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题(合格)(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题(合格)(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5ddbc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e

(2)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3)写出C的单质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E F(填“强于”或“弱于”),请以E、F为例列举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至少2条)

(学法题)通过Ⅱ的解题你认为推断出本题各元素的关键环节为 III.形式三:(由元素位置推断)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1 2 3 ① ③ ④ ⑤ ② ⑥ ⑦ ⑧ 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元素⑦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2)写出元素⑤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3)②、③、⑥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5)①、②、③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6)请你预测: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号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是第 周期 族,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20.(12分)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成的周期表经过了众多化学家的艰辛努力,历经142年。元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是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第

表,到现在形素周期表体元素周期表

________族。

(2)Sn的最高正价为________,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Bi的最高价氧化物为________。

(3)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阴影部分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②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________(填“>”“<”或“=”)H2SeO4。 ③氢化物的还原性:H2O________(填“>”“<”或“=”)H2S。 ④原子半径比较:N________(填“>”“<”或“=”)Si。 (4)可在图中分界线(虚线部分)附近寻找________(填序号)。

A.优良的催化剂 B.半导体材料 C.合金材料 D.农药

(5)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最佳试剂组合,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可供选择的药品有:CaCO3固体、稀硫酸、盐酸、饱和NaHCO3溶液、饱和Na2CO3溶液、硅酸钠溶液.)

21. (8分)(实验题)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步骤 ①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②NaBr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③KI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设计如下,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 。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4)实验评价: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性 从强到弱 的顺序: 氯、溴、碘 实验结论 (5)用实验事实说明,钠比镁的金属性强.(两种方法)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二学期高一化学(3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题纸

得分框 知识与技能 学习能力 (学法) 习惯养成 总分 (卷面整洁) 第Ⅰ卷 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简答题(本题四个小题,共50分) 16.(7分)

(1) , (2)

(3)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 ________ 17.(10分) (1) ; , ; ; 、 。 (2) , , 18. (10分) 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F ; MgS ; K2O 。

(学法题) 19.(23分)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 A ,B ,E (2)

(学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