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难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大学《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难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fd414369eae009581becf3

大学《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难点

1.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基本的四大职能: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3.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 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社会化生产中的协作活动需要管理,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社会属性 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管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法选择的技巧性。

4.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关系 精神领袖,领导者,联系人 信息 跟踪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 企业家,扰动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 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 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 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6.西方早期主要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 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

大学《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难点

管理权的分离 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查理?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 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7.泰罗的主要实验 秒表测时 搬运生铁实验 铁锹实验 高速钢实验

8.泰罗的主要思想 工作效率和工作定额 .标准化。 科学选人,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工作职能分析。 例外原则。

9.对泰罗制的评价 科学管理的实质:劳资双方思想上的一次完全革命

泰罗科学管理的贡献:泰罗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科学管理的影响 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普遍改革;对管理理论发展的深 远影响。

泰罗科学管理的局限性:“经济人”假设,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重视物质技术因素,忽视人及社会的因素;局限于基层管理,仅解决了个别具体的作业效率问题,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大学《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难点

10.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管理的五大职能 计划 组织 控制 指挥 协调

11.十四条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报酬合理 集权和分权 等级链与跳板秩序 公平 人员稳定 首创精神 集体精神

12.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的评价 主要贡献:其主要贡献在于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 提出了管理的普遍性,建立了更具一般性的管理理论,构筑了一个科学的管理理论框架; 提出了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管理学; 为管理过程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足:原则不够精炼

13.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要素:(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正规选拔人员。(4)人员的任用。(5)薪金和升迁制度。(6)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7)遵守规则和纪律 。(8)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14.对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的评价:贡献:为大型组织的管理提供了经验;提出建立严密的高效的合乎理性化的管理体系理论 不足:假设的有效性;过分强调组织原则和恪守规章制度;忽视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15.霍桑实验的内容:照明实验(1924-1927)继电器装配实验

大学《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难点

(1927-1928)大规模调查(1928-1931)接线实验(1931-1932) 16.霍桑实验及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它影响工人的“士气”,应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民主管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 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

17.对人际关系学说的评价贡献:抛弃了以物质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开辟了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成为管理的第二个里程碑。 梅奥成为该时期的代表人物,行为科学由此而兴起。 局限性:过分强调“社会人”,而否定“经济人”假设;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重情感而轻理性,忽视组织制度的强制作用(过分强调成本、效率、感情三者中的“感情”因素)。

18.主要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麦格雷戈的X、Y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洛什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

1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