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 吴文伟 - 理科无机化学课外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无机化学 - 吴文伟 - 理科无机化学课外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0b9358ad02de80d4d8404c

15.人体血液中有 H2CO3-NaHCO3缓冲对(还有磷酸盐组成的缓冲对),以使人体血液的pH值维持

在7.35~7.45之间。为此要求血液中HCO3离子和H2CO3的浓度比值范围应为(H2CO3的Ka1=

--

4.30×107 ,Ka2=5.61×1011) ( ) A、0.35~0.87 B、4.62~8.93

C、9.55~12.02 D、6.05~8.45 16.实验测得100 ml 0.01 mol·L

-1

的NaNO2水溶液pH=8.0 ,则HNO2 的Ka最接近的数据是 ( )

? A、1012 B、108 C、106 D、104

--

17.已知溶度积 : Ksp Ag2CrO4 = 1.1×1012 ,Ksp PbCrO4 = 1.8×1014 ,Ksp BaCrO4 =

---

1.2×1010 ,Ksp SrCrO4=2.2×105 。现有某溶液中含有浓度均为0.01 mol·L1 的四种硝酸盐

AgNO3 、Pb (NO3)2 、Ba (NO3)2 、Sr (NO3)2 ,若向该溶液逐滴加入K2CrO4 溶液时,则沉淀的先后顺序是 ( ) A、Ag2CrO4 ,PbCrO4 ,SrCrO4 ,BaCrO4 ; B、PbCrO4 ,Ag2CrO4 ,SrCrO4 ,BaCrO4 ; C、SrCrO4 ,PbCrO4 ,Ag2CrO4 ,BaCrO4 ;

D、PbCrO4 ,Ag2CrO4 ,BaCrO4 ,SrCrO4 。

Θ-Θ-

18.已知 Δ f Gm Pb2+(aq)= -24.4 kJ · mol1 ,Δ f Gm I-(aq)= -51.93 kJ · mol1 ,

Θ-

Δ f Gm PbI2(s)= -173.6 kJ · mol1 ,298 K 时,PbI2 的pKsp 值为 ( )

A、-5.78 B、7.95 C、-9.23 D、11.26 19.Fe (OH)2的Ksp=1.8×10

?-15

,在 pH=7 的缓冲溶液中,它的溶解度为 ( )

A、0.18 mol·L1 B、1.3×103 mol·L1

----

C、4.2×108 mol·L1 D、1.2×105 mol·L1

--

20.在0.06 mol?L1 的HAc溶液中,加入足够量的NaAc晶体使其浓度达0.2 mol?L1 ,已知Ka HAc

-5+

=1.8×10,则溶液中的[H]近似为 ( )

----

A、5.4×106 B、3.6×106 C、1.1×106 D、5.4×108

21.下列试剂中能使CaSO4(s)溶解度增大的是 ( ) A、CaCl2 B、Na2SO4 C、NH4Ac D、H2O

---

22.已知 FeS 的Ksp=6.0×1018 ,H2S的Ka1×Ka2=9.23×1022 ,则在0.10 mol?L1

的Fe2溶液中通入H2S至饱和 ,欲使FeS不沉淀,溶液的pH值应是 ( ) A、pH ? 4.10 B、pH ? 0.10 C、pH ? 2.91 D、pH ? 2.91

23.已知相同浓度的盐 NaA ,NaB ,NaC ,NaD 的水溶液pH 值依次增大 ,则相同浓度的下列稀

酸中离解度最大的是 b ( ) A、HD B、HC C、HB D、HA

--

24.已知CaF2 的Ksp=3.9×1011 ,则在0.015 mol·L1的NaF 溶液中,CaF2 的溶解度为

mol·L1。 25.已知下列物质的溶度积 Sn (OH)2 Al (OH)3 Ce (OH)4

---

Ksp 5.0×1027 1.3×1033 2.0×1028 它们的饱和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6.在难溶物 CaCO3 、Fe (OH)3 、AgI 、CaF2 中,其溶解度不随溶液pH 变化而变化的有

