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吉林省名校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吉林省名校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8f367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4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学校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2.下列各句空缺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白云团团,________出了几点疏星。

②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__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③他用惊奇的目光________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

④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________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A.①漏 ②绵延 ③张望 ④摆 B.①透 ②繁衍 ③注视 ④装 C.①闪 ②延续 ③审视 ④显 D.①射 ②生育 ③环顾 ④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长期遭受着病痛折磨,原本生龙活虎的他已经变得憔悴不堪。 ..B.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

C.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天无绝人之路,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去解决。 ......4.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式表明写作顺序是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B.两个“不必说”的内容是略写,“单是”的内容详写。 C.两个“不必说”是为“单是”作铺垫的。

D.这个句式表明这段文字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写景的。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1分)。 (1)晓战随金鼓, 。 (2)________ 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4)绿杨烟外晓寒轻, 。 (5) ,来者犹可追。

(6)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 (7)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8)对待别人的优、缺点,应采用“择其善者而从之, 的正确态度。 (9)《望岳》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 。(杜甫《望岳》)

三、诗歌鉴赏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写“杨花落”“子规啼”的目的是什么? 2)“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中的“过五溪”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 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 四、综合性学习

8.书法是汉民族的文化瑰宝,请你赏读下面的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字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训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看见贤明的地方便想着与之对齐,看见不贤明的地方就检查自己。 B.看见贤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便要检查自己。 C.看见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返回内地或自己所在的省。 D.发现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要检查自己。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指音乐,用音乐来欢迎志同道合的人。 B.“为人谋”是指为朋友做事。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学和思都是不对的。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说人要讲道义。 3)说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含义? 4)孔子阐述了怎样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5)说说这几则论语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6)说说第七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10.阅读下面文言文。(8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屠乃奔倚其下 一狼洞其中 B.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C.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又数刀毙之 久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两狼之并驱如故。(2分) ⑵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叙述了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B.“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刚开始心存幻想,对狼迁就退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 D.结尾议论讽喻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终究是要失败的。 六、现代文阅读

11.文中多次提到“我”的疯,你怎样理解“我”的疯? 12.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八戒听见道:“师父,不是这般祝了。——沙和尚,你替我奠浆饭,等我祷。”那呆子捆在地下,气呼呼地道:

“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儿了帐,马温断根!”

孙行者在油锅底上,听得那呆子乱骂,忍不住现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锅底道:“馕糟的夯货!你骂那个哩!”唐僧见了道:“徒弟,唬杀我也!”沙僧道:“大哥干净推佯死惯了!”慌得那两班文武,上前来奏道:“万岁,那和尚不曾死,又打油锅里钻出来了。”监斩官恐怕虚诳朝廷,却又奏道:“死是死了,只是日期犯凶。小和尚来显魂哩。”

行者闻言大怒,跳出锅来,揩了油腻,穿上衣服,掣出棒,挝过监斩官,着头一下,打做了肉团,道:“我显什么魂哩!”唬得多官连忙解了八戒,跪地哀告:“恕罪,恕罪!”国王走下龙座。行者上殿扯住道:“陛下不要走,且教你三国师也下下油锅去。”那皇帝战战兢兢道:“三国师,你救朕之命,快下锅去,莫教和尚打我。”

羊力下殿,照依行者脱了衣服,跳下油锅,也那般支吾洗浴。

行者放了国王,近油锅边,叫烧火的添柴,却伸手探了一把,——呀!——那滚油都冰冷,心中暗想道:“我洗时滚热,他洗时却冷。我晓得了,这不知是那个龙王,在此护持他哩。”急纵身跳在空中,念声“唵”字咒语,把那北海龙王唤来:“我把你这个带角的蚯蚓,有鳞的泥鳅!你怎么助道士冷龙护

住锅底,教他显圣赢我!”唬得那龙王喏喏连声道:“敖顺不敢相助。大圣原来不知,这个孽畜,苦修行了一场,脱得本壳,却只是五雷法真受,其余都了旁门,难归仙道。这个是他在小茅山学来的‘大开剥’。那两个已是大圣破了他法,现了本相,这一个也是他自己炼的冷龙,只好哄瞒世俗之人耍子,怎瞒得大圣!小龙如今收了他冷龙,管教他骨碎皮焦,显什么手段。”行者道:“趁早收了,免打!”那龙王化一阵旋风,到油锅边,将冷龙捉下海去不题。

行者下来,与三藏、八戒、沙僧立在殿前,见那道士在滚油锅里打挣,爬不出来。滑了一跌,霎时间骨脱皮焦肉烂。

1)在车迟国,悟空与三位大仙进行了哪几场比赛?结果如何? 2)结合选段内容分析悟空的性格特点。

3)有人认为在几场斗法中,悟空都在暗中动了手脚,胜之不武,你如何看待这一做法? 七、作文

13.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正面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又将他与一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作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

请你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为中心,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 (写法分析)在写作中使用对比的手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横向对比。即将两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作对比,或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是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二是纵向对比。即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对比,或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三是正反对比。即把两个某方面正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D 5.C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宵眠抱王鞍 (2)羌笛何须怨杨柳 (3)蒌蒿满地芦芽短(4)红杏枝头舂意闹 (5)往者不可谏 (6)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7)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 其不善者而改之(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三、诗歌鉴赏

7.1)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烘托”)暮春环境。

2)“过五溪”说明被贬之地的荒远、道路的艰难,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被贬遭遇的深切同情。 3)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忧虑、关怀之情。 四、综合性学习 8.

五、文言文阅读 9.1)B 2)D

3)七十岁的时候达能做到按自己心中所想的去做事。但不超越礼法。 4)孔子倡导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其中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