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综合调研报告4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20年综合调研报告4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08ed3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e2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2020年综合调研报告4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综合调研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引言

根据一村一农村经济要求,结合笔者农村工作实践,对我镇秸杆综合利用与处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群众、与村干部访谈等调研方法,对我镇6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秸杆对我铺环境的影响,以及在综合利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秸杆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情况分析

(一)秸杆焚烧在我镇具有普遍性,给环境、土壤、交通带来危害 在我国农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农田里到处燃烧秸秆,浓烟四起,烟雾弥漫,如果发生在公路边,易造成能见度降低,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我铺的秸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同样也不另外。秸秆白白的在露天被烧掉了,不仅浪费了资源,还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一般来讲,农民在收完粮食以后剩下的秸秆主要以一下五种方式消耗掉:第一作为工业原料,主要是用于造纸,加工各种木质材料,化工原料。第二作为畜牧饲料,第三部分秸秆直接或经加工后返还到田里作为肥料,第四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第五直接露天焚烧或被废弃,据有关数据显示,五种方式的比例分别为2.2%,20.1%,47.1%,15%和15.6%。然而,我镇露天焚烧或被废弃的比例高达60%,这给我镇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秸秆的平均养分含量占化肥施用量的2.87%,如果这些秸秆全部归田,可以为农民节省很大一笔种植费用。秸秆露天焚烧能够烤焦3~5cm的土壤,使得有机质大量损失,土壤生物不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复存在,造成土壤贫瘠。秸秆露天焚烧还能影响交通安全。焚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雾,使空气能见度下降,影响飞机正常起降和车辆安全行驶,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二)“秸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温总理连续几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强调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问题,但我们现实生活中农村秸秆焚烧问题并没有减少,反而呈上升趋势,只是什么原因呢,应该值得反思,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国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XX年3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直到今年三月份我国才有了一份关于解决农作秸秆问题的正式文件,但也只是一个通知而已,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足以证明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秋季秸秆禁烧实际工作中,各乡镇通过严密巡逻督查和加大处罚力度等方式对农民群众的焚烧行为进行堵截和严惩。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起初或许尚能奏效,但随着秸秆的过多堆积、耕种繁忙时期的逼迫和村民内心反叛情绪的累积,各村的村民便互相响应,冒险焚烧,导致各个乡村“狼烟四起”,使督察巡逻人员首尾难以兼顾,在一个个着火点之间疲于奔波。造成农村秸秆禁烧工作开展如此艰难有三大原因:一是大部分农民群众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出于自私自利的狭隘心态和侥幸心理,许多村民都认为自己焚烧这点秸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二是在农忙时节,农民群众不愿也不能为秸秆耗费更多的时间和劳力,为省时省力图方便,便一把火烧之了事。三是秸秆直接还田的成本较高。最快捷、有效的秸秆利用方法是实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然而目前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成本较高,对农民群众来说很不划算。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不仅如此,秸秆焚烧以查禁为主,缺乏有效的监管法律依据。在网上一搜,满眼都是这样的眼:“紧急部署,查禁秸秆焚烧现象”、“加大焚烧秸秆查禁打击力度”,这种查禁行为总是在焚烧现象发生后才进行实施,不仅不能解决焚烧现象,而且由于案例多,查禁行为进行比较困难,根本起不到警戒的作用。

二是秸秆的价值太低,用途单一。秸秆本来可以给牛羊当饲料,不能做饲料的可以用来做燃料或者沤肥,但是,由于养牛养羊等是规模经济,需要较强的组织性和较大的启动资金,在笔者的家乡,秸秆只能用来烧火。由于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燃气,电器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秸秆,这样就使秸秆成了农家的多余之物,付之一炬也就不再心疼。

三是现在农村的劳动力短缺,运输代价太大。胡庄镇所在的村庄,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壮劳力全部都到城里打工了,剩下的是“老的老,小的小”,勉强完成了春种秋收就算不错了,粮食能收视回来就不错了,哪还有时间收拾秸秆,秸秆大部分戳在地里就不足为奇了。

四是农村科学技术落后,综合利用措施不到位。笔者调查得知,一方面漫山遍野的秸秆被露天烧掉,另一方面一些农户人家的屋子像冰窖一样的寒冷;村民们都知道他们的火灶只适合烧煤而不适合烧秸秆,还是不愿意打破观念改造一下。胡庄镇推广沼气的力度不够,绝大多数村民没有能够利用上沼气,这就使得秸杆成了多余。另外,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农业科技缺少了后劲。年轻人进城打工了,老人们留在家乡就是为了”看堆儿”,缺钱了,打工的孩子们给一点儿,咋也比过去强,谁也不会想点儿法把这秸秆利用起来。

三、提高秸杆综合利用效率的几点建议

为什么秸秆焚烧现象年年禁年年烧,且越烧越旺呢,这是因为没有从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根源上解决问题。根源问题是秸秆堆积在农民的手中,没有正确的输出途径,如何正确疏导这些秸秆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从思想上认识秸秆的危害性

没有经过细心研究的人们对秸秆的认识普遍停留在直接将秸秆燃烧或者喂养牲畜上,对于秸秆的深开发所产生的效益知道的农民并不多,并且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人关心的问题,但是农民认识不到燃烧秸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些都需要各级政府和媒体进行宣传。只有农民从心里认识到燃烧秸秆的危害性,焚烧秸秆的现象才能从我们眼里消失。

秸秆机械化还田,不仅可以减少焚烧、保护环境,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是一项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要大力宣传禁烧政策,广泛宣传秸秆还田的作用和好处,介绍秸秆还田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全力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以政府为“动力源”,建立农作物秸秆回收增值循环体系 现在这样那样的秸秆处理技术,能够使秸秆增值,但为什么没有人来执行,这是因为农民自己操纵设备不仅成本高,而且力量小,产品销路小。因此只能眼瞅着将秸秆烧掉。中国老百姓是最实惠的,如何让农民将堆积的秸秆自愿的疏导出去,这就必须靠政府,政府收购农民的秸秆,并给与农民一定的补贴,这样秸秆在农民眼里就不再是一钱不值的废物,而是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经济物,这样政府就起了“动力”的作用,同样收集上来的秸秆也不能堆积在政府那里,政府投资建立秸秆处理系统,将收集上来的秸秆分类加工,然后按照不同的渠道输出,简单加工粉碎的秸秆可以还田,充当化肥,减少农民种地的成本;还可以经过秸秆发酵后成为优质饲料,促进当地农牧也的发展;初级加工后的秸秆可以成为造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