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3bdae1175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5

16. 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假设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时,国民收入、消费及储蓄如何变化?

解:边际储蓄倾向为,则边际消费倾向==. 国民收入增加额 △y=1000×

消费增加额 △c=5000×=4000 储蓄增加额 △s=5000×=1000

17. 假设一国经济中消费者支出增加600, 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各减少 300,边际储蓄倾向为,试问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动?

解:边际储蓄倾向为,则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者支出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 =5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

国民收入变动额 △y=600×5-300×5-300×4+300×4=1500

18.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50+,试问y=1000时的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是多少?

解:消费c=150+=150+×1000=900 储蓄s=y-c=1000-900=100 边际消费倾向MPC= 平均消费倾向APC= 边际储蓄倾向MPS=1-MPC== 平均储蓄倾向APS=

19. 什么是宏观税收函数?

宏观税收函数是税收与税率、国民收入之间数量模型。T=T0+tY。其中T为税收额,T0为定量税,t是税率,Y为国民收入。T与Y成同方向变动,但是税率太高可能使国民收入减少,进而引起税收减少,表现为拉弗曲线。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LS——LM模型

1.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联系与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IS—LM模型被称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还在于IS—LM模型在阐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方面有很多优点:

一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示经济短期波动究竟来自何方,是来自投资支出变动、消费支出变动、政府支出或税收方面因素的变动,还是来自货币供给和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如果属于前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IS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如果属于后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LM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

二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现出政府干预经济使用的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如果是财政政策,必然表现在IS曲线的移动上,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果是货币政策,必然表现在LM曲线的移动上,增加货币的扩张政策引起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减少货币的紧缩政策引起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三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现构成总需求诸因素对总需求变动影响的强弱程度。例如,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很敏感,IS曲线就会较平坦,即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较小;反之,若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IS曲线就会较陡峭,即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较大。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很敏感,LM曲线就会较平坦;反之,若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LM曲线就会较陡峭。利率变动是影响投资从而影响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利率变动如何影响总需求可以在IS曲线和LM曲线形状上一目了然地看出来。

四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现出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倾斜程度即斜率都有关。其原因在第十七章阐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时会有说明。 五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现出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这两大学派为什么会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不同的态度。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当利率较低时,人们即使有闲置货币,也不肯购买债券,经济会陷入所谓“流动偏好陷阱”状态,这时LM曲线呈水平状,如果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货币需求增加不会使利率上升而产生“挤出效应”,因此财政政策会极有效。相反,这时政府若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可能使利率下降,因为人们不肯用多余货币去购买债券,从而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即利率不会下降,并增加国民收入,因此货币政策无效,从而该派注重财政政策。与之相对,货币学派则认为,人们通常只有货币的交易需求而没有投机需求,如果央行扩张货币,人们会将增加的货币都用来购买债券,于是债券价格会上升即利率会下降,进而使投资和收入大幅度增加,因而货币政策极其有效。相反,如实行增加支出的财政政策,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导致很大的“挤出效应”,这使财政政策效果很小。因此,该学派在两大政策选择中注重的是货币政策。

六是IS—LM模型可清楚地表现出总需求曲线的来历。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在IS—LM模型中,当其他状况不变时,价格上升在货币名义供给不变时等于实际货币供给量(M/P)下降,因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下降。这样就可直观地勾画出国民收入与价格总水平之间反方向变动的总需求曲线。

正因为IS—LM模型有着表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上述诸多用处,因此传统上一直把IS—LM模型当作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标准解释和核心理论。

2. 一个预期长期实际利率是3%的厂商正在考虑一个投资项目清单,每个项目都需要花费100万美元,这些项目在回收期长短和回收数量上不同,第一个项目将在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第二个项目将在三年内回收125万美元;第三个项目将在四年内回收130万美元。哪个项目值得投资?如果利率是5%,答案有变化吗?(假定价格稳定。)(东北财经大学考研)

解答:实际利率是3%,第一个项目其现值是错误! ≈(万美元),第二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是错误! ≈(万美元),第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为错误! ≈(万美元),三个项目回收值现值都大于100万美元,都值得投资。

如果利率是5%,则上面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是:错误! ≈(万美元),错误!≈(万美元),错误! ≈(万美元)。因此,也都值得投资。

3. 假定每年通胀率是4%,上题中回收的资金以当时的名义美元计算,这些项目仍然值得投资吗? 解答:如果预期通胀率是4%,则120万美元、125万美元和130万美元的实际收益分别是120/≈(万美元)、125/≈(万美元)和130/≈(万美元),再以3%的利率折成现值,分别为:≈(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

从上述结果可知,当年通胀率为4%,利率是3%时,第一、第二个项目仍可投资,而第三个项目不值得投资。

同样的结果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得到:由于年通胀率为4%,实际利率为3%,因此名义利率约为7%,这样,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为,,,所以120和125万美元的项目值得投资。

4. (1)若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找出利率为4%、5%、6%、7%时的投资量;

(2)若储蓄为S=-40(亿美元)+,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 (3)求IS曲线并作出图形。 解答:

(1)若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则: 当r=4时,i=100-5×4=80(亿美元); 当r=5时,i=100-5×5=75(亿美元); 当r=6时,i=100-5×6=70(亿美元); 当r=7时,i=100-5×7=65(亿美元)。

(2)若储蓄为S=-40(亿美元)+,根据均衡条件i=s,即100-5r=-40+,解得y=560-20r,根据(1)的已知条件计算y,

当r=4时,y=480(亿美元); 当r=5时,y=460(亿美元); 当r=6时,y=440(亿美元); 当r=7时,y=420(亿美元)。

(3) IS曲线:i = s, 100-5r = -40+,y =560-20r

IS曲线如图14—1所示。

图14—1

5. 假定:

(a)消费函数为c=50+,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 (b)消费函数为c=50+,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10r; (c)消费函数为c=50+,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10r。 (1)求(a)、(b)、(c)的IS曲线;

(2)比较(a)和(b),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b)和(c),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解答:(1)根据y=c+s,得到s=y-c=y-(50+=-50+,再根据均衡条件i=s,可得100-5r=-50+,解得:

(a)的IS曲线为y=750-25r,即r=30-

1y; 251y, 50(b)的IS曲线为y=750-50r,即r=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