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7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b038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a

(1)按照电路图将图2中的实物电路元件连接补充完整,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在连接电路时,导线不能交叉. (2)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要 断开 ,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其目的是 保护电路 .

(3)闭合开关后,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时,其读数为 1.8 V;若要测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滑片P应向 A (选填“A”或“B”)端移动.

(4)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画出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在该图象中发现电流不与电压成正比,这是因为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5)小宇最后不仅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12.5 Ω,还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0.5 W.

【分析】(1)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说明滑片右移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即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方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中;

(2)为保护电路,向电路中连接开关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保护电路;

(3)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后读出电压表的数值;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需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

第25页(共32页)

根据串分压的知识或欧姆定律判断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得出滑片移动的方向;

(4)图象不是直线说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电阻是变化的,可以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

(5)根据图象确定额定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根据P=UI可求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与灯泡的右接线柱连接,如图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元件,防止短路的发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要断开. 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电路电阻最大,电流最小,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3)由图3可知,电压表选择的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所以电压表示数为1.8V.

要使灯泡两端电压由1.8V增大到2.5V,则电路电流要增大,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所以滑片P应向A端移动.

(4)由图4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是变化的即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由图象可知,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2.5V,对应的电流I=0.2A; 由I=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R==

=12.5Ω.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A=0.5W.

第26页(共32页)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断开;保护电路; (3)1.8;A;

(4)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12.5;0.5.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接实物图时的注意问题、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压表的读数、电路故障的判断、电阻和电功率的计算等知识,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都属于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

24.(8分)(2017?罗平县二模)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表面平整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木块(质量为200克)放在木板上,小明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匀速直线 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拉力等于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 (2)分别将此木块和所加钩码的总质量增至400克、600克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0N和1.5N,初步得出的结论为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3)另一组同学小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乙: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当桶和砂的总重为5N时,长木板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4 N,长木板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2.6 N.若在砂桶中继续加砂3N,长木板将做 加速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 (4)小刚同学认为把长木板改成海绵,还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

第27页(共32页)

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刚是通过 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判断出压力作用效果是否明显.小刚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把质量和底面积小的小木块换成了质量和底面积大的大木块来进行对比试验,你觉得小刚的做法正确吗? 不正确,没有保持压力相等 .

【分析】(1)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时,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当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3)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无论木板进行匀速、加速、减速时,木块受到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不变的,木块相对桌子来讲是静止的,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测力计示数不变;

(4)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受力面积不变;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时,需要保持压力一定.

【解答】解:(1)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时,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当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所以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示数为2.4N,由于木块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可知长木板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5N﹣2.4N=2.6N;

若在砂桶中继续加砂3N,由于拉力大于摩擦力故而木块受力不平衡,此时长木板将做加速运动;无论木板进行匀速、加速、减速运动时,木块与桌子之间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测力计示数不变,总是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4)把长木板改成海绵,还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小刚实验中没有控制不变量,存在两个变量,故而他的做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2.4;2.6;加速;不变;(4)海绵的凹陷程度;不正确,没有保持压力

第28页(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