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宝明: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状况、原因及影响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曹宝明: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状况、原因及影响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82c8da6f1aff00bed51e94

曹宝明: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状况、原因及影响分析

[内容提要]1949~1993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七个完整的波动周期,其中1989~1993年尚未能够确定为一完整周期。分析表明:(1)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周期长度一般为5~6年,且波幅较大;(2)引致波动的原因除了一般经济因素之外,还有政策和体制的偏差;(3)粮食产量的波动对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有着极强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4)未来几年里我国粮食产量将可能出现滑坡,最好的结果是波谷在今后的5年内出现,最坏的结果是波谷在今后的1~2年内出现。

粮食种植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由于多种原因,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频繁的波动,尤其是在粮食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的粮食产量又出现了非平稳增长的势态,这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给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中国粮食产量波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探讨粮食产量波动的内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粮食产量平稳增长的对策[(1)],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1949~1993年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状况[(2)] (一)分析方法

描述粮食产量波动通常使用总产量指标或总产量增长率指标,但是由于它们各自的缺点,本项研究引入了“粮食总产量残差百分比”这一新指标,并作为描述粮食产量波动状况的主要手段。运用这一方法的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确定粮食总产量增长的回归方程:Y[,t]=Q[,0]X(1+r)[t],其中t为年份,Y[,t]为t年的粮食总产量,r为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率。

第二步:计算t年的粮食总产量趋势值Y[,t]。

第三步:计算t年的粮食总产量残差百分比d:d=Y[*][,t]-Y[,t]/Y[,t]×100%,其中Y[*][,t]为t年的粮食总产量实际值。

该方法的优点是考虑到了技术进步导致的粮食总产量长期增长趋势,从而便利于更深入地研究波动的原因,而且可以同时用来研究古典型波动和增长型波动。其缺点是在确立回归方程时,时期的长度选定较为困难而且计算繁琐;尽管如此,这一方法仍然不失为迄今为止的一种最为有效的分析方法。 (二)波动状况

1.波动周期。根据上述方法,我们通过对1952~1984年粮食总产量的时间序列的回归分析,得出下列粮食总产量趋势增长函数: Y[,t]=12456.84×(1+3%)[t],t[,1949]=1

依据这函数方程,我们将1949~1993年的粮食产量波动划分为8个周期:①1949~1954年,1952年波峰,1954年波谷,6年;②1955~1961年,1956年波峰,1961年波谷,7年;③1962~1968年,1966年波峰,1968年波谷,7年;④1969~1972年,1971年波峰,1972年波谷,4年;⑤1973~1977年,1975年波峰,1977年波谷,5年;⑥1978~1981年,1979年波峰,1981年波谷,4年;⑦1982~1988年,1984年波峰,1988年波谷,7年;⑧1989~1993年,1990年波峰,波谷可能属于1992年或1993年之后的某一年,尚不能最后确定。

2.波动特点。第一,周期长度比较规则。在无法确定1989~1993年是否为一完整周期的情况下,仅从1949~1988年之间的七个周期来看,最长的周期为7年,最短的周期为4年,平均周期长度5.57年,周期长度离差1.294年,波长变异系数0.232。由此可见:(1)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周期长度变异不很大;(2)我国粮食产量波动

一般以5~6年为一个周期。

第二,扩张期稍长于收缩期。在经济周期理论中,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通常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此我们将粮食产量波动的复苏、繁荣阶段合并称为扩张期,而将衰退、萧条阶段合并称为收缩期。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扩张期平均为3年,离差为0.926年,变异系数为0.309;收缩期平均为2.57年,离差为1.294年,变异系数为0.503。由此可见:(1)我国的粮食产量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滑坡,即由衰退转入萧条,从而显示出粮食产量的滑坡具有隐蔽性和突然性;(2)我国的粮食产量在由复苏转向繁荣的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它同时说明两个问题,即粮食产量一旦滑坡,那么从低谷上升到一个新的增长高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而粮食产量一旦出现恢复性的增长,那么就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增长趋势,若不居安思危,繁荣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衰退。

