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观察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观察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bf8dc003d8ce2f006623fc

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和周围的人和事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无论你去到何方,都离不开与别人的交往和合作。现代社会正用它特殊的方式告诉我们: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积极与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由于小班幼儿认知能力,自我意识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人与人之间接触往往有自己的看法,开始尝试交往,并会在交往的过程体验学习多种情感,但他们的行为自制性和坚持性都很差,行为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情感冲动性强,极易出现与同伴不友好的行为,一切以“我”为中心。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教师与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引导,使其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与人合作的交往技能,为幼儿顺利完成社会化打下良好基础。

二、观察目标与内容

一、观察对象

我班对王浩宇、赵诗慨、苏娜、王欣4位幼儿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

二、观察目标

1.观察目标

总目标:合作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这也是幼儿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重要过程。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引导幼儿将知识、

1

技能的学习和各种规范的社会行为,有效地内化为个体的目标和行为,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2.具体目标:

(1)、幼儿园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促使家园进一步沟通联系,探讨合作教育的方法,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

(2)、教师目标:通过进行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操作能力,真正实现从经验型向研究型地转变。

(3)、幼儿目标:通过研究,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培养合作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三、观察目标与内容

1、观察内容与方法 (1)、观察内容

主要思路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引导幼儿学习与人合作的技能,把这种技能溶入游戏活动中,用游戏这种小班幼儿喜欢的教学形式进行实践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确定目标,制定教育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教育活动。

(2)、观察方法:

行动研究法: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记录备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个案记录法: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跟踪调查,深入分析,探索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总结各阶段成果。

调查研究法:利用家访、问卷、面谈的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合作性发展的状况。

四、观察的过程

2

我针对这几个孩子制作了一份观察记录表格。我主要通过日常活动课上下活动、游戏、区角活动、几个方面进行观察,表格中记录每一项活动幼儿注意时间,持久性多长,有哪些变化

五、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观察结果 记录一:

我们小班开学已经两周了,多数孩子已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孩子们之间也慢慢熟悉起来,彼此间也能友好相处、团结合作了,然而只有这几个小朋友和大家不同。他们比较内向、胆小、沉默,害怕被人注视。对老师的提问经常低头不语,偶尔也用摇头或点头表示。这天,我请王浩宇和另外两个小朋友到“娃娃家”里玩。“娃娃家”里投放了许多有趣的物品,有小桌子、小椅子、小餐具等等。那两个小朋友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孩子”,配合得很好,玩得非常开心。可是,他这个“爸爸”却不合格,离群索居地只顾自己玩,拿着刀子、叉子在蔬菜上又切又叉、忙忙活活的。我提醒他要和大家一起玩,还是不动。于是我请“妈妈”和“孩子”主动地邀请他一起玩,结果很快地融入到这个游戏中。

记录二:

今天天气真好,虽是初冬,却温暖如春,没有一丝寒意。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塑胶场地上做“找朋友”的游戏,最后的环节需要找到几个朋友手拉手在一起,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孩子们交往能力。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朴晨和小朋友们又唱又跳,高兴极了。音乐一停,其他的孩子都急急忙忙地找到了好朋友,只有他站立不动没有伙伴。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低头不语,表情矜持,两手不停地绞动着。我猜想他不会玩或是不知找谁,于是又进行了第二次讲解示范,并指派了伙伴,结果在第二次游戏中表现较好,能和伙伴手拉手地玩了,脸上的表情也变的轻松、自然了。

分析这几位小朋友不会交往、不合群现象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3

1、家庭结构

现代家庭多是三口之家,人员关系简单、生活优裕,独生子女能得到父母充分的爱护,但是却缺少同伴,扮演的角色简单,缺乏伙伴之间的交往和游戏。 2、居住环境

近年来住房条件的改善也限制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家家单元楼房,户户大门紧闭,互不往来,孩子也只能乖乖地呆在家里。这封闭的、狭小的有限空间限制了幼儿的自由,约束了幼儿的天性,也减缓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科学技术

如今我们进入了电子时代,电视机、游戏机、DVD、电脑几乎家家都有。一些精彩的节目、游戏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也学得了很多知识,然而不少的孩子不会与人谈话、不会交往,影响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教育观念及教养方式

现在,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家长各有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不少的父母认为,让孩子在家里看书、弹琴、绘画远比在户外与同伴追逐、游戏来得重要。这样的价值观直接反映在其教养方式和教育方法上。对子女正当的交往要求总是顾虑中重重,惟恐不安全、惟恐学坏、惟恐受委屈。进而凡事包办、代替过分溺爱,造成幼儿交往能力差,对于集体生活更是难以适应。

总之,影响幼儿交往、合群性发展的因素,既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受家庭的制约。对小班的幼儿来说,家庭影响最深。因为从出世直到现在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

六、研究对策与方法

(一)建立合作行为目标体系是培养合作行为教育的关键

为了让教师和家长在合作教育培养中更具目的性,我们建立了合作行为培养的目标体系,从情绪、愿望、语言、规则、分工、互助、协商等七个方面设立了培养目标,并按大、中、小班的不同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将目标进行了分解,

4