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摄影史研究 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报道摄影史研究 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6fda8c84868762caaed51e

第一讲 报道摄影的概念探讨

有关报道摄影史学习的三方面重要内容:

1、技术的发展2、风格与表现方法3、摄影的影响 “报道摄影”一词的权威定义(无)

教材文图内容对报道摄影内容的认定范围 1 纪实摄影 2 新闻摄影 3 画意摄影 “报道摄影”的书面解释 报道摄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报道摄影包含纪实摄影,新闻摄影和报刊摄影。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报道摄影是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手段,深刻描写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以记录历史,反映历史,引起社会变革,推进社会进步,传播知识信息,它是以消除不确定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摄影形式。 狭义的报道摄影专指图片故事和专题摄影。

分清报道摄影(photojournalism)、新闻摄影(news photography/press photography)、纪实摄影 纪实摄影:其实应当称之为社会纪实摄影。它指的是那种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的摄影。它倾向于对这种社会环境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做出有观点的评论,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态度。 新闻摄影注重的“新闻(新鲜、时事、时物,所摄内容讲究时效性、真实性)” 纪实摄影注重的是“纪实”(更突出真实性、教育性、评论性、历史性)” 图片故事(picture story)与专题摄影(photo essay)

专题摄影:专题照片,又称专题摄影,摄影通讯,是新闻摄影的一种体裁。它通过多幅,成组的画面,结合一定的文字,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思想,深刻,细致地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概括,深入地反映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提示其内存的思想内涵及社会意义,是报刊杂志经常使用的一种报道形式。 对“报道摄影”概念认定的依据 1、《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对报道摄影做了这样的界定:“报道摄影的范围很广,包括新闻,战争,特定和纪实摄影。”“报道摄影的本质应当是用照片去构成故事——文字应当追随由照片构成的发展线索,而不是相反。”“报道摄影的实质就是真实地,形象地,令人信服地去描述一个故事。”“摄影报道更侧重于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启示: 1)报道摄影需提炼明确主题,图片与文字围绕主题展开,以图为主,文字成为图象信息扩容的有效手段 2)报道摄影要具备说服力,产生深刻影响: a)照片不能只反映客观存在,还必须反映摄影师怎样看待客观存在 b)要善于捕捉“背景”因素 2、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辑的《报道摄影》一书中认为“报道摄影涉及使用一幅以上照片,体现一个以上人员的合作---编辑加摄影家,通常这得有一位美术设计师。”“它的创作要求把许多照片根据一个主题组织起来,以便更深刻更充分更完美更强烈地表述这个观点,这是单幅照片办不到的。”这些照片放在一起丰富并强化了主题,整体效果大于局部之和。在报道摄影中,有一个从单幅向多幅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编辑的地位举足轻重。 3、著名报道摄影家,新华社记者曾璜在《中国摄影》1997年第三期《影友谈心屋》中介绍:报道摄影泛指用图片来报道传播信息的摄影形式。曾璜在其《报道摄影及报道摄影中的系列照片》一书中进一步阐释了报道摄影是“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他认为报道摄影涵括了新闻摄影,报刊摄影和纪实摄影在内的多种摄影传播形式。而表现形式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

杭州大学徐忠民先生在《报道摄影》专著中对“报道摄影”的界定 报道摄影就是报道新闻的摄影。用摄影的手段去进行新闻报道,这是报道摄影的目的和任务,也是报道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形式的根本所在。

用摄影去报道新闻,必须按照新闻的规律进行,必须符合新闻的要求。 报道摄影概念论证

1、从语法角度看“报道摄影”的含义 该词由“报道”与“摄影”两个词合成,为“偏正”词组。即报道对传播的摄影图像赋予了特定(新闻)含义。

2、由字典词义推敲“报道摄影” 新华词典对“报道”一词所作的定义:报道,也作报导,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用于书面或广播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报道摄影不限于组照,单幅新闻照片也在报道的范畴,同样能够产生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功效。 报道摄影要诉诸媒介进行传播,注重其新闻性和传播报道价值。而被媒体发表的画意摄影作品不应纳入报道摄影的范畴。 “报道摄影”的双重属性

1)纪实性/实证性/客观性 “拥抱人生”、“参与历史”、“倾注真情”

2)主观性/个体性/差异性 摄影师在进行报道摄影拍摄创作时,需标新立异,突破个体思维局限,将个体和集体意识融合,对社会意识形态一些迫切问题进行探讨,进而解说我们人类自身行为。 “报道摄影”的功能 报道摄影透视着社会良知,表现着爱憎分明的人类情感和普世的人道主义情怀。它拥有鞭挞时弊,见证人性,修正社会偏差的功效。报道摄影不仅仅是记录社会,亦评论社会,其影象教给人们如何去观察、去理解、去思考现实。

