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工艺专业工作内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海上油田工艺专业工作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3b656496529647d26285285

COOEC

工艺设计介绍

? 是否含有H2S ? 重组份的分子量 ? 重组份的密度 ? 重组份的平均沸点 1.5.4 生产预测(配产)

? 油产量 ? 气产量 ? 水产量 ? 最大日产量 ? 气液比 ? 气油比 ? ……等等

1.5.5 井口压力、温度情况

? 井口流压 ? 井口流温 ? 嘴后背压(回压) ? 嘴后温度 1.5.6 注水考虑

? 注水预测及相对的生产阶段 ? 注水量及井数

PAGE 9 Of 36

COOEC

工艺设计介绍

? 注水压力

? 注入水中要求含氧量 ? 注入水中固体颗粒的最大尺寸 ? 是否需要化学注入 1.5.7 生产要求

? 合格原油的蒸汽压要求 (在当地温度下,一般要求应在0.7倍的当地大气压以下,或者根据客户要求确定)

? 合格原油的含水、含盐要求 (一般要求含水<0.5%,含盐<50mg/l) ? 生产水排放要求 (在中国海域分类排放) ? 气体外输露点要求 ? ……等等

2 海上油气集输工程设计

2.1 油气集输系统工艺流程及单元工艺

油气集输系统工艺流程是根据各油田的地质特点、采油工艺、原油、天然气物性和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制定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单元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实现这些单元内容的工艺方法是可以选择的。

? 分井计量

测出单井产物中的原油、天然气、采出水的产量值,作为监测油藏开发动态的依据之一

PAGE 10 Of 36

COOEC

工艺设计介绍

1) 分井计量是将油井产物分离成液相和气相分别计量,当含水原油为乳化液不易分离时,用含水分析仪测定其含水率;有游离水存在时,则可用三相分离器将油、水再分离,分别计量游离水、水中含油和含水原油。

2) 油井周期性计量,一般每次连续计量时间不少于8小时,计量周期不

大于7天。对于高产油井、新开发区重点井、试采期采用连续计量。

3) 分井计量的系统精度一般为±5%。

? 集油、集气、输油、输气

1) 管线集输油气的工艺 海洋石油油气集输工程中,管线集输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管线集输油气的工艺根据单井产量、油气比、井口出油温度和压力、原油物性等条件,可选择采用不加热输送、加热输送、掺液输送、伴热输送、分输或顺序输送等工艺。

2) 集油、集气的动力

自喷井剩余压力:储油层与井底之间的压力差,足以保证达到配产的

前提下,并能将井筒中的油气水混合液柱举升到地面后所剩余的压力,即油管压力。当自喷井油嘴处的流速超过声速时,则取其油管压力的40%~50%作为输送油井产物的动力;当油嘴处的流速为亚声速时,则油管压力可全部作为输送油井产物的动力,该压力通常称井口回压。

机械采油的剩余压力:抽油泵、潜油泵、水力活塞泵等的扬程将油气水混合液柱举升到地面后所剩余的压力,全部可用做输送油井产物的动力。。

3)集油、集气的增压

油气混输增压:油气混合物在一定压力条件进入油气混输泵增压,适用

PAGE 11 Of 36

COOEC

工艺设计介绍

于油气混输。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分离后,分别增压,然后混输。

? 油气水分离

1) 将油井产物,利用离心力、重力等机械方法,分离成气、液两相或油、气、水三相;在出砂的井中,还要除掉固体混合物。

2) 在油井有较高剩余压力时,采用多次压力分离,获得不同压力等级、不同组分的天然气。首级分离器压力应低于饱和压力。

3) 高粘度原油在较低分离温度条件下易起泡,需加入消泡剂减小原油表面张力。 ? 原油脱水

1) 轻质、中质含水原油,宜采用热沉降、化学沉降法脱水,使油、水一次达到合格标准。

2) 中质或重质的高含水原油,先采甩热化学沉降法脱水,使原油含水率达到20%~30%,为原油电脱水奠定良好基础 。

3) 乳化程度高的含水原油,宜采用交直流复合电场脱水。 ? 原油稳定

1) 多级分离能减少石油蒸气的携带损失;

2) 粘度较高的中质原油宜采用负压闪蒸法,控制原油饱和蒸气压。 3) 轻质原油,宜采用提馏法,控制原油的组分;从而控制饱和蒸气压。 4) 重质原油一般不需进行稳定处理。 ? 原油、天然气产品的储存

1) 海上原油的储存一般采用FPSO或者管线直接外输;

PAGE 12 Of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