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柳江——红水河区域的石器时代文化及其渊源-史前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桂西北柳江——红水河区域的石器时代文化及其渊源-史前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3a2b83c0b4c2e3f572763c2

广西柳江—红水河区域的石器时代文化及其渊源

二、红水河—柳江区域石器时代文化的特征与渊源

(一)文化特征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红水河—柳江区域的石器时代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1、盛行以燧石小石器为代表的石片石器。石片石器的比例在第一类遗存中为83.6%,在第二类遗存的早期增加到94%,晚期为91%,在第三类遗存中逐步减少到54%,至第四类遗存中已基本消失。其中燧石小石器在石片石器中占优势地位,采用锤击法和压削法制作,形体较小,具有细石器风貌,但没有发展成典型细石器。其它岩质的石片石器常采用“白莲洞式打片法”制作,特点鲜明。这个特征在岭南地区可说是绝无仅有。

2、磨制石器出现比其它地区早。在第三类遗存中已发现多件磨制石斧、石锛和穿孔石器,年代可早到距今1.3万年。而在其它地区,比如在桂东北地区,在距今9千年以前的遗址中尚未发现磨制石斧和石锛。联系到上述第一个特征,可以认为柳州的石器工业至少在华南是首屈一指的。

3、很少使用骨蚌器。仅在第三类、第四类遗存中发现少量骨器和蚌器,特别是蚌器仅在第四类遗存中发现3件。这与岭南其它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蚌器是常见的器物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4、陶器出现较晚。可靠的陶器在第四类遗存中出现,年代约为距今7千年前以后,而在邻近的桂东北地区在距今1.5万前就已出现陶器。联系到上述第三个特征,可以认为这可能反映出柳州的稻作农业出现较晚。

5、实行屈肢葬。至迟在距今1.1万年前就实行这种葬式。这种葬式一般为仰身或俯身的屈肢,与流行于桂东北和桂南的蹲踞的屈肢有区别。

6、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与中期之间存在文化缺环。一是从年代上看,两者之间有3千年左右的间断;二是从文化传统来看,燧石小石器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没有得到继承,屈肢葬传统消失不见。这是文化中断的反映,还是考古调查工作的遗漏所致?值得探索。

7、从各类遗存的年代和分布范围来看,显示出沿柳江西岸由北向南再沿红水河北岸由东向西传播、扩张的态势。第一、二类遗存年代最早,仅分布于柳州市和柳江县,第三类遗存分布到红水河北岸东段的来宾县,第四类遗存分布到红水河北岸中段的都安县,第五类遗存分布到红水河北岸西段的天峨县。

(二)文化渊源

从上述特征来看,柳江—红水河区域的石器时代文化与岭南其它地区的石器时代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

(21)

,因此它的渊源也就不可能在岭南地区。实际上,从地理上看,柳江—红水河区域更应该属于云贵高原;从文化上看,这一区域的石器时代文化也与云贵高原上的贵州省的石器时代文化比较一致。

贵州省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旧石器较多的省份,见诸报道的有近30处,出土的各类石制品3万多件,骨角器千余件,人类化石百余件及大量用火遗迹。时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均有(22)。贵州自旧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属于“砾石和石片工具传统”并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时演变为以石片工具为主,一般用锤击法或锐棱砸击法打片,也有用砸击法或碰砧法打片的,第二步加工石片以反向或正向加工为主,也有用交互加工和横向、复向加工的(23)。显然柳江—红水河区域的石器特征与此相似。又根据张森水的研究,贵州省的旧石器可分为猫猫洞、威宁、马鞍山三个类型。猫猫洞类型主要分布于黔西南的兴义、兴仁、安龙等地,其主要特点是:打片主要用锐棱砸击法;石片石器占优势;修理石器普遍用锤击法,大多数向石片的破裂面加工,刃口较锐,刃角60度左右;石器组合为刮削器、尖刃器、砍砸器;有一定数量的骨角制品。草海类型主要分布于黔西北,主要特点是:石器较大;打片用锤击法;石片石器占优势,但不如猫猫洞类型的比例高;修理石器用锤击法,但加工方向多样,石器刃口较钝,刃角在80度以上;石器组合为刮削器和尖刃器。马鞍山类型主要分布于黔北、黔中地区,主要特点是:多数石制品较小;生产石片主要用锤击法,辅以砸击法;使用石片较多,石片石器占优势;石器组合为刮削器、尖刃器、砍砸器、石锥、雕刻器,以刮削器占绝对优势;修理石器基本上用锤击法,多数向石片背面加工,刃口较锐,刃角60?70度;有多种类型的石器,制作水平较高(24)。将柳州的白莲洞和鲤鱼嘴遗址的石器与之对比,可见其燧石小

