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博弈学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博弈学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465fc42cc58bd63186bd34

大学逃课现象的博弈学分析

姓名:刘澜涛 学号:00848200

院系:信息科学院计算机系

摘要

现如今,大学生的逃课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并且已经扩散到全国各个高校。这无疑是对高校教育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也对中国未来的人才培养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然而这种不良情况究竟应该如何改善,本文将利用逃课现象的博弈学分析,及不同因素对博弈结果的影响,探寻出影响博弈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给出解决高校逃课问题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

逃课,效用,博弈学,纳什均衡,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一、逃课现象描述

大学课堂本是知识的殿堂,是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十二年所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现如今,在全国各地的校园中,逃课却已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现象。据西部地区某所大学的一分调查数据显示:经常逃课的占16.3%,偶尔逃课的占64%。有人做过粗略统计:基础课逃课率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专业课的逃课率在百分之二十,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公共课学生到课率仅有百分之五十。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逃课已经成为大学生无需掩饰的公开秘密并且有了经验总结和逃课指南。

二、逃课现象形成因素的博弈学分析

(一)前提假设:

1、学生与老师都是理性的

2、每个人都有惰性,学生也不例外,并且学生的偷懒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util。 3、每个老师点名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抓到未到的学生,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抓到 未到的学生则会给老师带来一定的util。

4、点名会浪费课堂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老师的util。

5、学生因为生活越发富裕,对学费损失不予考虑,而只追求当前的效用。 6、不考虑代签到等特殊现象。 (二)建立纳什均衡模型

假设学生去上课则不能偷懒,获益为0。逃课没有成本并且可以偷懒获益为+10。如果 老师点名了那么学生可以得到平时分+10。老师不点则为0。对老师来说,点名耗费课堂时间,成本为-10。如果抓到了学生偷懒,点名有成果+10。学生来了,则为0。但是如果老师不点名而有学生逃课了,那么对老师的教学成果会有负面的影响,效用-10。

按照这个假设,学生老师的收益如下: 学生/老师 点名 上课 逃课 (0,0) 不点名 (10,-10) (10,-10) (0,0) (三)模型分析结果

学生希望在老师点名的时候去上课,不点名的时候则逃课。 老师希望学生来的时候不点名,学生不来的时候点名。 在此情况下并无最优策略,对学生来说逃课和上课的收益都一样,而对老师来说点名和

1

不点名也都一样。

(四)模型的修正与补充

但是,上述模型得出的分析结果与现实状况并不完全相符,因为,不同的课堂往往会出 现不同的状况,有的课学生爆满并争先恐后地抢占座位,而有的课却“人烟稀少”。针对现实状况,下面对此基础模型进行修正。

1、“课堂效用”修正

增加前提假设——学生是热爱学习的而老师讲课讲得很好,非常吸引人。去上课了可以 学到知识并且可以感受大师的魅力,效用+10。没去的话不仅没能学到知识,心中甚至会产生遗憾,效用-10,这与因懒惰而得到的+10的效用叠加后效用为0。

修正模型一:

学生/老师 点名 上课 逃课 不点名 (20,-10) (10,0) (-10,0) (0,-10) 根据修正后的模型得到新的结论:此种情况下,学生存在优势策略——无论老师点不点名,学生的最优策略都是去上课。这便是许多老师的课堂场场爆满的原因,老师讲课的好坏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决策。然而,老师对课堂对学生的效用并不知情,所以老师无法做出决策,所以不存在纳什均衡。

2、“课外效用”修正

增加前提假设——学生忙于课外的事情,逃课对学生来说有比仅仅偷懒更大的效用(例如打工、网游等)。去上课的话,可能因为耽误了别的事情而心急如焚,因此效用-10,而逃课的话则获得额外的效用+10。

修正模型二:

学生/老师 点名 上课 逃课 (10,0) 不点名 (20,-10) (0,-10) (-10,0) 根据修正后的模型得到的新结论:此种情况下,学生也存在优势策略——无论老师是否点名,学生都逃课,因为逃课的效用远大于点名的损失。这个分析结果表明,当学生认为课外效用大于课堂效用时,会“理性”地选择逃课,而课外效用是否真的如此之大?与上一模型相同,老师对课堂对学生的效用并不知情,所以老师无法做出决策,所以也不存在纳什均衡。

3、“学风效用”修正

增加前提假设——当学校的逃课现象非常严重时,课堂点名能够警示学生,提高出勤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学生良好的学风,而学生学风树立起来对于老师来说,也是非常欣慰的事情。此时,点名存在潜在效用+10,而这个效用只有在学风不良,逃课现象普遍的情况下产生。

修正模型三:

学生/老师 点名 上课 (10,0) 不点名 (0,0) 2

逃课 (0,10) (10,-10) 根据修正后的模型得到新的结论:老师存在优势策略——无论学生是否逃课,老师都会点名。与以上两个模型不同的是,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状况很清楚地知道老师点名的效用变化(即学生可以很明显地发现,逃课现象太过严重,老师要利用点名来整顿学习风气)。所以,此时便达到了一个均衡——学生每天都来上课,而老师每天都点名。这也与大部分普通院校的情况相符(许多高等院校),当学生的逃课情况严重时,点名的外部效用便会很明显地显现,这也是不少普通院校明确要求老师上课要点名的原因。 (六)老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不对称

