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B卷(1)12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城市防灾B卷(1)12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bcb7ada98271fe900ef97e

五、简答题(共计40分)

1、城市生命线工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5分) 答:城市生命线工程主要包括:(1)交通工程,如铁路、公路、港口、机场;(2)通讯工程,如广播、电视、电讯、邮政;(3)供电工程,如变电站、电力枢纽、电厂;(4)供水工程,如水源库、自来水厂、供水管网;(5)供气和供油工程,如天然气和煤气管网、储气罐、煤气厂、输油管道;(6)卫生工程,如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管道、环卫设施、医疗救护系统;(7)消防工程等等。这些生命线工程必须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灵活的反应能力和快速的恢复能力。

2、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火灾怎样进行分类?(5分) 答: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

3、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等因素有关。通常哪些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0分)

答:(1)江、河、湖、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中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3)滑坡岩、土分布区。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或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中,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

4、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哪些内容?(10分) 答:(1)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例体系的总纲,是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2)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3)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4)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

5、根据所学课程,谈谈如何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10分)

答:首先应急避难所形式多样; 其次我国应急避难所得建设逐步得到重视; 最后应急避难所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城市是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科技信息的中心。防灾减灾是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根据城市灾害的特点和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现状。制定长期的、系统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前提。

我国的大城市众多,高楼林立,人口密集,日益繁荣。但大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灾害问题,决不能忽

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5

视。城市灾害指突然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危及社会安定、造成公众安全失衡的事件,主要包括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动态综合体。城市规划和设计对城市灾害都要有预见,应当关注内部问题,严防出现重大危机,防患于未然。

一、城市灾害造成巨大影响的原因

灾害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它们在城市地区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最大。这是因为: 第一,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人口密度大。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则人口密度越高。例如上海市67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内,却居住着911万名户籍人口,加上近50万名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同一时间内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已超过1000万人。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人口密度极高,人员流动性强。一旦有灾害发生,危害超过村镇。

第二,城市是国家建设投资的重点,财富集中之地。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国家财政投资的重点,大城市更是重中之重。一旦灾害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惨重。有资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突发事件的高危期,2003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损失500亿元、以上共计6500亿元,相当于损失我国GDP的6%。

第三,城市居民对于危机防范意识不强,缺乏整体意识,公共意识。由于我国贫富差距增大,它的直接后果,是社会安全,特别是公共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危害。有的城市中不法分子大量偷窃金属制品,窨井盖、人行天桥自动扶梯挡板、马路扶拦、通讯电缆等公共设施被盗,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第四,城市政府危机防范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我国大多数城市政府的管理基本上是垂直式的,平级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出现问题层层汇报,往往耽误第一时间。不少城市管理者缺乏管理现代化城市的知识和经验。缺乏城市整体安全的研究,更缺乏区域内城市一体化和协调管理的研究。政府官员考核政绩,往往与建设成果挂钩,很少与防范灾害能力联系。造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严重堵塞,人居环境差。这主要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

第五,城市规划没考虑灾害,盲目在海边发展商业,房地产和制造业。从理论上讲,中国沿海城市也存在发生类似于美国新奥尔良飓风和洪灾的可能。地面下沉、繁华的商业区和住宅区都建在海边;石化,钢铁和制造业建设在海边开发区。所以如何加强城市规划,建立公共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城市灾害的类型

目前中国城市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地震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城市垃圾灾害(包括工业固体物);开挖工程灾害;水文地质环境污染灾害。

三、城市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城市地质灾害的综合研究。 (二)加大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 (三)减灾与发展并重。

(四)制定科学的、切合中国国情的减灾措施。 (五)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课程名称: 城市防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