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基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云南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基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a3ebe981c758f5f61f677f

一 名词解释 1.公共图书馆

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国家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馆际互借

是图书馆代表其读者和用户向其他馆免费借入文献资料,同时以互惠方式将本馆的文献资料借给其他图书馆。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 3.图书馆管理

是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人力、财金、物质资源,通过计划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过程,来有效地达成图书馆的目标的活动。 4.来源原则

指的就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混淆的整理原则。是当前世界各国公认的档案整理理论。 5.文件中心

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机构,它的设置一般不像档案室一样隶属于一种文件形成单位,而是按地区、按系统建立的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地方综合性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 6.档案室

是各机关(包括团体、学校、工厂、企业、事业单位等)统一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

二 简答

1. 应用图书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1)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2)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整序工作 3)图书馆用户服务工作 4)图书馆管理

5) 图书馆工作现代化。

2. 图书馆学研究的具体任务主要有哪些? 答:1)加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2)大力开展图书馆应用理论与应用方法的研究 3)重视开展图书馆现代化的研究

4)开展图书馆技术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 5) 开展图书馆学教育的研究

6)开展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的研究

3. 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管理规格化,劳动组织合理化,业务工作计量化,工作人员专业化。

4. 档案的价值形态如何表现?

答: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和划分,档案价值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根据档案价值实现领域和效果的不同,可分为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 根据档案价值实现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

根据档案价值主体的不同,可分成对于形成者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

5. 档案工作具有什么性质?

答:1)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2)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馆工作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性; 3) 由于档案工作的具体对象——档案本身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档案工作始终都应以维护和确认档案的原始性作为基本任务,即档案工作的管理性;

4)档案工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档案工作体现着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即档案工作的政治性;

5) 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即档案工作的科学性。

6. 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档案现象(包括档案工作、档案意识、档案事业、档案教育、档案研究等)及其本质和规律。

三 分析

1. 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学科属性的学科,在现阶段,它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的特征。为什么? 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按学科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图书馆学的性质在现阶段应属于社会科学。因为,就图书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言,目前倾向性的意见还是图书馆事业,而且图书馆学的知识积累也都集中在这一方面。不管如何理解,归根结底,图书馆事业还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所以,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在原则上仍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2)按客观对象的运动形式分类,在没有新的科学分类理论出现之前,图书馆或图书馆事业的云大形式,只能归入社会的运动形式之中。因而,图书馆学的性质,也只能是社会科学。

3)按研究方法归类,与强调精确性的自然科学不同,图书馆学研究并不强调构建精确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数量体系,以及进行实验验证。图书馆学在现阶段应用最多的还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其他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方法虽然也有应用,但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方面,在构建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方面,自然科学方法的贡献是局部的、零散的,并没有占据决定意义的地位。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因而,说图书馆学的性质在现阶段属于社会科学,是合乎客观实际的。

综上所述,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学科属性的学科,在现阶段,它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的特征。

2. 你认为档案学学科体系的科学模式应如何构成?

答:我认为档案学学科体系的科学模式应由以下五个部类构成:

1)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档案学原理、档案术语、档案法规、比较档案学这几个学科科目的建设。

2)档案史学研究,其研究范围包括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事业史、档案学史。

3)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档案事业管理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编纂学这几个具体的学科。

4)档案应用技术研究,其任务主要由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缩微复制技术、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这几门学科来承担。

5)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边缘性研究,其中记录信息管理学(文献信息管理学)、文件管理学、档案社会学、档案心理学是几个主要的值得开拓的学科领域。

四 论述

1. 结合自己的利用状况,谈谈对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及其作用的认识。

答: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其社会职能可以概括为四条:1)保护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信息;4)开发智力资源。

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国家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可以是为一般社会民众服务,也可以是为某一特定读者群如儿童、工人、农民等服务的。

在我自己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中,最多的是对南京图书馆的利用,它、、、、、、

2. 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答:我国档案信息资源虽然很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它的价值,但由于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地档案利用率很低。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档案现代化管理落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仍在主导地位。多数档案馆(室)采取被动上门服务的方式,且对自身宣传力度不够。档案人员做到了收集、整理、保管和保护等基础性工作,但对档案利用这一中心工作却没有应有的认识,多数档案置之高阁,没有发挥它们应有的社会经济价值。从档案的编研工作来看,不少编研部门形同虚设,它远远跟不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使社会各界难以了解馆藏情况,不能及时了解馆藏中有哪些资料可供自身的使用。再者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没有实现档案数字化、网络化,因而使用者难以方便、快捷地利用档案信息。

针对档案信息资源丰富,但档案管理方式落后、档案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我们认为目前应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和优化馆藏结构两条途径来加以改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新局面。 (一)着力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

在现阶段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现代化的综合性的人才,他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精通现代网络技术。 1)、改变档案工作者的管理理念。

档案工作者面对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必须自觉地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 2)、优化档案工作者的整体人员结构和个体知识结构。

引进部分高科技人员,并加强对在职档案工作人员的观念和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现代化技术、技能的运用, 壮大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档案管理队伍。 (二)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利用效率。 1)、丰富和充实馆藏内容。充实和丰富馆藏档案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物质基础。 2)、稳步推进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a.对现有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b.加强现行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管理。 3)、推进馆藏档案的网络化发展。将已经完成的数字化档案资源通过某种方式放在网络上,使得利用者可以通过网络,利用这些档案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