155

漆招进作品集·史前篇

石器与马鞍山类型最为接近,但砾石石片与猫猫洞的向破裂面加工石片石器的方法接近。由此看来桂西北与黔西南、黔中以至黔北均存在联系。但是马鞍山类型的年代在距今2万年以内,猫猫洞类型的年代在距今1.5万年以内,它们不可能是白莲洞和鲤鱼嘴文化的来源,而只能是堂兄弟。猫猫洞文化的来源可能是距今5万年左右的水城硝灰洞;马鞍山类型的来源可能是北方的小石器文化传统。看来白莲洞和鲤鱼嘴文化的渊源可能与此是一致的。

那么,以白莲洞和鲤鱼嘴文化为代表的柳州的石器文化是由哪条通道从贵州传播而来的呢?由于红水河北岸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均晚于柳州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且越往西越晚,看来不太可能是从红水河北岸这条通道传播而来。从地理和交通条件来看,最有可能的传播通道应是柳江的主要支流龙江及其上游金城江河谷。从历史上看,这条河谷确是柳州地区与贵州的主要交通要道。但是,目前尚未见在这条河谷地区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报道,看来今后应加强这一地区的考古调查工作。

(作者单位: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博物馆)

注释:

(1)(6)(7)贾兰坡、邱中郎:《广西洞穴中打击石器的时代》,《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2(1),1960年。

(2)柳州市博物馆:《柳州市白莲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中的脊椎动物遗骸》,《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3(2),1975年;周国兴、易光远:《广西柳州地区岩溶群人类化石的研究》,《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报告》第20辑,1982年;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广西民族学院历史系:《广西柳州白莲洞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1987年,143?160;易光远、张小华、周国兴:《白莲洞遗址的发现研究与新进展》,《中日古人类与史前文化渊源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除特别注明的外,本文采用1994年的新分层,但对螺壳样品的14C年代数据作了必要的修正,即扣除“死碳”影响的偏老部分约17%,并将钙板排除在文化层之外。

(3)柳州市博物馆、广西文物工作队:《柳州市大龙潭鲤鱼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1983(9),769?774;李珍、李富强:《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探讨》,《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4?106。本文采用新分层,对螺蚌壳样品的14C年代数据作了17%的扣减。

(4)原研究者将东3层划归第1文化层,但笔者认为将此层划归第2文化层更为妥当些。此层炭屑样品的AMS-14C年代为距今11160?580年。

(5)刘文:《广西柳州市大龙潭鲤鱼嘴石器时代贝丘遗址的研究》,《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245?251。另据发掘者之一何乃汉所说,陶片出土的最低部位为上文化层底部和下文化层顶部,不低于人骨所在部位,此说未排除属于上文化层的可能。

(8)(12)(18)梁旭达:《红水河流域原始文化概述》,《广西民族研究》2000(2),该文把这两处遗址列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9)有关白莲洞和鲤鱼嘴遗址的年代测定数据,还可参见以下诸文:原思训等:《阳春独石仔和柳州白莲洞遗址的年代测定——试探华南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过渡时间》,《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黎兴国等:《柳州大龙潭贝丘遗址年代及其邻近地区对比》,《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14C专集),地质出版社1987年。

(10)吴茂霖、王令红、赵仲如:《广西都安仙洞发掘简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4(3),1976年。 (11)谢光茂:《广西都安巴独山发现的人类文化遗物及动物化石》,《人类学学报》10(3),1991年。 (13)(14)(15)柳州市博物馆:《广西柳州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83(7):577?35。 (16)韩康信:《广西柳城发现新石器》,《考古》1964(11), (17)覃骏、卢成英:《广西柳江发现新石器》,考古1965(6)。

(19)杨群:《广西柳州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文物资料丛刊》第五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 (20)蒋廷瑜、彭书琳:《桂南大石铲研》究,《广西文物》1991年(3),29?35。

(21)漆招进:《桂东北漓江流域的石器时代文化及其与周边地区石器时代文化的联系》,《史前研究》2000年刊,101?108。 (22)贵州省博物馆:《贵州考古十年》,《文物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263?267。

156

广西柳江—红水河区域的石器时代文化及其渊源

(23)曹泽田:《中国西南史前石器工业的特征与传统》,《纪念黄岩洞遗址发现三十周年论文集》,广东旅游出版社1991年,135?141。

(24)张森水:《贵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若干问题》,《纪念头马坝人化石发现三十周年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119?125。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