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5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201610.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0365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201610.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1108dd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7

全国2016年10月髙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6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格选项中只有一个足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观察法属于研究方法体系中的(D) 1-32/33 A.一般方法 B.系统论

C.方法论 D.具体研究方法

2.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前半叶,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处于(A)1-37 A.直观思辨的经验化阶段 B.实证分析的自然科学化阶段 C.注重观察的启蒙阶段 D.方法整合的多元化阶段 3.研究问题的产生需要依赖一定的(C) 2-52 A.观察策略 C. 经验策略 C.思维策略 D. 理论策略 4.研究问题的具体化也称为(D) 2-53

A.课题过滤 B.课题陈述 C.课题评价 D.课题聚焦

5.“未经儿童父母同意,研究者不能询问儿童某些敏感问题”,这体现了所要研究 的问题必须是(D) 2-58

A.有意义、有价值的 B.有新颍性、创新性 C.可行的、可通达的 D.符合伦理、道德的 6.下列文献载体形式中,电子传播的载体是(D) 3-68 A.微缩文献 B.机读文献 C.印刷型文献 D.声像文献

7.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加工程度,学前教育文献可分为(C) 3-69 A.1个等级 B.2个等级 C.3个等级 D.4个等级 8.各种文献检索法中,引文查找法又称为(D) 3-71 A.顺查法 B.计算机检索法 C.逆差法 D.跟踪法

9.各种研究设计中,以实验和测量为主要方法的是(B) 4-85 A.描述性研究 B.解释性研究 C.抽象性问题 D.封闭性问题 10.量的研究一般在形成假设、并设计特定的程序来检验假设之前,需要先确定(A)4-87

A.研究问题 B.研究方案 C.研究目的 D.研究设计 11.科学研究工作中形成假设的基础是(B) 1-92

A.经验 B.事实 C.推理 D.想象

12.根据总体中个体的顺序编号,按固定的间隔抽取样本的抽样设计称为(D)4-95 A.整群抽样设计 B.分层抽样设计 C.单纯随机抽样设计 D.机械抽样设计

13.描述体系是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各种描述,其中不包括(C) 5-110

A.文字描述 B.图片描述 C.数字描述 D.事件描述

14.“您对目前所从事的幼教工作感觉如?”这种访谈问题属于(B) 6-132 A.具体性问题 B.开放性问题 C.抽象性问题 D.封闭性问题 15.每次访谈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B) 6-134 A.0.5~1小时 B.1~2小时 C.2~3小时 D.3~4小时

16.根据访谈是否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访谈可以分为(A) 6-130 A.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B.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C.一次性访谈和多次性访谈 D.—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17.要将问卷分析的结果作为研究结论的依裾,则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少于(C) 7-154

A.30% B.50% C.70% D.90% 18.最简便的问卷发放方式是(A) 7-154

A.通过邮寄发放 B.委托别人发放 C.个别发放 D.亲自到现场发放 19.通常,小样本取位数小于(B) 7-153 A.20 B.30 C.50 D.60

20.以下测量表中,数据处理上仅适宜作记数资料统计的量表是(C) 8-160 A.顺序量表 B.等距量表 C.称名量表 D.比率量表

21.常模指有一定代表性,并且数量是够大的样本在某项测验上的(A) 8-167 A.平均成绩 B.汇总成绩 C.标准成绩 D.目标成绩 22.实验研究的精髄在于对实验条件的(D) 9-181 A.干预 B.设计 C.测量 D.控制 23.从研究的目的看,教育行动研究可视为一种(C)10- 199 A.基础研究 B.开发研究 C.应用研究 D.评价研究 24.技术模式行动研究的核心是(A) 10-197

A.行动中的操作 B.行动中的批判 C.行动中的理解 D.行动中的技术

2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后,一般加以表达的方式为(D)11-221 A.统计图 B.描述 C.文字 D.统计表 26.下列属于集中量数的是(A) 11-223

A.算术平均数 B.标准差 C.四分差 D.全距

27.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所收集到的资料,质性研究者一般不会将资料进行(B) 12-245

A.加注处理 B. 量化处理 C.归纳处理 D.分类处理

28.1967年,格拉斯和斯特劳斯强调质性研究成从经验材料中提取理论,提出了(A) 12-250

A.扎根理论 B.经验理论 C.建构理论 D.分析理论 29.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核心是(B) 13-272 A.规范 B.创新 C.可读 D.继承

30.—篇研究报告的关键词一般不超过(C) 13-280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1.开发研究1-33

答:是根据学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1分)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能够直接运用的教育产品。(2分) 32. 结构性访谈6-128

答:是指访谈者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事先规定的访谈内容(1分)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1分)并要求受访者按规定的标准回答提问的正式访谈。(1分) 33. 效度 8-172

答:指测验的有效性(1分)和准确性,(1分)即一种测验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测量目标。(1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4. 简述文献综述的意义。3-75

答:(1)可进一步熟悉教育类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2分) (2)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扩大了研究者的知识面。(1分)

(3)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学前教育实践科研选题及进行实际科研的第一步。(1分)

(4)能提高研究者的科研能力。(1分)

(5)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制广,题目难易程度,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1分)

35.简述问卷调查的优点。7-140

答:(1)调查工具的统一性。(1分) (2)调查方式的灵活性。(1分) (3)调查范围的广泛性。(1分) (4)调查内容的深入性。(1分) (5)调查过程的匿名性。(1分) (6)调查结果的客观性。(1分)

36.简述学前教育实验的一般过程。9-182 答:(1)准备阶段。(2分) (2)实施阶段。(2分)

(3)总结阶段。(2分)

37.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主要优点。11-225 答:(1)反应灵敏。(1分) (2)确定严密。(1分) (3)简明易解。(1分) (4)计算简单。(1分)

(5)符合代数方法做进一步演算。(1分) (6)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1分) 38.试论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10-199

答:(1)“探究-介入”的行动主旨。(1分) (2)以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对象。(1分) (3)行动研究的自我反思。(1分)

(4)建立协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1分) (5)教育行动研究的有效性追求。(1分)

(6)教育行动研究强调伦理关系的建立。(1分) (7)教育行动研究是公开形式的探究。(1分) (各要点能适当展开论述可再得5分) 39.试论整理质性研宂资料的方法。12-245

答:(1) 审查补充:(1分)包括审核收集的资料是否明确、完整,(1分)辨别资料的真实与可靠程度。(1分)

(2)分类归纳:(1分)指按某种标准将原始资料分成若干类,(1分)同时归纳出各个类别资料的主要特点 (3)摘要:(1分)主要目的在于将研究中能反映研究问题的内容显现出来,(1分)提炼出有典型意义的研究资料。(1分)

(4)编整加注:(1分)是将各个类别的研究资料进行统一的编排(1分)分别注明它们的主要用途。(1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3分)

40.以下案例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对中班幼儿某次游戏活动中同伴冲突行为的观察记录表。

幼儿同伴冲突行为观察记录编码表(记录时间间隔为五分钟) 记录时间间隔次数 是否出现记录行为(1,0) 行为出现的次数 h,h,h 0 0 0 p p (注:h表示“打”,p表示“推”,k表示“踢”,hd表示“违背对方意愿抱对方”,t表示“拿走其他幼儿的玩具”)

请分折观察者所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及其特点,并结合表格记录.说明本次游戏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的主要特点。5-116 行为记录 1 2 3 4 5 6 1 1 1 0 0 0 5 3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