第二讲 报道摄影的产生与发展

一、报道摄影产生的萌芽

(一)外国报道摄影产生的萌芽1842年5月5日至8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火,英国开照相观的两位画家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赶赴现场拍摄了火灾现场,5月14日英国的《伦敦新闻画报》依照火灾照片的场景用木版画形式报道了灾情;1855年该画报以同样的传播方式刊登了R.芬顿拍摄的报道照片《克里米亚战争》。

(二)中国报道摄影产生的萌芽1842年,法国海关官员埃迪尔(Jules Itier,1802-1877)从法国乘船出发,于次年到达中国,用十分笨重的器材(几个大木箱)拍摄了一批有关中国广东沿海风景、建筑和人物的“达盖尔法”金属版照片,他的这一举动在中国官方和民间迅速传播开来,并为文化出版界日后摄影图像印刷出版产生了重要的心理影响。 二、报道摄影发展

(一)外国报道摄影发展的契机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与FSA的摄影调查;20世纪40年代前以玛格南图片社为代表的众多图片社建立;20世纪50年代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开赛 (二)中国报道摄影发展的契机1926----1945年《良友》画报在上海兴办

《良友》图片报道的功效: 1、培育提升读者国民意识 2、倡导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1937年1月,郑州地方当局成功侦破了日本特务机关案,日本在郑州大同路设的文化研究所,实际上就是一个设在中国的间谍机构,用以刺探我国军情,伺机发动侵略战争,并企图以间谍机关所获情报,助之侵略战争。当时各大媒体例如《大公报》、《申报》等对此事极为关注,但是并没有相关的图片报道。而《良友》却在当时当地拍摄了珍贵的照片资料,亲历了这一抗日壮举。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首度恢复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采集圣火以及火炬传递的传统;介绍当时上海当红知名的电影女演员;

1942年 7月7日《晋察冀画报》在河北省平山县碾盘沟创刊。 由沙飞、罗光达等著名摄影家组织领导。沙飞新闻摄影思想体系全部内容:

1)新闻摄影理论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一切服从于抗战建国为中心的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结构的主体——新闻摄影基本特征(最忠实的“现场纪实”和最迅速的“形象传播”)和新闻摄影的基本特点(战斗性、真实性、形象性、群众性和时效性)。

2)新闻摄影载体建设的指导思想,即必须将现实诸象最迅速最广泛地传播出去。 3)新闻摄影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即建设一支负有报道新闻职责之重大政治任务的宣

传队伍。

报道摄影产生发展的因素

摄影术写真纪实的天性为报道摄影问世提供了先决条件 文字印刷术和图片制版术给报道摄影提供了传播动力 大众欢迎报道摄影给他们提供视觉信息 报道摄影带有商业属性,存在多种商机 经济发展促进报道摄影发展 官方控制民心需要报道摄影 报道摄影能够促进社会文明

第三讲 印刷术与报道摄影

一、报道摄影与印刷术 没有印刷术就没有报道摄影 1866年“伍德伯里”(Woodbury Type)照片制版法诞生。这种制版法是先将底片的影像印在一层明胶上,然后将明胶片层压在铅版上,使其显出淡薄的影像,成为可供印刷的铅版,在铅上涂上油墨,即可在纸上印出全部影调。图像效果极好,但铅版易磨损,无法批量印刷。 19世纪70年代末期感光金属版试制成功。人们将底片印在能够感光的金属版上,之后将其酸蚀,使之成为凹凸雕像。这样的金属版耐磨,但只能印出纯黑和纯白影像。

1880年美国的《纽约画报》率先利用“细线网格摄影翻拍法”黑白灰三种色阶的照片,至此,照片制版印刷技术基本成熟,带有报刊传播属性的报道摄影才真正拉开序幕。 报道摄影史研究

二、图片印刷术跨越的两个重要阶段 从铅印到胶印

铅印:是指铅字排版的活字印刷;图像则是用照相、显影的方法附着在锌版上,其像素便是清晰可见的像点,画面整体呈现网纹状,影调灰雾度大,影像清晰度差。

胶印:胶印是借助胶皮(橡皮布)将印版上的图问传递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也正是橡皮布的存在,这种印刷方式得名。橡皮布可保承印物表面平整,使油墨充分转移,可以减小印版上的水向承印物上的传递。 胶印是由三个滚筒(印版、橡皮布、压印)构成的平版印刷方式。胶印的图像比凸版印刷加清晰、明锐,层次丰富。 从黑白到彩色

