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建筑设计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39699f1f90f76c661371a40

温。冬季在北方还可以起到防风沙作用。在我国传统的民居中有不少内院式组合的住宅,如两合院、三合院、四合院等。

梯间式住宅 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的单元式住宅称梯间式住宅。这种住宅一般一梯可以服务二至四户,其特点是平面布置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少,但一梯服务多户时难以保证每户都有良好的朝向,且服务的户数也受到限制。目前常用的梯间式住宅有一梯二户、一梯三户、一梯四户等形式。在北方寒冷地区梯间式住宅可以适当加大进深,减少占地面积,并有利节约能源。如一梯二户梯间式住宅将楼梯间及厨房布置在北向,可以使大部分居室有好的朝向,而且每户较容易组织交通,布置房间。因此,在每户面积较大,居室较多的情况下,多采用一梯二户形式。如果每户面积较小,且为小室户户型,一般可采用一梯三户或四户形式,其楼梯的利用率较高,每户都能有好的朝向。但有些户通风条件较差,一般南方地区较少使用。一梯四户形式住宅常用于东西向,每户朝向也可以满足要求。

点式住宅 是几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四面均为外墙,可以采光、通风。其特点是建筑布局紧凑、集中;分户灵活,一般每户能获得两朝向;建筑外形处理比较自由,建筑轮廓挺拔;可以丰富建筑群体;建筑占地小,便于因地制宜地在小块零星地插建。在风景区及主干道两侧,为避免建筑成片的单调感和视线遮挡,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点式住宅,同时也丰富了街景。点式住宅外墙较多,经济性较差。对一梯服务多户或面积较大的多室户住宅,较难布置,且易出面朝向差的房间,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应予以注意,尤其要注意不得使一户住宅所有房间均为不好朝向。点式住宅设计时应在满足平面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使建筑体型简洁,结构整齐、合理,外墙少,暗面积少。一般点式住宅平面形式有方形、T形、Y形、风车形、十字形等。

台阶式住宅 是指住宅楼在不同的层面上依次作退台处理,使之在形体上出观台阶状。台阶式住宅是近十余年国内外兴建较多的住宅类型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居住在楼层的居住者希望获得阳光、空气和绿地,希望有户外活动空间——露台。也由于为了追求提高居住密度,减少日照间距,希望作成北向退台。再由于有的小区住宅选择作些台阶式住宅以打破千篇一律的“方盒子”,丰富小区空间形态。还由于台阶式住宅对地形的适应性强,可以结合地势修建,坡度大于50°也可兴建,为住宅开拓新的用地领域,还可以保留自然环境。台阶式住宅分为二类:一类是自然台阶,主要指在山地修建的。另一类是人工台阶,它是在平地上依据设计作出各个层面的台阶。台阶式住宅设计中应注意如下问题:1.在各层面作退台时,不能光考虑外部形态,而要与各套型空间相协调。2.层层收退给建筑结构设计带来复杂性,要注意使结构合理。3.对于北方地区来讲,每一个局部屋顶都要作好保温防水构造处理。4.层层收退,易造成户与户之间的视线干扰,设计时要作好遮蔽处理。5.层层收退,注意垂直交通的位置设置要合理。6.每户露台的尺寸确定要综合结构、经济的合理来确定。7.设计中注意露台与

- 13 -

住宅单元的不同组合,创造防尘、遮阳、视线干扰小的户外活动空间。

外廊式住宅 外廊式住宅是采用靠外墙的走廊来进入各户的住宅形式。外廊式住宅可分为长外廊和短外廊两种。长外廊式住宅一梯可以服务多户,分户明确,每户均有较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其缺点是每户均需经过一个公共走廊进入,因此对每户有视线和声响上的干扰。长外廊住宅在寒冷边区不易保温防寒,在南方地区使用较多。短外廊住宅是为了避免外廊的干扰,将外廊服务的户数减少,缩短外廊。一般短外廊一梯每层服务三至五户。外廊式住宅按其朝向有南廊和北廊两种。南廊有利于在廊内活动,但南向外廊对居室干扰较大,且在北方对南向房间采光、日照有遮挡。北廊可靠廓布置辅助房间或小居室,可以减少对主要居室的干扰,一般采用较多。