27.Mn (OH)2 的 Ksp=2.1×1013 ,则其饱和溶液的pH为 ;若将0.050 mol Mn (OH)2 固

+-

体恰好溶解在0.50 L NH4Cl 溶液中,则溶解平衡时[NH4]为 mol?L1 。(已知

Kb NH3=1.81×105)

28.将0.10 mol?L1 的某一元弱酸 HA 的溶液100 ml 分成两等份,用NaOH溶液滴定其中的一份至

恰好中和,然后与另一份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为5.30 ,则该弱酸的离解常数 Ka=

21

--

29.25℃时,KW = 1.0×1014 ,100℃时,KW = 5.4×1013 ;而 25℃ 时,Ka HAc=

--

1.8×105,Ka HAc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则25℃时,Ac的水解常数Kh为 ,100℃时,-

Ac的水解常数Kh为 ,后者是前者的 倍。

+-+

30.在 Fe3,Cl,H,SO3 中能作路易斯酸的是 ;能作路易斯碱的

是 。

31.在 0.10 mol?L1 的HAc 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物种是 ,浓度最小的物种是 ,若加入少量固体NH4Ac 后,HAc的离解度将 ,这种现象叫做 ;若

加入少量固体KNO3 后,HAc的离解度将 ,这种现象叫做 。 3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水溶液中能够存在的最强碱是 ,最强酸是 ;而在液氨

溶剂中,最强碱是 ,最强酸是 。

--

33.酸碱质子理论认为,CrO42是 ,其共轭 为 ;H2PO4是 ,

它的共轭 是 ,它的共轭 是 ;Fe (H2O)63是 ,它的共轭 是 。

34.缓冲溶液的 pH 值 ,首先决定于 和 的大小 ,其次才与 有关 。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可定义为 ,它取决于 和 ;当 时 ,缓冲溶液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指 ,对于酸型缓冲溶液其缓冲范围为 ,对于碱型缓冲溶液其缓冲范围为 。

35.对于一元弱酸或弱碱的稀溶液来说 ,Ka 和Kb 分别称为 和 。在温度不变情况下 ,它们 ,与 基本无关 。若温度发生

变化 ,Ka 和Kb 。但由于是在 ,热效应 ,所以 ,可不考虑 。Ka 和Kb 的相对大小,可衡量 。通常 Ka 在 之间 ,称为弱酸 ,Ka在 ,称为极弱酸 。若浓度一定时,Ka 和Kb 的大小还可以衡量弱酸弱碱的 。在多元弱酸中 ,它是 ;根据鲍林规则,其各级电离的关系是 ,一般彼此相差约 数量级 。

36.实验室现有HCl ,HAc(Ka HAc=1.8×105),NaOH ,NaAc 四种浓度相同的溶液,欲配制pH

= 4.44 的缓冲溶液 ,共有三种配法 ,每种配法所用的两种溶液及其体积比分别为: ; ; 。

--

37.已知盐酸和醋酸(Ka HAc=1.8×105)的浓度均为2.0 mol?dm3 ,则两溶液的pH值分别为

和 ;若把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将为 。

---

38.已知 H2CO3 的 Ka 1=4.4×107 ,Ka 2=4.7×1011 ,则 0.10 mol · L1 NaHCO3溶液的pH 值

为 ,0.10 mol · L1 Na2CO3溶液的pH 值为 。

-++

39.在 1 dm3 0.20 mol·dm3 的ZnSO4 溶液中含有 Fe2 杂质为 0.056 g 。加入氧化剂将Fe2 氧化

为 Fe3 后 ,调节 pH 生成 Fe (OH)3 而除去杂质 。通过计算说明应当如何控制 pH ?(已知 :

--

Ksp Zn(OH)2=1.2×1017 ,Ksp Fe(OH)3=4×1038 ,Ar (Fe)=56)

--

40.在 0.10 mol·dm3 的CdCl2 溶液中含有0.30 mol·dm3 HCl ,通入H2S 至饱和 ,达到平衡后,

⑴ H 浓度是多少 ?

