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3b5df3a1ed9ad51f01df2e5

划,确定改建、扩建方案,安排技术改造项目和采取重大组织措施的依据。(长期计划)

计划能力是根据平均技术定额核算的,只能表明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水平,作为编制中短期计划的依据。(综合生产计划) 二、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1. 固定资产的数量

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用于产品生产的全部机器设备数量及厂房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物面积。

机器设备:包括正在运转的、正在修理、装配或正在准备修理的机器设备,以及因生产任务变化而暂时停止使用的机器设备。

不包括批准报废、封存待调、留作备用的设备,或损坏严重,计划期内不能修复的设备。

辅助车间所拥有的机器设备不能参与基本产品生产能力的计算,只能算做辅助车间的辅助生产能力。

2. 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

在工业企业中,由于生产条件和工作制度的不同,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也是不同的。在连续生产的企业中,机器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一般等于日历时间减去修理所需的停工时间。在间断生产的企业中,机器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是在日历时间中扣除节日、假日停工的时间以后,按企业规定的工作班次来计算的,其中也要扣除机器设备修理的停工时间。

3.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指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及生产面积的利用率。两种表示方法: 产量定额

台时定额即时间定额

三、生产能力计算

(一)设备组担负单一品种生产任务时,生产能力的计算。

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台)X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小时)÷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台时/件) 范例

?萨拉烤饼店有一个加工早餐卷饼的工厂。该厂的效率是90%,利用率是80%。生

产线每周运作7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生产线的设计能力是每小时加工120个标准卷饼。每周额定产能是多少?

?生产线每周使用时间=7×3×8 ? =168小时

?额定能力=设计能力×利用×效率

? =120×168×0.8×0.9=14515个/周

(二)设备组担负单多品种生产任务时,生产能力的计算。 1、按代表产品法计算生产能力

例:某机加工车间有铣床30台,生产A、B、C、D四种产品,计划年产量分别为400,1000,600,200件,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分别为18、60、30、90台时,一年工作306天,一天两班制,每班8小时,设备停修率为10%,试用代表产品法(B为代表产品),求各产品的生产能力? (三)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

当作业组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作业面积时,其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例:某车间现有装配生产面积1000㎡,工作日306天,二班制,每班8小时,计划装配甲产品,该产品单位占用面积10 ㎡,装配周期为48小时,求:生产能力?

解:装配生产能力=(1000×306×2×8)/(10×48)=10200(台) 案例:复印中心需要几台复印机

某写字楼的复印中心,这 两个部门(A、B)

复印各种业务报告。下表给出了每个部门复印需要的有关信息。该复印中心年工作日为250天,每天有效复印时间7小时(制度工作8小时)。复印中心认为,它们需要保持15%的能力缓冲。 问:该复印中心需要几台复印机? 解:计算全年的复印机小时数

R=(50×40×0.5×100×60×0.7/(1- 0.15)= 6118(小时) 计算一台复印机的年工作小时数 H=250×7=1750(小时) 计算所需复印机数 6118/1750=3.496 复印中心需要4台复印机

第四节 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产品出产进度计划解决的问题:

将全年的生产任务(综合生产计划)按产品品种、规格和数量具体安排到各季、各月,并规定车间的生产任务。

一、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要求

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时,为了合理组织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应考虑以下要求:

1、保证定货合同规定的品种、质量、数量和交货期,成套完成任务。基本要求。在产品出产安排的次序上,应先重点后一般,先计划内后计划外。 1、尽可能保证全年各季各月均衡地出产产品,使设备和劳动力负荷均衡,使资金占用和资金回收相协调,使产值和利润逐步有所增长,避免大起大落。努力保持生产的均衡性。

2、产品出产进度要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进度协调衔接。尽量不要仓促上马,以免因技术准备不周或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不及时产生质量或生产中断等事故。 4、市场需求有季节性的产品或原材料供应有季节性的产品,其出产进度要符合季节性要求,做到不误季节,及时生产。

5、要尽可能往前赶。各计划期未都要留出一定的生产能力为下一计划生产作准备,以保证各计划期的产品出产进度互相衔接。上一期计划不要影响到下一期计划。

二、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方法

不同类型(大量、成批、单件),产品出产进度安排的重点各有不同。 1、大量大批生产

特点:品种少,每种产品产量大

安排产品出产进度的重点:全年产量在各季各月的分配问题。 常用安排方法:平均分配法、均匀递增法、抛物线型递增法 (1)平均分配法

将全年的计划产量平均分配到各季各月。如1200件 (2)均匀递增法

各季各月产量依据全年计划产量分期、分阶段递增。(逐季、逐月递增) 如 1000件:100,200,300,400 (3)抛物线型递增法

将全年的产按量抛物线型分配到各季各月,逐步增加。 适用 :新投产产品,且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 2、成批生产

特点:产品品种较多,各品种产品产量大小不一。各产品成批轮番进行生产。 安排产品出产进度的重点:合理搭配各产品的生产 目标:

①尽量使每季、每月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每种产品生产批量大。

②使设备、劳动力负荷均衡,合理利用人力、物力。 产品出产进度安排原则

(1)产量较大、季节性需求变动较小的产品,按“细水长流”的方式安抚生产。各季各月都根据需求安排一定产量,尽可能比较均衡地进行生产。

(2)产量较小的产品,采用“集中轮番”生产方式。

可以减少每月同时生产的品种数,加大产品的生产批量,从而减少设备调整次数,提高和产效率,降低成本。

(3)安排新老产品的出产进度时,应有一定交叉时间。

生产老产产品时,应有计划地同时生产一些新产品。不要一段时间只生产老产品,一段时间只生产新产品,使新老产品生产大起大落,产生过大波动。 既不利于生产技术准备

也不利于工人对新产品生产技术的逐步掌握

(4)精密产品与一般产品、高档产品与低档产品、复杂产品与简单产品、大型产品与小型产品均应合理搭配,以使各工种、设备及生产面积得到均衡负荷。 (5)安排各种产品品种搭配和先后顺序时,应当考虑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完成期限、技术组织措施的完成期限,以及关键原材料、元器件和外协件的供应期限等因素。 3、单件小批生产类型

生产特点:产品品种多,每种产品生产数量少,不重复或很少重复生产。主要是根据用户要求,按订货合同组织生产。

安排产品出产进度的重点:保证交货期和规定生产数量(按期按量),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方面的要求。 本章小结

?1、生产计划的概论和种类 ?2、综合生产计划 ?3、生产能力

?4、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作业:

某设备组全年总有效工时为62500台时,生产A、B、C三种产品,全年计划产量分别为200台、500台和300件,单位产品加工时间分别为45台时、40台时和70台时。

要求:以假定产品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