第三,粮食波动的周期幅度大。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落差(波峰与波谷的垂直距离),最高为41.52%,平均为19.04%;但从时间序列上看,则有波幅逐渐减小的趋势,这说明政府对粮食生产调控力量的逐渐增强。 二、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 (一)分析方法

粮食产量是粮食生产者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成果,因此要分析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必须寻找到粮食生产者所面对的以宏观经济为背景的、从生产要素供给开始直至粮食产出过程结束为止的经济传递链条,并以这一链条为基础,分别从要素供给阶段、要素配置阶段和粮食产出阶段来探寻引致粮食产量波动原因的方法可称之为“经济传递链条分析法”。一般来说,对任一特定周期的粮食产量波动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原因:

1.要素供给阶段的影响因素

A.影响土地供给的因素。从表面上看,影响粮食生产土地供给的因素是其他生产项目或产业与粮食竞争土地这一稀缺资源,但其背后还存在着更为深层的因素:(1)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和比较收益;(2)区域经济布局及产业发展政策;(3)土地由粮食种植业转向其他生产项目或产业的制度约束程度;(4)新垦土地的潜力及能力。 B.影响资金供给的因素。从国家投资来说,有两方面的因素:(1)财政状况;(2)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的背后是收入再分配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政策的总体目标和结构性目标。就集体及企业投资而言,其主要方式即所谓的“以工补农”和“以工建农”,其影响因素主要有:(1)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2)地方政府与乡镇企业的联系方式以及地方政府对发展农业的偏好程度;(3)乡镇企业支持农业对乡镇企业及其有关负责人可能带来的利益大小。而农户对农业投资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1)粮食的纯收入和比较收益;(2)农户的积累和储蓄水平;(3)农户的经营习惯和技术优势程度。

C.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劳动力供给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主要因素有:(1)人口增长因素;(2)城乡就业政策,特别是与之相联的户口与身份制度;(3)粮食与其他生产项目和产业的收入差异程度;(4)粮食以外的农业生产项目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状况;(4)农户的经营习惯以及年龄、技术的影响。

D.影响技术及管理供给的因素。一般而言,管理可以归属于技术范畴,即技术进步也包含着管理技术的进步。技术供给的直接影响因素是:(1)农业科研;(2)农业推广;(3)农业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其间接影响因素是:(1)农业科研及推广体制;(2)农业教育体制。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1)科技管理与投资体制;(2)一般教育体系及其管理体制;(3)农业中的就业与身份制度;(4)农业中的技术需求。 2.要素配置阶段的影响因素

要素配置从两方面决定粮食的最终产出:一是要素配置状况;二是劳动的有效程度。

首先,要素配置状况表现为数量比例、结合程度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粮食生产项目中的分配,其影响因素有:(1)要素供给状况,它决定了配置要素的总量、结构、质量等,并且由于通常存在的劳动力过量供给而带来了劳动力与其他要素结合程度的降低,即劳动力的边际报酬MRL0;(2)不同粮食生产项目的机会成本与比较收益,其核算指标是会计成本、经济成本与市场价格,它影响着既定的粮食生产要素在不同粮食生产项目之间的分配。这又与粮食及农产品价格体系的合理与规范程度相联系。 其次,劳动的有效程度是决定粮食生产要素生产率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因为在要素投入既定的情况下,能否使粮食产出最大化,除去自然因素外,最关键的就是劳动要素的利益偏好。而影响劳动有效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它又可分解为:(1)生产组织与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微观生产组织规范等;(2)流通组织制度,包括粮食价格制度、流通管理制度、粮食流通企业制度等;(3)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与保护程度,包括风险基金制度、粮食储备制度、价格补贴制度、农业信贷制度等。

