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讲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讲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327c0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e

为例4、例5认识几分之几做铺垫。』

第三环节:读写二分之一,认识生活中的二分之一。

师:那这个二分之一该怎么写呢?这个横线说明了平均分,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横线下写2;每个人得到了其中的1份,横线上写1。怎么读?(二分之一)读作:二分之一。他表示(带领学生说):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拿出你的练习本,把它的写法和读法写一写,自己轻声的读一读。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1/2吗?(半瓶水、半个苹果??)『设计意图:主要是在实物和1/2之间建立联系,巩固对1/2的认识』

第四环节:再次折纸,加深对二分之一本质的了解。

师: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中就会有说不尽的1/2。大家看,这张纸上你能不能找到1/2?在你桌子里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然后用彩笔涂出其中的一个1/2。

(学生在舒缓的轻音乐中涂色,教师巡视指导,并听学生怎么叙述)

师:谁来展示一下,说的时候要说我是通过怎么折,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张纸的1/2。

(选择长方形中不同的1/2和不同形状的图形的1/2贴到黑板上) 师:这些都可以说是1/2,这就说明涂色的方法(指着几个长方形)和纸的形状(对比长方形和其他图形)并不影响我们找1/2,只要在分的时候注意什么就可以了?(平均分成两份)

师:出判断题(演示: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2) (事先准备圆,如果存在争议可以由学生当场演示、说服) 『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分数与整体的大小、形状无关,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那么每一份都是这个整体的1/2。也就是形状不同、折法,但分数的意义是相同的。』

第五环节:认识几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没挑战性了,你还想知道几分之一?我们能说完吗?(引导分数是无限的)

师:我们拿出纸来折一折,用彩笔涂出你喜欢的分数。 师:这次汇报时只说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分份,用彩笔涂了其中的一份,这个分数是几分之一就可以了。同学们会突出很多分数,但分母超过16的时候对折就会出现困难。

之后,教师选取分数相同,涂色方法不同的进行比较,得出只要 涂出任意一份,就是几分之一;然后将几分之一的纸在黑板上按顺序粘好,观察有什么规律没有1、分数与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横线下就写几。2、图形之间: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设计意图:既可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又为下一节几分之一分数大小比较做铺垫。』

练习时建议不要在学生中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只有在非常规矩的图形中才能有分数,可以将环形、椭圆、正三角形等加进来。多设计一些练习二十2题那样利于发散思维的练习题。 第二课时:(例3)

例3的教学任务是在比较分数大小的基础上,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含义;学会归纳比较几分之一分数大小的方法。如果第一课时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例3可以作为巩固练习来处理。教学时要注意平均分的两张纸的大小要相同。另外几分之一分数大小的是通过涂色部分的大小来推断的,这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含义,千万不可让学生凭经验主义,操之过急地利用第一课时的规律来判断分数的大小。比如第二幅图,学生应该先分别表述如何找到的1/4和1/6,比如“我把第一张纸通过对折平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4”……;之后比较两个涂色部分的大小,比如“我发现第一张纸涂色部分比第二张纸涂色部分大”;最后确定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比如“所以我认为1/4>1/6”。

通过大量的操作练习,总结几分之一分数比较大小的规律: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个分数就越小。

第三课时:(例4、例5)认识几分之几和十分之几。重点是在分数单位和几分之几之间建立联系;学好十分之几的分数,为下册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打基础。

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开课承接例1、例2的知识,在复习几分之一,并找出图形中有几个几分之一的基础上,直接出示活动任务: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4份,再把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用的纸要完全相同)。活动前提问:我们在折纸找分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再次强调“平均分”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将所有的分数找齐,首先由涂1/4的同学汇报折的过程,注意表述要准确。“我把一张纸通过两次对折,平均分成4份,其中涂色的一份就是这张纸的1/4”。然后组内分别将其余的作品依次粘贴在黑板上,其中1/4要与其他分数离得远些,以强化分数单位意识和便于观察对比。然后依次组织活动:

我们首先观察一下1/4和涂两块儿的作品(2/4),你能在这个作品中找出1/4吗?这个图里涂了几个1/4?

你知道2个1/4是多少吗?引出分数2/4,原来2个1/4就是2/4, 同学们试着把2/4写出来。

如果学生理解能力比较高,可以直接提问:你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的大小吗?引出2/4。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发现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关系,为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做铺垫,渗透分数单位的“单位”意识』

你知道2/4表示什么吗?“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2份 就是这张纸的2/4”。完整表述2/4的含义。 依次完成3/4的教学。

可能会出现全部涂满即4/4的情况,教师可充分利用生成资源,建立1/4与4/4的关系和4/4与整张纸即单位“1”的关系,为下面1减几分之几做铺垫。也可能出现同组有不同折纸方法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例2的资源,先找到其中的1/4,然后引导学生认识虽然折纸方法不一样,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取了一种的1份就是这张纸的1/4,它和同一张纸不同折法的1/4大小是一样的。这也有利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千万不要为了省事儿要求折法统一。

新知教学完成之后,可以在小组内找五分之几、六分之几……注

意强化几分之几意义的理解。然后顺势出示例5,让学生独立完成十分之几的认识,在新知巩固后可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说一说1分米的1/10是几厘米,并在尺子上找一找。也可以按照教参提示,尝试把1分米平均分成100的分数表示形式。学生有长度单位之间换算的基础,应该问题不大。

之后结合例子,说明“像2/4、3/4、3/10、7/10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并回顾几分之一的分数,完善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最后通过黑板上的图例和分数,让学生体会:我们是怎么准确地表示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的?学生学着归纳: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建立几分之几的概念模型。

第四课时:(例6)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例6的教学可以在例4找几分之几的过程中,仿照第一课时的案例进行教学整合,在直观比较涂色大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与分数单位的关系进行比较:2/5里有2个1/5,3/5里有3个1/5,所以2/5小于3/5。加强分数与分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在操作、表述的过程中对分数的意义进行深入理解。其中6/6与5/6的比较有新的知识点,即借助6/6理解当把平均分的份数都取走了,就是把整个圆都拿走了,一个完整的圆我们可以用1来表示,所以6/6就是1。再让同学试着涂一涂是1的其他分数。为后面学习“1减几分之几”做铺垫。

第二部分“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五课时:(例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其抓手是分数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本质就是取的份数的加减。教学难点是分数加法容易受整数加法的干扰,极易出现分子加分子,同时分母加分母的现象,即加减法的算理问题。其认知基础是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加减法的含义;后续承接是:为下面学习下一例题1减几分之几和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六年级上册分数的乘、除法做思维的铺垫,是分数四则运算的“种子课”。所以本节课务必要让学生借助操作、拼贴、观察,突破难点,说清加减法的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