黑白印刷:早期(19世纪70年代)的黑白印刷版面采用金属版感光酸蚀而成,只能呈现黑白两种色阶的图像;铅印用丝网制版可将过度色——灰色反在印刷图像中,使其具有黑白灰三种色阶图像,由于丝网的关系,该类图像便出现了灰雾度和颗粒状;而胶印,尤其进入电子化时代,电脑可将图像中的各种色彩进行电子分色,将其准确转化为黑白灰不同浓度的色阶,其黑白图像就能呈现明暗反差适中、层次丰富而高度清晰的画面。 彩色印刷:彩色印刷是用电子技术将图片的各种色彩转换到黄、品、青、黑四种分色胶片上,之后在印刷车间进行拼版合成用彩色印刷机和彩色油墨印刷制版的一种现代印刷方式/程序。采用该种印刷工艺印制的图像色彩丰富而还原准确,图像的分辨率高,画面的清晰度高。 报道摄影史研究

三、报道摄影作品印刷的纸张

新闻纸 新闻纸也叫白报纸,是报刊书籍的主要用纸。这种纸是以机械木浆(或其他化学浆)为原料生产的,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其他杂质。新闻纸的特点有:纸质松轻、有较好的弹性;吸墨性能好。这种纸张柔软,略灰,印刷的图像柔和,清晰度稍差,印刷成本低。 铜板纸又称涂料纸,这种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白色浆料,经过压光而制成的。纸张表面光滑,白度高,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弹性好。用这类纸印刷图片图像色泽鲜艳,明快,清爽。 哑粉纸与铜板纸原料相同没有压光的白色纸张。这种纸印刷的图像柔和含蓄。

四、报道摄影的纸质媒体及媒体拓展

纸质媒体 1、报纸 (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图像印刷成本低;图像清晰度相对差) 2、杂志 (图文并举;图片印刷质量相对好;周期长)

3、画报 (以图为主;作品专业水准高;印刷纸张精良;图片印刷考究;周期长 ) 报道摄影拓展的媒体1、电视 (传递速度快捷;图像立体;在流动画面充斥的空间里可反衬静态影像的魅力)2、网络 (使大众传播成为现实,人人是图像信息的接受者;人人可成为图像的发布传播者;图像传播的形式多样化)3、手机(摄传收一体化;灵便;快速;图像分辨率相对低)

报道摄影媒体拓展的动因 人类传播观念的发展变化

科学技术发展为报道摄影媒体拓展创造了条件 报道摄影功能自身完善所带来的自身传播魅力 某些媒体需要自身强化

第四讲 我国清代报道摄影作品赏析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文化,潜在着历史的基因,用手中的相机关注生活情景就是定格历史瞬间,为后人积累非物质文化财富。

画面形式是不朽的,它是用视觉逻辑讲述图片故事。

艺术因素不会冲击影像记事的纯真性,运用得当,可使其成为一种含蓄的画面语言。

第五讲 玛格南(MAGNUM)图片社研究

一、玛格南的创立(1947)与运营

玛格南是有志之士共同经营的报道摄影家园 玛格南是一个管理松散的非赢利组织 玛格南是一个跨国界的世界性摄影组织 玛格南是一块个性表达的精神领地

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诞生于1947年5月22日,创始人分别是匈牙利人罗伯特·卡帕,法国人卡蒂埃·布列松,波兰人戴维·西蒙,英国人乔治·罗杰。

二、玛格南持久生存的奥秘 玛格南是一个思想的团体,是人性的共享,是对世界事物的求知,对事实的尊重,对理性的视觉转述,这一切是玛格南生存至今。 二、玛格南持久生存的奥秘 . 关心人类(concerned),“以事件为中心、以人 为中心”看待世界的方法 二、玛格南持久生存的奥秘

几对矛盾的调和1)报道与艺术 布列松:“对我,摄影只是通过相机观看的 一种好奇性,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态度到处闻闻??”

2)理性与感性 玛格南成功的报道摄影作品可用四个词来概括:激情、表现、力量、控制。 3)共性与个性4)写实与超写实5)摄影师与对象 观看距离 四、玛格南为世界新闻摄影发展的贡献 玛格南为摄影师的生存方式做了有益尝试 玛格南为世界新闻摄影师树立了专业样板 玛格南在人文层面探讨了新闻摄影发展的路子 玛格南为人类社会贡献了精神财富

第六讲 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报道摄影理论及其作品

“天下之事莫不各有其决定性瞬间。对我来说,相机就是素描薄,一种知觉和自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