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唐宋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6055fc6529647d272852e4

百姓立传的旧传统。以《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驼传》为代表。

其二,开创了单篇寓言体散文的先河,把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片断,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三戒》、《负蝂传》为代表。

其三,在山水散文方面,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从而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自然美与天人合一哲学相融合的山水散文意境的新局面。 11、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1)反复回环、重叠复沓的结构。李商隐的诗迂加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复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

(2)凝炼浓缩、朦胧虚幻的意象。李商隐使用的意象大都是色彩秾丽或神秘谲诡、本身就带有一定美感的,使诗歌呈现出一种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而且这些意象又大都蕴含有一定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色彩。

(3)哀怨彷徨、深情绵邈的诗境。他的诗境通常不是全景式的扫描,也不是几种相关意象的平面缀联,而常常是以一些似乎不相干的精巧象征从多个方面叠合起来,构成多棱面的、意蕴复杂的境界。这样的诗气势缩小了,内涵却扩大了,它要求读者投入更积极的参与、更多的联想。

(4)秾丽蕴藉、用典工切的语言。善于用秾丽且内含丰富的词汇铸境;善于用虚字驾控典故。

12、北宋前期词的特点:

第一,以体制来说,他们均擅长小令或近于小令的中调,虽然张先、欧阳修作 过一些长调,但并不占主要地位;

第二,从内容来说,他们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之情和山水恬逸之志。 第三,从语言来说,典雅精巧、清丽而流畅是主要倾向; 第四,从情感表现手法来说也以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13、柳永对词的贡献:

1、 音乐,旧曲翻新,创制慢词。柳词有213首,133调,其中慢词87调,125首,占其词作的57%。大部分是当时流行的曲调,其中有些是他自己创制的,如《秋蕊香引》。有些是据原有令词加以延伸而形成的慢词,如《木兰花慢》、《定风波慢》、《浪淘沙慢》等。慢词比原来的小令要长很多,有的甚至叠数也增加了。如《浪淘沙》原为二十八或五十四字,而《浪淘沙慢》则多达一百三十六字。柳永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人词以传统的小令为主的习惯,不但丰富了词的曲调,而且扩大了单首词的容量,使之更富于变化,也更适合当时人的审美爱好。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用的。

2、 语言,浅易直白,雅俗共赏。他一方面善于化用以前诗歌中的语汇和意象,如《八声甘州》中“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出于南朝谢朓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以此增添与原诗内涵相关的联想,并达到雅化的效果,但通常不因此而显得深涩;另一方面,他也善于运用口语俚句,如《昼夜乐》“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初留住”,《忆帝京》“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等等,虽有时失于粗糙,但也使词更自然流畅。所以前人既称其词“细密妥溜,明白家常”(刘熙载《艺概?词概》),也称道他“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畤《侯鲭录》)。

3、 结构,长于铺叙,层次分明。“善于叙事,有过前人”(刘熙载《艺概》),比如领字的使用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4、 意境,描情写景,字字逼真。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物,触景生情,而非为情造景。所谓:“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清冯煦《蒿庵论词》) 14、从《八声甘州》看柳永铺叙手法:

八声甘州

5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宋李之仪说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馀”,这首词体现了柳词长于铺叙的特点。

首先,领字的使用,将自然景物的变化十分自然、周到地在我们眼前展开。比如“对”字,领起“潇潇暮雨酒江天”七字,形成一个八字句。作者用第一人称述说的语气,让读者与其处于同一时空背景下,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我们似乎感到暮雨扑面而来,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一番”领起“洗清秋”三字,写雨过天晴,江天如洗,又让人顿觉清爽。“渐”字领起以下三句,此时不仅有凄紧的秋风勾起的词人无限身世之感,又有夕阳西下时的片刻宁静,仿佛词人在出神静观,品味着漫漫长夜前的最后一点光明和温暖。“是处”领起以下二句,有了前面的暮雨霜风,自然有了此时此地的“红衰翠减”,作者从直观的感觉转移到了理智的推究,终于发出了“苒苒物华休”这样的无可奈何的叹息。“惟有”领起下二句,又把视角转向了长江水,空间变得异常阔大辽远,词境为之一变。“逝者如斯”的长江水是永恒时间的写照。平静而万古如一的江水,衬托出了景物的变化莫测,心情的时晴时雨,人世的悲欢离合。

其次,心理描写也体现出了柳词长于铺叙的特点。他先慨叹当下的处境,思念故乡恋人。然后笔锋一转,设想自己心中的恋人正在盼望自己归来:她站在高楼之上,对着滔滔江水,望眼欲穿,却过尽千帆,不见自己的身影。词人又进一步设想:她知道我正倚着栏杆、满怀愁绪地想着她吗?词人从“我想她”写起,再写“我想她想我”,最后写“我想她不知道我想她”,层层设想,把思念之情展露出遗。 15、苏词“以诗为词”:

“以诗为词”是陈师道对苏词的评价,其“意味着词境的空前扩大,作家个性的更其鲜明呈露与语言、音律和风格的解放。”即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使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1、突破音乐格律的限制。王灼云:“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碧鸡漫志》)晃补之:“居士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鸡胁编》)陈师道:“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

2、突破思想内容的限制。胡寅:“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酒边词序》)刘熙载:“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艺概》)《四库全书提要》:“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 3、突破表现手法的限制。使用题序和大量用典。 16、苏轼诗的特点:

1、 奇思妙喻,层出不穷。“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有如免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百步洪》)“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穷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沙士比亚式的比喻,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是采用了旧小说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的笔下。”

2、 胸襟旷达,意境超然。“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观棋》)“粗缯大布裹生涯,腹

6

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病中游祖塔院》)“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渡海》) 3、 描摹自然,蕴含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苏轼具灵心慧眼,善在平常事物中发现妙理新意,是理趣诗的代表作家。

17、周词的艺术特点

1、章法:变柳永之直叙为曲叙,时光跳跃,回环往复,即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复杂结合。故一是严密,二是繁复,三是多变。如《兰陵王,柳》。

2、句法:善于运用前人诗句如词,多句化入,且意境翻新。如《西河,金陵怀古》

3、音律:具体表现为:1、自创新调50多首,数量不及柳永,而以圆美高雅胜之,更为文人雅士所从。2、词作音律和谐。

(1)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如《六丑·中吕·落花》中的特点。) (2)善于铺叙,精于章法。(如《柳》)

(3)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用俗语入词,做到化俗为雅,化雅为俗。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精于格律,把词引向格律化、严谨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