3.粮食产出阶段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影响粮食生产要素供给和要素配置的因素必然同时又是影响粮食产出的因素;另一方面,在粮食产出阶段,又存在着几种特定因素的影响:(1)自然灾害因素;(2)产后损失因素。这两大因素有时具有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与投资能力之下,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有一技术合理程度,但这种技术合理程度是通常难以达到的;此外,一定的价格水平代表着粮食作为财富的稀缺程度,从而也就影响着粮食产后损失的数量及比例。 (二)1982~1988年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

1.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由表一可知,1982~1988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2~1984年的扩张阶段和1985~1988年的收缩阶段。这两个阶段在80年代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因为1982~1984年通常被称为“高速增长阶段”,而1985~1988年通常被称为“增长停滞阶段”,正是由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存在,才有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样,正是由于增长停滞阶段即连续四年徘徊阶段的存在,才有了人们对我国粮食问题的进一步反思。值得一提的是,1985~1988年也正是中国经济改革难以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时期。 表一 1982~1988年的粮食生产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

阶段1:1982~1984,产量扩张的原因 Ⅰ、要素供给原因

A、土地供给减少。1984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82年减少了868万亩,削减了5‰,幅度较小。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是政策性的。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粮食产量的高速增长不是由土地供给增加带来的。

B、资金供给略有增加。这一阶段的资金供给存在结构上的差异:(1)国家和集体投资减少,由于这两部分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对近期的粮食生产影响不是很大;(2)农户投资增加,农户投资主要表现为流动资产投资,因此对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家减少农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的非农化导向;集体减少农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和集体力量的削弱以及农村非农产业起步阶段资金积累的要求;农户增加农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以联系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初步完善了农业收入分配制度,既使农民增加了储蓄,也调动了农民在非农产业尚不发达情况下的农业投资热情。

C、劳动力供给总量略增,比重下降。1982年农业劳动力为32013万人,1985年增加到了32538万人,净增525万人,增长率1.6%;但农业劳动力占农村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则由1982年的71.6%下降为1985年的68.4%,下降了3.2个百分点。这说明,劳动力供给也不是这一阶段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

D、科技进步因素。据测算,在这一阶段,技术变革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0~30%。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指标值的增长变动趋势来看,也说明了这一点。 Ⅱ、要素配置原因

首先,由于要素供给决定了配置要素的总量、结构、质量,而且由于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制度限制了其流动性,因而要素配置的基本特点是:(1)劳动力剩余,MRL<0,这同样说明了土地的稀缺和农业资本金的不足;(2)劳动力素质较低,并且通过需求约束抑制了现代农业生产新要素的供给,从而使得粮食生产在低技术含量和低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增长与发展。所以,要素供给通过要素配置而对粮食产量的作用,除了有限的技术进步因素外,对粮食产量的增长基本上没有多大贡献。 其次,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阶段粮食的产量扩张主要依赖于要素配置过程中劳动有效程度的提高。之所以出现劳动有效程度的提高,原因有:(1)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分配制度,从而在利益关系上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改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既部分放开了粮食市场,又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从而增加了农民的纯收益;(3)政府增加了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使粮食再生产有了基本的资金准备。

此外,这一时期基本是风调雨顺,粮食生产未遇上全国性的特大自然灾害,从而保证了粮食生产的迅速增长。

阶段2:1985~1988年产量收缩的原因

同样按照上述分析方法,对这一阶段粮食产量的下降可以直接列出下列原因:

第一、土地供给大幅度减少。1985年与1984年相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6058万亩,减少幅度为3.6%,此后虽逐年增加,但直到1988年,粮食播种面积仍比1984年少4142万亩。以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为粮食总产量的构成因素,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这一时期(1988年与1984年相比)所减少的1323万吨粮食中,有70%是由土地面积减少引起的,其余30%是由单产下降所引起的。可见,土地供给的减少是这一阶段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第二、物质投入略有增加,但物质投入报酬率下降。与1984年相比,1988年农业物质投入增长了70%,但是扣除同期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只增长了36%,平均年增长率只有7%左右。与此同时,农业物质投入报酬率出现了递减趋势,每元物质投入所产出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