内天井式住宅 是在单元内部设置天井,利用天井解决各类用房的通风和采光问题。内天井的井壁实际上是内向的外墙。内天井式住宅由于增设天井使得栋深加大,面宽减少,可收到节约土地的效益。内天井式住宅依据天井面积大小可分大天井和小天井式两种。1.小天井的面积最好大于7平方米,天井尺寸应大于2.7米×2.7米,这样可解决四层以下用房的采光问题。从天井内相对两窗防火安全距离要求,天井尺寸宜大于3.3米×3.3米。2.大天井又有封闭式大天井和环廊式大天井两种。内天井式住宅设计时应注意如下方面:1.从防火安全考虑,小天井式住宅在井内不应设挑阳台;靠天井的房间门应为内开;小天井底设有固定的进气口或进气门;与小天井相邻的楼梯间不宜设朝向天井的门窗洞口;小天井出口处不应设挡火板或遮阳板。2.在天井里不宜设开向居室的窗子,以避免视线干扰。3.井壁应光滑刷白,以利光线反射,加大反光系数。4.在北方为了防止西北风干扰,可将西北二侧各设0.5米高的矮墙。5.井内要设雨水排除口。但对于大天井内不应设排水口和垃圾道,以免造成不卫生。6.天井式住宅存在户间干扰大,防火差,采光差等问题,所以一般在旧区改造、青年公寓或老年公寓中易选用。还有对于日照要求不高的地区易选用。

别墅 建于郊外风景区,供人们短时间休息游憩使用的独户住宅。别墅建筑设计应选择自然景色优美,能使人享受大自然的空气阳光,小溪流水,树木成荫等环境,并且要因地制宜与自然景色、景观、景点有机结合。对于不同自然地形的别墅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经过巧妙的处理,合理地利用地形和空间,创造出功能布局合理,建筑造型别致的建筑,使建筑融会于自然之中。别墅建筑对户外活动空间,观赏自然风景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其建筑布局应与自然景色有机结合,在建筑处理上往往采用各种手法将自然景色纳入住宅环境之中。常采用借景、用景、造景、点景等方法,使建筑与大自然充分融揉,使人有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之感,又使建筑成为自然风景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别墅建筑由于本身的功能及其使用特点,在平面布局上有很大的灵活性。根据别墅建筑的特点,在设计时常采用“分隔”、“流通”等设计手法,恰如其分地组织空间,满足人们心理、生理和行为使用要求。

地下汽车库建筑 城市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静态交通问题。由于车辆停放时间比行驶时间长;

- 14 -

停车空间的面积要比车辆本身的水平投影面积大二至三倍;车辆出行需要停放的位置不止一处等原因,随着城市车辆的发展,停车问题已日益严重,表现为需要停车和停车空间不足的矛盾,也表现了停车空间与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世界上各国普遍采用机械式地上多层车库和停车设施地下化两种途径。从我国国情出发,地下汽车库也是发展方向。 地下汽车库的类型:

地下汽车库的规模:社会汽车库以单库容300辆左右为宜。专业汽车库按我国1988年颁布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的要求规模建设,如高级宾馆每间客房应有大于0.3台的停车位指标规定规模。