⑵ 溶液中残留的 Cd2 浓度是多少 ?

--

(已知:Ksp CdS=8.0×1027 ,H2S:Ka1×Ka2=9.23×1022 ) 41.如果 BaCO3 沉淀中尚有 0.010 mol BaSO4 ,在 1.0 dm3 此沉淀的饱和溶液中需要加入多少 mol

Na2CO3 才能使 0.010 mol BaSO4 完全转化为 BaCO3 ?

--

(Ksp BaCO3=5.1×109 ,Ksp BaSO4=1.1×1010 )

42.某溶液中含有 FeCl2 和 CuCl2 的浓度均为 0.01 mol·dm3 ,不断通入 H2S 是否会有FeS 沉淀

22

生成 ?( Ksp CuS=6.0×1036 ,Ksp FeS=6.0×1018 ,H2S:Ka1= 1.3×107 ,

Ka2=7.1×1015 )

----

43.将 5.0×103 dm3 0.20 mol·dm3 的 MgCl2 溶液与 5.0×103 dm3 0.10 mol·dm3 的氨水混合

时 ,通过计算说明有无 Mg (OH)2 沉淀生成 ?为了使溶液中不析出Mg (OH)2 沉淀 ,在溶液中

--

至少要加入多少克固体 NH4Cl 。(Kb NH3=1.81×105 , Ksp Mg (OH)2=1.8×1011 ,NH4Cl 式量 53.5,略加入固体NH4Cl时的体积变化。 44.计算下列溶液的 pH 。

--

⑴ 0.20 mol·dm3 NH3·H2O 和 0.20 mol·dm3 HCl 等体积混合 ;

--

⑵ 0.20 mol·dm3 H2SO4 和 0.40 mol·dm3 Na2SO4 等体积混合 ;

--

⑶ 0.20 mol·dm3 H3PO4 和 0.20 mol·dm3 Na3PO4 等体积混合 ;

⑷ 0.10 mol·dm3 的 KHC2O4 溶液 。

---

(已知 :Kb NH3=1.81×105;H2SO4的 Ka2=1.0×102 ;H3PO4 的 Ka1= 7.6×103 ,

----

Ka2=6.3×108 ,Ka3=4.4×1013 ;H2C2O4 的 Ka1=5.9×102 ,Ka2=6.4×105 )

3

45.欲配制 0.50 dm3 pH =9 ,其中 [NH?试计算需要密度为0.904 4] =1.0 mol·dm 的缓冲溶液 ,

g·cm3 、含氨质量分数为 26.0% 的氨水的体积和所需固体氯化铵的质量 。 (NH3 式量 17 ,NH4Cl 式量 53.5 ) 46.计算下列溶液的 pH 。

⑴ 0.01 mol·dm3 HCN 溶液(Ka=6.2×10

--

?-10

);

⑵ 0.01 mol·dm3 HNO2 溶液(Ka=5.1×104);

? ⑶ 0.01 mol·dm3 H2SO4 溶液(Ka2=1.2×102);

? ⑷ 0.10 mol·dm3 NaHCO3 溶液(H2CO3:Ka1=4.2×107,Ka2=5.6×10

??-11

);

⑸ 0.10 mol·dm3 Na2S 溶液(H2S:Ka1=1.3×107,Ka2=7.1×10

??-15

);

⑹ 0.10 mol·dm3 NH4Cl 溶液(Kb NH3=1.81×105)。

++-++

47.某溶液中含有 [Pb2]、[Mn2] 均为0.025 mol?dm3 ,欲使PbS沉淀出来,而使 Pb2、Mn2 两

种离子定量分离,试计算 pH 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

(已知:Ksp PbS=8.0×1028 ,Ksp MnS=2.5×1013,H2S 的 Ka1=5.7×108 ,

Ka2=1.2×1015 )

