杯中的种子将在7天后发芽?

15. 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分析提出合理的假设:

资料一: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雨,则不用 浇水也可以播种;而在过于潮湿的地里播种,则种子不会萌发,反而会造成种子霉烂。 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二:许多农作物一定要在春天播种,而在天寒地冻时不适宜播种。

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三:种植农作物播种前往往要先松土,使土壤内有充足的空气。

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后练习:P30---P31的 22、25、26、27 五、教(学)后反思: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