地下汽车库基地选址原则:1.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的要求,与城市结构和路网结构相适应。2.保证合理的服务半径。公共汽车库宜小于500米,专用汽车库宜小于300米。3.所选位置应使其充满度有一定保证,三级应不小于70%,二级应不小于85%,周转率不应小于8次/日。4.应符合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地下汽车库的排风口位置应避免对附近建筑物、广场、公园等造成空气污染。5.应符合城市防火要求,设置在地面上的出入口、通风口、加油站的位置应与周围建筑物和其他易燃、易爆设施保持必要的防护间距。6.基地应选择在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比较有利的位置,避开地下水位过高或地质构造特别复杂的地段。7.基地应避开已有的地下公用设施主干管线和其他已有地下工程。地下汽车库的建筑组成部分:1.停车部分:停车间(包括停车位、行车通道和人行道)和交通设施(包括候车场地、坡道、升降机、楼梯、电梯等)。2.服务部分:等候室、收费处以及洗车、加油、修理、充电等设施。3.管理部分:门卫室、调度室、办公室、防灾中心等。4.辅助部分:风机房、水泵房、器材库、燃油库、润滑油库、消防水库等。地下汽车库的面积指标:小型车地下汽车库每停一台车需要的建筑面积以35~45平方米为宜,每停一台车需要的停车部分面积以28~38平方米为宜,停车部分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以乃%~85%为宜。停车间设计应考虑合理确定设计车型与停车安全距离;合理确定停车方式和停放方式;行车通道宽度。坡道设计应考虑:保证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如数量和位置;坡道结构应简单、合理和坚固;应有防滑措施;有防护要求的地下汽车库,坡度结构应在防护区以内,口部应采取与防护等级相应的防护措施;要有合理的坡度、长度、宽度和高度。地下汽车库设计应创造良好的库内环境质量,并要具有良好的防灾的防护体系和防护措施。 学校建筑 学校建筑包括中小学校建筑和高等学校建筑。1.中小学校建筑的规模及布点。一般小学为六年学制,正常情况下分为12班、18班、24班等。中学分为18班、24班、30班等。学校的布点应根据各区、居民点及小区规划人口数量,均匀合理布点。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选择学校校址应考虑周围环境安静、卫生、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有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中小学校建筑总平面布局:学校用地由校舍建筑用地、体育活动用地、实验及绿化用地

- 15 -

等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布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分区明确,既要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相互干扰和影响。校舍由教学用房、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组成。教学用房由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用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及体育活动室几部分组成。普通教室是教学用房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教室的设计不仅要有足够的面积,而且座位布置排列应合理。教室应有良好的采光和日照,但要避免阳光直射。教室应有良好的声环境,避免外界噪声的影响。教室还应有良好的室内温度要求,夏天有良好的通风,冬季有采暖和换气设施。中小学建筑的实验室和各种专业教室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充分满足不同功能使用的各种需要来布置平面及各种设备。2.高等学校建筑。高等学校有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等三类。高等学校的总平面布置主要应考虑功能分区合理,联系方便,环境优美,且要考虑发展用地。高等学校分为教学中心区、科学研究区、体育活动区、实习工厂区、后勤服务区、学生生活区六大部分。教学中心区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校区核心。校区主体建筑可以是教学主楼,也可以是图书馆、科研中心等部分。高等学校教学建筑主要包括一般性教学建筑,主要指普通教室及公共教室。专业性教学建筑,主要指各种实验室和专用教室、科研性建筑、实习工厂等四部分。图书馆建筑是高等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设计要突出使用功能,宜采取开放型布局,以开架阅览为主,同时应考虑图书馆工作自动化、图书借阅、阅览现代化设备的发展趋势,为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 为学龄前儿童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而使用的建筑为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供三周岁以下的幼儿使用的建筑为托儿所,为三至六周岁幼儿使用的建筑为幼儿园。幼儿园(包括托、幼结合建筑)大型为10~12班;中型6~9班;小型为5班以下。单独托儿所的规模不宜超过5个班。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托儿所的小、中班为15~20人;托儿所大班为21~25人;幼儿园小班20一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托儿所、幼儿园地点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2.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3.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4.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托儿所、幼儿园总平面设计要求:1.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和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2.室外活动场地必须各班设专用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各班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3.宜布置有集中绿化,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4.在供应区应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基地边界及游戏场地、绿化等宜设置安全、美观、通透的围护栏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1.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方便使用管理,有利于交通疏散。2.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3.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活动室、寝室、乳儿室不低于2.80米,音体活动室不低于3.6米。4.建筑造型及室内设计应符合幼儿的特点。5.生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