48.已知酸碱指示剂溴酚绿的Ka 值是 1×105 。它的酸型是黄色的 ,它的碱型是蓝色的。试问在 pH

分别为 1 、3 、4 、5 、7 、10 的溶液中溴酚绿各显什么颜色 ?对于下列三组滴定中 :NaOH 和HCl 、NaOH 和 NH4Cl 、NH3 和 HNO3 ,哪一组滴定用溴酚绿作指示剂最合适 ?(答案错)

23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

1.Fe 和 1 mol?L1 FeCl2 溶液组成的电对,若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 :

① Na2S ② NaCN ③ FeCl3 ,

则下列几种对 ?值依次变化的描述中,全部正确的是 ( ) A、降低、升高、不变 B、降低、降低、不变

C、升高、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升高 ]

Θ

2.下列电对中,? 值最低的是 ( ) A、H/ H2 B、H2O / H2 C、HF / H2 D、HCN / H2

ΘΘ++

3.?(Ag+ / Ag)=0.7991 v,?(Zn2+ / Zn)=-0.763 v。若反应 2 Ag + Zn = 2 Ag + Zn2 开始时[Ag]=0.1 mol?L1 ,[Zn2]=0.3 mol?L1 ,则298 K时反应达平衡后溶液中

Ag浓度为 ( )

---

A、0 mol?L1 B、4.8×1054 mol?L1

----

C、7.3×1019 mol?L1 D、2.2×1027 mol?L1

+-Θ

4.已知 Fe2 + 2 e = Fe ?1

+-+Θ

Fe3 + e = Fe2 ?2

+-Θ

则 Fe3 + 3 e = Fe 的 ?3 为 ( )

ΘΘΘΘΘΘ

A、?3 = ?1 + ?2 B、?3 = ( ?1 - ?2 ) / 3

ΘΘΘΘΘΘ

C、?3 = 2 ?1 + ?2 D、?3 = (2 ?1 + ?2) / 3

ΘΘ

5.已知 ?(Fe3+ / Fe2)=0.771 v ,?(I2 / I)=0.535 v ,对于下列反应 :

2 Fe3 + 2 I = 2 Fe2 + I2 ,若[Fe3]=[I]=0.001 mol?L1,[Fe2]=1.0 mol?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Fe3的氧化性增强 B、I的还原性增强

C、反应正向进行 D、反应逆向进行

6.在标准铜锌原电池的正极半电池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 ,在负极半电池中,加入少量氨水,原

电池的电动势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已知溴的元素电势图 :

BrO3 + 0.54 v BrO

- + 0.45 v

Br2 + 1.07 v Br

则可求得 ?Θ

(BrO/ Br)

-为 ( )

A、1.52 v B、0.62 v C、0.76 v D、0.35 v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电极电势的大小可以衡量物质得失电子难易的程度 B、某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就是该电极双电层的电势差

C、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到正极,再经过盐桥回到负极,构成电回路

D、在一个实际供电的原电池中,总是电极电势大的电对作为正极,电极电势小的电对作为负极 9.对于一个确定的原电池,保持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将各物质的量都扩大一倍,将随之发生变化的

量是 ( ) A、电池的电动势 E B、吉布斯自由能变Δ rGm

ΘΘ

C、标准平衡常数K D、标准电动势E

Θ-

10.已知?(Ag+ / Ag)=0.7991 v,在电极的溶液中加入K2CrO4(s)(忽略体积变化),达平衡后[CrO42]

=0.500 mol?L1,Ksp Ag2CrO4=1.2×10

-12

,则新电极反应的标准电势值与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的是

( )

A、1.603 v B、0.401 v C、0.622 v D、0.456 v

+-+-

11.25℃时,原电池符号如下 :(-) Ag∣Ag(0.1 mol?L1)║Ag(0.5 mol?L1)∣Ag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