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数字化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实践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59b5a783c4bb4cf6ecd189

数字化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李艳红 范靖 单位:丰台区丰台第四幼儿园

摘要:

音乐教育提倡适应儿童个性,扩展创造性经验的音乐欣赏教育。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

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意义。我园注重数字化教育,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孩子们就可以真正的进入音乐的世界,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这种视听结合的教育理念真正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进一步促进了幼儿感受美与欣赏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音乐欣赏活动、实践研究

正文:

一、课题提出

音乐教育提倡适应儿童个性,扩展创造性经验的音乐欣赏教育。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

音乐教育属于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幼儿园发展纲要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因此,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意义。

但音乐具有其抽象性,不符合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幼儿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基于这样的困惑,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字网络等高科技的技术不断的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当中,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得心应手,幼儿学习起来更加的直观化、形象化、动态化,满足了幼儿学习的需要。我们可以将音乐与画面结合,给幼儿指引音乐的感受与方向。

我园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投影器材、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孩子们就可以真正的进入音乐的世界,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这种视听结合的教育理念真正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进一步促进了幼儿感受美与欣赏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

二、概念界定

数字化教学:重点针对幼儿园各班配备的鸿合、天士博两大品牌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研究,能够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如白板软件、PPT软件以及图片、音频处理软件的综合利用与白板结合,有效运用白板功能、发挥互动性特点、制作便于幼儿听、赏、理解的白板课件,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活动中的互动性。

音乐欣赏活动:即3-6岁幼儿歌唱、音乐游戏、舞蹈、欣赏等各类音乐教学活动中能够在图片、课件、动态画面等直观内容下辅助幼儿倾听理解音乐,并能结合不同年龄班幼儿特点在师生、生生互动的

基础上能够达到人机互动,进一步提高幼儿活动中的主体性并能够在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大胆表现音乐。

三、课题研究目的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不同于中小学音乐活动,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重在对音乐初步感受与理解,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表现。即感受、理解音乐是我园课题研究的重点。

(1)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萌发幼儿音乐活动兴趣;引导幼儿乐意参与听赏活动并感到快乐;培养其感受美的能力。

(2)探索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寻适合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新型的教学活动模式和教学方法。

(3)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教师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四、本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我园首先确定中心组成员,分为区级骨干教师:范靖、王春艳、王燕明、苗青、吴晓蕊;园级骨干教师:李娟、孙想、石慧、宋濛濛、刘冰雁、顾凤英、刘萍。区园级骨干教师共同带领全园教师开展此项研究。

具体研究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

1、理论研究达成共识,熟悉研究内容。

2、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方法。 具体内容:

1、 通过理论书籍和文献学习,教师共同研究,了解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基本策略。 2、 通过白板培训和PPT、图像处理、音频处理等制作技巧培训,提高教师制作课件能力。 第二阶段目标:

1、通过行动研究法研究不同年龄班幼儿白板运用内容。

2、通过行动研究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新模式提高幼儿音乐活动中的积极情绪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具体内容:

1、在每学期进行重点班活动实践研讨,利用区级、园级、青年教师轮流做实验课的形式总结出事宜的教学模式。

2、分别在小中大班进行两轮有针对性的布点课,承担全区观摩,总结研究白板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策略。

3、进行中期报告整理与提交,提出更高要求并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

第三阶段目标: 1、总结课题研究成果 2、整理相关课题资料

具体内容:

1、 教师根据研究内容写出有一定研究实践经验的论文,课题组撰写结题报告。 2、 将研讨课教案及课件进行上传保存和共享,将教师获奖证书进行收集整理。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理论书籍和文献学习,寻找理论支撑

在音乐欣赏理论学习中,结合课题重点学习了我国音乐教育研究著名专家杨立梅教授编著的《幼儿音乐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上海许卓娅音乐欣赏教育相关理论《幼儿园音乐教育丛书——欣赏活动》书籍,从书籍研究中总结得出:

1、“参与和行动”理论。即:学龄前幼儿音乐经验少,认识事物、积累经验主要需要用外部可见的行动参与的方式,调动幼儿各种感官,提供各种可以利用的活动材料和活动方式,引导幼儿积极的投入到聆听、感受和享受音乐过程中去,达到发展幼儿欣赏能力的目的。

2、幼儿欣赏心理学将人们的欣赏的不同反应分为四类:注重音乐音响形式;注重音乐所引起的情绪、情感体验;注重音乐所引发的想象、联想;注重音乐所唤起的理性沉思。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幼儿年龄特点表述与目标指导书籍中总结得出:

1、音乐欣赏作品选择特点:小班幼儿可以提供优美动听和形象鲜明的歌曲、器乐曲与舞蹈等音乐作品,引导幼儿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初步理解其内容和情感;中班提供内容丰富的简单音乐作品,支持、鼓励幼儿体验这些作品的基本情绪和情感;大班提供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引导幼儿大胆表现,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2、幼儿欣赏方式特点:小班尝试以自由律动参与欣赏或用语言、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中班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大班幼儿用多种方式创造性的进行表达。 (二)问卷调查与观察测评分析:

1、在为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中得知教师对电脑的软件使用和白板运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采取了外请白板讲师为我们每学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白板使用技能;为老师提供培训机会进行硬件学习;教师互助,帮助电脑软件使用基础不好的老师进行一对一补习;快速提高了教师使用硬件能力。

2、幼儿测评,了解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表现。

通过理论书籍的研究,我们抓住幼儿欣赏音乐的关键点在于“兴趣”“情绪体验”“自由表现”进

行初步分析,结合教学活动的环节特点分为“活动导入”“活动过程”“活动结束”三部分,我们在测查中将这三方面内容与关键点结合,制定了幼儿前测表进行了相关测查研究。

注:测查时间2011年10月;测查对象:分园小中大班各一个年龄班幼儿;测查人:4名区骨干教师;评价方式:观察每班幼儿音乐欣赏活动表现共三次,相除取平均值,最终由四名教师分数平均值进行百分比得出以下结果: 测评结果:

前 测

班级 小一班 分中一班 园 大一班 90% 87% 81% 81% 73% 83% 69% 65% 65% 通过前测我们初步发现以下几点规律:

1、活动三部分中幼儿从开始老师的导入环节到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束部分,整体的分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孩子的专注力方面变化比较明显。

2、孩子们在不同环节中的表现力有所不同,他们的表现力大多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两方面稍强一些。

因此针对幼儿的表现,我们尝试探讨如何在活动的这三部分中引导幼儿专注学习,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以及保持幼儿积极情绪,从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三)共同探讨与实践研究

1、第一轮实验:根据各年龄班幼儿注意力专注时间以及视力保护的考虑,在实验课中重点进行了白板在各环节呈现时间的研究。研究中总结出不同年龄班在三个环节中白板运用呈现的重点环节和呈现时间是有差异的。

例如:在小班音乐欣赏活动《大风与树叶》的活动中,教师出示了风爷爷和小树叶的拟人形象,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教师的带领下和他们打招呼,同时伴随着两个动态形象倾听乐曲,倾听一遍后,孩子们分别说一说大风爷爷是怎样跳舞的,小树叶怎样跳舞?倾听第二遍时孩子们就开始主动站起来和老师一起随音乐模仿起不同角色的动作来。由于小班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认识事物,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我们为小班幼儿准备的欣赏乐曲或歌曲都是截取的片段时间较短,因此倾听一~二遍乐曲的时间将近2分钟,易于幼儿接受。同时,小班幼儿更多的是用身体动作去感知与表现音乐的情绪,乐曲选择变化较明显,因此在理解乐曲的过程中也不易过长,幼儿有简单的呼应能听出,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就可以,而

86% 83% 73% 82% 76% 75% 60% 65% 62% 活动导入部分 专注力 情绪 80% 68% 表现力 52% 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表现 活动过程部分 专注力 情绪 70% 73% 表现力 60% 活动结束部分 专注力 63% 情绪 62% 表现力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