事实上,老师在点名与不点名之间很难做出抉择,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学生可以很轻易地知道到老师点名与不点名的效用,而老师很难完全地掌握学生上课与逃课的效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内部的信传递差异。 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往往是很频繁的,学生之间经常互相了解各个老师的厚道情况,了解学校的政策变化等等。而老师之间虽然也会有信息交流,但相对学生群体还是很匮乏的。

2、 一门课的学生数量远远超过老师数量。

学生群体中可以很轻松地通过少部分学生对老师的了解而使群体中的学生都获得完全信息。而老师却由于各种时间限制及交流途径限制,只能了解很少一部分学生的状况,而且由于学生数量众多,老师也根本不可能掌握所有学生的信息。 (七)模型结论分析

三个修正模型中,只有修正模型三的结果中,学生与老师之间出现了真正的纳什均衡,即学生每节课都上课,而老师每节课都点名。双方似乎已相安无事,并且最后的平衡结果为学生都回到了课堂,似乎是完美大结局了。但是,其中其实隐藏着有种种问题:

1、由于每节课都要点名,所以一部分课堂时间被浪费,资源没有达到最优配置。 2、达到的纳什均衡极不稳定。

事实上学生是因为知道老师有最优策略做出的选择,如果出现模型二中的“课外效用”,则纳什平衡会移动,转变为虽然老师每节课都点名,而学生依然逃课。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更大的打击。

3、 可能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逆向选择。 在博弈过程中,因为不知道对方会作出什么选择,所以为此制定合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规则,最终是不想得到的结果偏偏全得到了,这叫做“逆向选择”。由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老师不了解学生的上课效用与课外效用,所以选择了每节课都点名这一合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规则。然而,若逃课学生的“课外效用”较高,就不会因为老师的点名效用的增高而做出决策改变。相反的,由于每节课都点名会降低“课堂效用”,可能部分原来上课的同学也会因“课堂效用”下降到低于“课外效用”而选择了逃课。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逆向选择”,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靠点名维持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纳什均衡是资源浪费的、不稳定的,并且可能导致逆向选择的严重后果。

模型一、二中最大的特点是,学生都有优势策略,而老师却因为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无法做出决策。现增加假设——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息交流,那么模型一、二中便出现了纳什均衡。模型一中出现了学生每节课都上课,老师每节课都不点名的最优均衡。模型二中出现了学生每节课都不上课,老师每节课都点名的最劣均衡。

而由模型一、二中的补充假设,我们可以分析得到——达到最优均衡避免最劣均衡的关键因素有三个: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用”、降低学生们的无意义“课外效用”的相对值以及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对称。

3

三、逃课现象的解决方法

由上面对模型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点名方案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反而会埋下更多更危险的隐患。 而模型一中的最优均衡却是大学教育应该追求的最优状态,真对最优均衡出现的三个要素,我提出逃课现象的一个供学校参考的解决方案: (一)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

可以通过bbs、师生活动等,增进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并且可以建立教师课堂效用的即时评价网站,让老师能够即时掌握到自己的课堂效用状况,从而调整教学方法。 (二)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正确指导。

让学生们在积极健康的课外活动中放松学习压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第二课堂”只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从而降低同学们观念中“课外效用”相对“课堂效用”的相对值(应当降低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尤其应该加强对从事消极课外活动(如网瘾等)的同学的正确引导,让它们了解到他们的“课外效用”是无意义的。 (三)提高课堂效用。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而提高课堂效用的关键是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当老师讲的课生动有趣时,学生自然便燃起了学习兴趣,课堂效用也便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大幅提高。

然而,一方面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钻研探索的热情。

另一方面,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老师的提高教学质量行为也需要学校的“激励”。根据龙成长先生在《谈大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动机》中得出的结论“在教学型高校中,如果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效用之和没有超过大学教师的利用闲暇时间所获得的效用,大学教师就没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动机。如果引入聘用机制,工作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催生需要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效用的大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动机。因为当解雇的概率P不为零时,要使利用闲暇时间提高教学质量(X)的效用>利用闲暇时间增加其他收入或享受闲暇时间福利(Y)的效用,必须使(1-P)BI-EI>0,即当P→1时,教学奖励效用(BI)应该比大学教师的利用闲暇时间所获得的效用(EI)大得多才能产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动机。”

四、总结

设想当我们的大学教育达到了这样一种最优均衡——学生充满热情地走进每一节课地课堂,思维活跃的参加讨论,老师不需考虑点名问题,一心只需关心如何把知识生动形象地接力给下一代,课堂中同时充满着开怀的欢笑与深沉的思考??

那时,中国的大学教育将培养出何等出类拔萃的人才?

参考文献:

《用博弈论分析如何选择逃课策略》款款而行(网名)

《大学生“逃课”现象透视分析与对策研究》王恩强 孔庆国 颜卫东 《从大学生逃课现象反思中国大学教育制度改革》 姚艳秋 《谈大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动机》龙成长 《信息不对称》百度百科 《博弈论》互动百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